抗疫报道产品如何聚起“高流量”与“正能量”

2022-02-17 19:34李天南郭风新
传媒论坛 2022年13期
关键词:晚安深圳抗疫

李天南 郭风新

2022年,深圳迎战多轮疫情。深圳广电集团深圳卫视《深视新闻》聚焦抗疫这一重大主题,推出了不少出圈爆款产品。在聚起“高流量”的同时,也凝聚成起抗疫“正能量”。一系列组合式拳头产品直击人心,讲温情、讲格调、讲责任。

一、《晚安 深圳》打造“城市视频日记”,引领抗疫正能量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如何做好网上网下、国内国际的舆论宣传,并以有效、创新的传播手段和形式增强大众信心,以纾解民忧,同时发挥好媒体对社会的积极引导作用,成为媒体应对公共危机能力的“大考”。[1]

今年1月7日开始,《深视新闻》推出精品短视频《晚安深圳》专栏,每天晚上与深圳人见面,打造出了一本“不断更”的“城市视频日记”。

如今,在互联网传播话语体系中,需要真正在舆论场上形成一定反响、并起到价值引领作用的产品。《晚安深圳》的推出,恰恰找准了传播时机,该专栏起源于深圳“0107”疫情发生当晚,目的是在抗疫期间为奔忙了一天的深圳人带来暖心问候。

第一期推出后引发广泛好评。有专家指出,节目既抓住了内容痛点,记录大城小事;也抓住了情感痛点,成为市民排解情绪的窗口;更是凝聚起引领大家前行的“正能量”。自此,《晚安 深圳》每晚更新一期。

用一声“晚安”纪念一天,陪着大家入眠,《晚安 深圳》无形中创新出“对话体”模式,调动观众情绪,激发情感认同,多次深夜在深圳人的“朋友圈”被刷屏,形成“约会效应”。有人在朋友圈转发评论称:“等到《晚安 深圳》,才安心说‘晚安’。”不少人转发时不约而同说一声“辛苦了,晚安深圳”等。

具体来看,《晚安深圳》能够聚起“高流量”、传递“正能量”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接地气”的多元内容,打造城市故事“集纳箱”

《晚安 深圳》制胜点在于讲述唤醒受众共同价值观的故事。作为深圳一日的总结回顾,既有城市发展的宏大叙事,也有市民故事的归纳整合,重点在于个体视角、以小见大,展现城市每一个奋斗个体的生活,更为温情、给力。

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晚安深圳》承担着特殊的治愈功能,给大家加油鼓劲。将医护人员、教师、志愿者的工作画面,封控管控区市民朋友们的积极配合场景,悉数整合在当天的视频中,展现出深圳全城上下抗击疫情的努力。

《晚安深圳》还陪伴大家度过了春节、冬奥等多个重要时间节点,既给人们带来了“仪式感”,也成为大家情感共通的“链接”:原来在这个偌大的城市里,还有这么多人与我们息息相关,共同欣赏城市的美好。

例如,除夕当天坚守岗位的人们、留深过年时的年夜饭、冬奥时深圳“下雪了”闪耀夜空……这些或温情画面或高光时刻,通过《晚安深圳》这一精品短视频,像“睡前故事”一般柔和传播,没有传统新闻回顾式的生硬,进一步提升了人们对城市的归属感、自豪感。

《晚安深圳》不局限于深圳当地,还关注着在全国全省发展中的“深圳作为”。“两会时间”的“深圳元素”、援港抗疫中的“深圳担当”、中央专家组赴港抗疫,首趟铁路援港班列从深圳发车。这些同心提气的瞬间,在夜晚回顾时如同光束划破黑暗,给了深圳人不断前行的斗志。

(二)“人性化”贴近生活,为平凡人“赋予地位”

社交媒体占据美国媒体主导地位后,美国纽约大学教授克莱·舍基(Clay Shirky)在《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Here Comes Everybody: The Power of Organizing Without Organizations)一书中指出,“人人时代”来临了。[2]

传播只有贴近生活,才有产品“人性化”的标签。《晚安 深圳》为每个平凡人“赋予地位”,着重让他们的画面和声音亮相,来打动和感染更多的人。在画面和画外音选择上,多用现场动人的细节,和普通人有感而发的触心话语。

例如,上沙封控区配餐恢复正常,用了居民领到餐后的现场反馈声:“挺好吃的,感觉挺温馨的”“它里面很贴心,准备了一次性手套还有纸巾”;深企捐献物资援港抗疫,用了负责人的话,“今天我们保卫香港的话,就是保卫明天的深圳”……这些平凡朴实的话,加上对应的画面,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力量,通过主流媒体的传播汇聚成特殊时期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此外,特定主题背景音乐的添加,使受众在信息接触时的沉浸感更强,其情感更易被感染或激发。合理利用听觉信息进行情绪引导,对疏解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的公众情绪有着积极作用。[3]

《晚安深圳》在背景音乐上也考虑到“受众思维”。主要选用温暖治愈和斗志满满的歌曲,选曲审美不仅紧跟当下热点,例如用了《孤勇者》《平凡天使》《众》等时下热门歌曲;也考虑到受众的地域属性,大量采用了《光辉岁月》《红日》等经典粤语歌曲,激发共鸣。

以《晚安 深圳》为灵感,推出组合式系列海报产品《日历海报》,也进一步拉近与受众的亲近感。手绘的形式戳中大家的“萌点”,将深圳的亮点事件呈现,介绍文字简约、画面走心动人。

例如“深圳好邻居”日历海报,在南山蛇口街道管控区,邻居们暖心相助送米事件通过手绘画描绘出来;“科技抗疫好帮手”,用画来更直观体现深圳“电子哨兵”如何助力防疫,凸显了传播的实用性。

“人性化”的温情视频,垫上爆款音乐,达到了“1+1>2”的传播效果,再搭配“日历海报”这一“周边产品”,掐准了全媒体传播的“真脉搏”。更重要的是在社会舆论场中聚焦了“真问题”,用平凡人历经的真实场景,消除了关于疫情期间物资保障不足等各种谣言、舒缓了居民消极抗疫等疲惫心理。

(三)互动打造“情感纽带”,让两大舆论场有机统一

有学者认为,情感能够在社会活中成为舆论引导的基础和前提,影响着公众的认知过程,特别是政治认知。[4]以情感的结构和指向方式为底层逻辑思维,传播主体通过情感活动影响受体,维系情感纽带从而达到传播活动的需求及目的。[5]

与城市发展相关的一项项大事要事,与你我等普通人有关的一件件日常小事,都被记录在《晚安深圳》这个精品短视频中,使传统媒体的权威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形成了有机统一。

《晚安 深圳》将“个体故事+情感表达”深度融合,加强互动感与市民参与感,让传播扩散面更广。

注重互动感,共写深圳“城市视频日记”。自3月7日起,《晚安深圳》特别策划开启新篇章,向所有深圳市民及关心深圳发展的人们征集图片或视频素材,将随手拍的路上好天气、家里的小萌娃、城市节日里的精彩活动等,加入到剪辑中,形成一份情感共通的群体记录。

可见,《晚安深圳》风格、形式不限,如同深圳这座充满创新活力的城市;用心用情来为深圳写“城市视频日记”,如同城市里每一个友爱善良的人,凝聚起全市人民同心抗疫的向心力。

总体来看,《晚安 深圳》用情表达内容丰富,创意用心风格独特,传播节点巧妙温柔,为奋斗在这座城市的大家加油鼓气,为城市平稳运行起到价值引领作用,也加强了深圳这座城市的温度与价值的输出。

通过分析《晚安深圳》的内容特点和传播特性,便能更好理解广电的新媒体产品,如何在疫情期间突出自身的独有定位,如何让传播内容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从而达到舆论引导的最佳效果。

实际上,《晚安 深圳》里的不少画面素材,都是整合了《深视新闻》常规疫情报道中的内容。《深视新闻》的常规疫情报道产品,出彩出新,凝聚起“高流量”与“正能量”。

二、“软硬并举”:硬核信息重服务,软性表达强共情

作为抗疫报道产品,应在“硬”和“软”两方面同步发力,同时将二者有机融合。

在“硬”方面,及时准确传播、解读硬核官方信息。例如疫情期间《深视新闻》新媒体平台第一时间通报疫情,第一时间对于疫情新闻发布会上的内容,进行“发布+视频切条”。

这恰恰是提升政务传播的有效途径。像《深视新闻》这类定位为时政类的媒体,与政务新媒体有很大相似性,要提升主流价值观传播力,就是要借鉴优秀大众文化的传播模式,提升内容多样性和正面宣传效果,将政治资源与信息优势充分转化为主流价值引导优势。[6]

在此过程中,《深视新闻》第一时间提炼关键信息,抓住新闻点、从受众关切角度,切出几个短视频:上方是具有“新闻点”的主题,中间是发言人的发布片段,下方是相关发布内容的字幕,条块清晰、简明扼要,由此实现了“新闻发布+媒体传播”的有效接力。

组合式拳头产品同步推出:海报、公众号图文等产品全网传播,有力地将官方权威发言,转化成老百姓更易接受的“短平快”信息,服务受众的信息需求。

同时,《深视新闻》将硬新闻“软处理”。信息最硬、角度最软,将重要信息以更柔性、更知性的方式进入民间舆论场。例如重点约访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治疗组专家张忠德、港大深圳医院院长卢宠茂、市三院的刘磊、卢洪洲等专家,以他们的观点来评判当下疫情走势,评价深圳“以空间抢时间”的抗疫策略,让新闻更有信服力,更易于被受众接受。

例如,在卢宠茂专访中,以“快问快答Q&A”的形式,每个小视频都选取了网友最为关注的点,进行科普权威解答,有效疏导了网友的紧张焦虑情绪,也让深圳的防疫策略得到更为广泛地传播。

在抗疫的不同阶段,“硬新闻”的着重点也不同。当深圳疫情形势基本实现社会面清零后,抗疫报道主要转向“双统筹”之下的经济增长上来。通过推出经济领域专家解读,满足受众信息需求,让政策和理念精准直达。如联动北京记者站,采访多位经济专家: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室主任、研究员郭丽岩,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湾区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朱克力,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首席税政专家李鑫钊,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张海冰等,解读深圳“精准防 稳增长 惠民生”的各项举措成效。

再来单看“软”方面,一分钟内短视频产品成朋友圈爆款,以直击人心的瞬间、充满情感温度的故事,达到传播效果。

其中,《深圳好邻居》《深圳“邻聚力”》等产品,生动展现南山隔离居民互帮互助温暖瞬间;学雷锋日的《这个特殊的日子,谢谢你们!》、隔离记者日记视频《志愿者初体验》,并配合海报、图文等组合产品,展现深圳志愿者之城的大爱与风采;《大白的“黄兜兜”让人心疼》《最动人睡姿》《不畏生死的拥抱!护士妈妈照顾新冠患儿》,展现一线医护的辛苦;妇女节当天以“飒”为主题,推出了《你的样子》,致敬战疫中的女性;还有《星里话》等视频专栏,为封控区居民纾解难题,体现出信息传播的服务功能。

这些贴近生活的“软新闻”,在抗疫期间使人们产生强烈共鸣,也彰显了整座城市的温暖底色。

三、“变小加料”:强化格调与站位,彰显城市文明形象

与民间话语体系中简单传递信息的短视频不同,《深视新闻》的短视频作品以小见大,虽然不少素材来自于市民自发拍摄的内容,但摒弃了民间视频素材中的传播猎奇心态,通过补充当事人采访、“加料”包装等实现舆论价值引导,凸显专业格调。

疫情期间,民众自觉进行隔离,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通过媒体获取、共享信息成为破除孤单的唯一途径。处于自我隔离状态中的人们有着强烈的参与和行动的需求。[7]因此,《深视新闻》在加料方面尤其注重“互动感”。

例如《身怀绝技的“大白”》,视频素材来源于深圳明德实验学校《深视新闻》第一时间采访了视频中的当事人老师。老师说,自己把花式跳绳的视频发到网上,是为了呼吁大家疫情期间多锻炼身体,全民多运动精神爽的健康防疫理念借此更好地传播开来。

在整合加工区级融媒素材方面,也尽最大努力挖掘到位。例如《深圳“邻聚力”》,素材来源于区级融媒报道疫情期间邻居间联合上演的一场邻里“演奏会”。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主角,表达感受,二次加工让小故事更加完整,情感表达更加真切。

好的视频报道,不仅要满足捕捉第一现场(事件发生现场),还要挖掘第二现场(人物内心世界)。类似《深圳“邻聚力”》的报道体现出区级融媒善于捕捉现场、市级媒体善于追踪新闻的特点,两者互补、效应叠加。《深视新闻》的策划与挖掘,即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爱,背后也是城市各级媒体之间的配合,展现出整座城市团结一心的内核与凝聚力。

这些人情味的新闻,通过“加点料”深挖掘,不仅让报道角度更加新颖,内容更丰富、传播更有力度,也让城市文明更有深度,体现了媒体的责任与担当。

此外,对于“权威性”的新闻,同样进行“加料”报道,将有效对接政府议题和公众议题。如对新闻发布会提到的内容跟进延伸,就是第一时间用事实回应受众关切。《在肚子的我被这个声音暖到了》,从未出生宝宝的视角,来呈现上沙社区的孕产妇应急医疗服务体系,这个题材当天新闻发布会上刚提过,媒体及时跟进,用事实回应了深圳这座城市为抗疫正在做的各项服务。

小角度、深挖掘、加点料、高站位,抗疫传播报道的这套“打法”,彰显出文明的城市形象、高素质的市民形象。

四、“联动攻坚”:深港两地接力报道,彰显责任担当

深圳作为毗邻香港的口岸城市,助港抗疫报道也是特殊时期抗疫报道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深圳为什么必须要援港?深圳助港抗疫最新进展怎样?《深视新闻》组织深港两地记者全纪录式报道助港抗疫,同时推出一系列专家解读,彰显深圳这座城市先行示范的责任与担当。

深港两地记者密切联动,全景展现、持续深入报道助港抗疫情况,让“内容+形式”出新出彩。在深港报道联动方面,推出全程记录视频:《114人雨中出征!第二批内地援港医疗防疫队赴港抗疫!》《三线齐发!深圳开通“海上快线”,全力保障香港生活物资供应》,聚焦援港抗疫情况。

2月21日,深圳开通内地首条常态化供港生鲜海运专线时,多路记者在深港两地拍摄驳船出发、抵港、蔬果在香港菜场售卖的全过程,推出《深圳开通内地首条常态化供港生鲜海运专线》,通过香港市民的采访,展现了两地手足深情。3月6日,再推出短视频《中央援港应急医院项目开工》,直击现场。

报道还聚焦两地同心同德、携手抗疫中的暖心故事。香港方面,深圳卫视驻港记者第一时间采访到香港市民对于中央政府和广东省、深圳市支援的抗疫力量的感恩与感激,采访生动、饱含感情,如短视频产品《香港“火眼实验室”今日零点启用!香港市民感谢深圳驰援,定能渡过难关!》。

五、小结

整体来看,深圳卫视《深视新闻》推出的抗疫报道产品,整体用情于“故事+情感传播”,用心于“信息+民生服务”,用力于“深度+责任担当”。既有特色栏目《晚安 深圳》,凸显“接地气”“人性化”“互动感”的特点,也有出新出彩的疫情常规报道,突出“软硬并举”“变小加料”“联动攻坚”的特色。

一座城市讲好抗疫故事,不仅是要在舆论场上形成良好的价值与舆论引导,更是要在全国抗疫一盘棋中彰显力量与担当。在抗疫攻坚的关键阶段,主流媒体要强化担当,肩负起迅速报道、引导舆论、服务社会的使命。

在各类报道中,既要真实迅速、权威规范公开疫情信息,也要凝心聚力、有理有节地做好疫情防控的舆论引导;既要让报道的力量直抵人心,也要让内容产品更有生命力、有温度、有深度,如此才能更好地传播正能量,更好地服务抗疫大局。

猜你喜欢
晚安深圳抗疫
晚安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深圳
深圳医改破与立
晚安,大猩猩
深圳“去编”激起千层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