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视共情共识:疫情防控视觉报道的传播策略分析
——以《江西日报》2021年上饶疫情防控报道为例

2022-02-17 19:34罗德斌吴文兵
传媒论坛 2022年13期
关键词:上饶战疫防控

罗德斌 张 雪 吴文兵

2021年10月30日,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突发新冠肺炎疫情。江西日报社迅速派出文字、图片、视频、客户端等多类型记者组成全媒体报道团队赶赴一线。整整29天,每天推出及时、权威、全方位的新闻报道,第一时间公开透明报道疫情防控各项信息,营造出众志成城、共克疫情的良好舆论氛围。其中,江西日报社视觉中心特派两名记者“逆行”出征,29天内在江西日报刊发新闻照片32幅,映像版图片专版2个。在江西新闻客户端发布精品新闻视频37个,新闻组图33组,H5作品2个,总阅读量突破千万人次,其中《同心抗疫|风雨过后,终见彩虹》《五彩的“大白”》等共18个新闻短视频在江西新闻客户端上阅读量突破10万人次;同步在“江西发布”抖音、快手账号直播疫情防控系列新闻发布会,发布原创新闻短视频《江西上饶新增一中风险地区》《好消息!今晚12时起,铅山县(除葛仙山镇外)全面解除封控》等多个作品获得百万以上阅读。《抗疫一线|江西上饶:“疫”刻不停,分秒必争——铅山战“疫”十二时辰》《江西上饶:风雨过后,终见彩虹》《铅山战疫》等视频和图片得到学习强国平台的转载推送。这些图片、视频、H5等可视化作品为江西省本轮疫情防控工作留下了全面丰富的影像资料,整版的精品力作频出,刷屏的爆款视频不断,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凝聚起战胜疫情的磅礴力量,进一步彰显了党报的权威性和引导力。

本文以《江西日报》2021年上饶疫情防控中的视觉报道为例,通过对一个个新闻短视频、图片版面进行分析,揭示这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从视角融合到情感共鸣再过渡到价值共识的传播过程,探讨主流媒体视觉新闻的传播策略,希望对其他新闻报道有所启发。

一、共视:视角融合

这次报道在议程设置上,将重大主题报道与具体的民生视角相结合,从国家与民众的共视视角出发报道疫情防控工作。视觉中心按照江西日报社委会“凡重大、必创新”要求,精心组织、精准策划、精美呈现,有谋划、有重点地部署精品短视频和映像版的创作。战“疫”打响,视觉中心立即成立了战“疫”报道组,为前方记者提供清晰的选题方向,将前方采集回来的素材及时剪辑发布,提高报道的时效性。在具体新闻生产过程中,以疫情防控重点工作为拍摄内容,以一线见闻的民众视角呈现画面,通过视角融合展开报道,服务疫情防控大局。

10月31日,两位记者刚到铅山县城,便马不停蹄地赶往各防控卡口,拍摄分区隔离管控措施及物资进出情况,前往超市、菜场,了解物资保障情况,推出了新闻短视频《铅山:物资充足生活有序》,回应社会关切。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进展,记者又相继在江西新闻客户端推出《铅山县开展第二轮大规模核酸检测》《探访移动核酸检测实验室》等报道,展现医护人员夜以继日与病毒“交战”的情景;《线上教学 “一个都不能少”》《分类施策开展线上教学》关注教育部门在疫情防控背景下教学开展情况;《“流动”菜场,山村保供》关注山区如何保供应的问题;《坚守“疫”线 邮路通畅》关注防疫物资、党报党刊以及重要包裹的投递问题;《捐资捐物爱心涌》关注社会各界对疫区的物资捐赠,体现人间大爱,营造一方有“疫”,八方支援的感人氛围。 偏远的少数民族乡镇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得如何?《畲乡巾帼同心抗疫》展现的就是畲族干部对留守老人和儿童等群体的关注。在疫情平稳后,《铅山:有序复工复产》《上饶:保供稳产》关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隔离病毒不隔离爱:葛仙山景区游客讲述滞留生活》让滞留游客通过Vlog“讲述”自己隔离的经历,展示隔离生活场景,消除公众恐惧和疑虑;《用美食犒劳

“疫”线战士》《7岁小朋友送画致谢医护人员》关注上饶群众对医护人员的真诚致谢;《“铅山烫粉” 醒来了》《上饶,好久不见》关注疫情防控取得战略成果后,城市逐渐恢复烟火气;《欢送援饶抗疫人员启程休养》记录下上饶用最高“礼仪”欢送医护人员的感人场景。这些新闻短视频,从国家与民众的共视视角出发,踩准节点,在疫情防控的不同阶段及时发布,设置议程,权威、全面展现战“疫”过程。

一图胜千言。江西日报在疫情初始就迅速推出了第一个映像版《铅山抗疫》;11月28日,再推出映像版《同心战” 疫” 上饶无恙》。这两个策划版面通过整版多幅精美图片的逻辑组合,强化报道深度,达到持续、集中的宣传效果,从而引导社会舆论。两个策划在不同阶段推出,各有侧重点。《铅山战疫》 重点展现省内各方力量驰援铅山及铅山干部群众勠力同心共战“疫情”的感人场景。《同心战疫上饶无恙》 图片专版重点又放在了上饶中心城区逐渐恢复的“烟火气”以及战“疫”胜利后的喜悦上,用抓拍的生动鲜活的画面振奋人心。

移动互联网传播时代,新媒体特别是自媒体泛滥,各种资讯信息“大爆炸”。而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党报党刊党端的权威发布正如“舆论场中的‘定盘星’,用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发挥着澄清谬误、正本清源、一锤定音的关键作用”[1]。这些新闻短视频既体现党和政府在疫情防控上的具体工作举措,又是从群众关心的民生视角出发,国家与民众两个视角在这里融合共视。因此,这些视觉产品一经发布马上刷屏传播,疫情发生地铅山的融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更是及时转载。“我们每天都期待看到江西日报视觉中心的作品,既权威又有感染力,我们都第一时间转发,这些信息也能及时传播到更多基层干部群众眼中、心中。”铅山一基层干部十分认可这些新闻作品,这也是党报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具体体现。

二、共情:情感共鸣

所谓的共情(也有人译作“同理心”“移情”)“是一个人能够理解另一个人的独特经历,并对此做出反应的能力。共情能够让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产生同情心理,并做出利他主义的行动。”[2]共情传播的代入感在新闻报道中感染着受众的情绪并提升受众的情感认同程度,可以增强受众对主流价值观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上饶疫情防控报道中,记者突出移动优先和视觉呈现,暖心发布,创新视听表达和情感传播策略,通过富有温度、富有情感的陈述,“使内容和受众之间产生正向情感联结,让正能量更有穿透力,直抵人心”[3]。

记者在前方采访中,注意挖掘能起到正向情感唤起的典型人物、事件,抚慰公众焦虑心理和负面情绪,积极主动建构正能量话语。这些“暖心”视频在疫情关键时刻发挥了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作用,为疫情防控凝聚起强有力的精神力量。《铅山:“包子哥”为防疫人员加餐》聚焦疫情初期涌现出的爱心人士,营造出同心抗疫的舆论氛围;《核酸采样点的“00后”战疫天使》通过聚焦“00后”医护人员“白衣执甲”,夜以继日科学防治的景象,让广大群众安心放心;《“全家总动员” 守护上饶》报道上饶普通家庭三位平凡英雄坚守岗位,守护家乡;《阳光下“大白”起舞 暖暖惹人爱》《五彩的“大白”》一改医护人员严肃形象,报道他们通过舞蹈和画作营造轻松氛围,藉由积极正面的情感唤起群众的“共情”,缓解群众对疫情不确定性的恐惧,传达必胜的信念;《“铅山烫粉” 暖心房》《用美食犒劳“疫”线战士》《7岁小朋友送画致谢医护人员》《滞留游客手工制作17朵玫瑰送给疫情防控志愿者》等报道聚焦普通群众对医护人员、志愿者辛勤付出的真诚感谢,用真情温暖抗疫勇士。

为节省物资和避免打扰医护人员工作,这次报道记者未进入封控区、定点救治医院、集中隔离点等现场,而所有在场的亲历者却掌握很多第一手的信息和资料。一线记者在社交网络、微信群寻找有价值的图片和视频素材,及时核实信息,连线采访,让采访对象通过自拍Vlog的形式讲述自己的抗疫故事。《7岁小朋友送画致谢医护人员》《“逆行”疫区|他们将19天新生儿送回家!》都是通过补充采访,将网络上片段素材加工成信息完整的新闻视频。这些可能不太完美的镜头表达却能将最真实的情感传达出来,既能有效解决封控区信息匮乏的困境,还能引发情感的同频共振。

当下,短视频已经成为最具有渗透力的大众表达方式。葛仙山景区隔离游客边新辉就是一名Vlog创作者。记者通过筛选海量信息,找到了这位“宝藏女孩”。在记者的建议下,边新辉面对镜头深情讲述自己的隔离生活,通过视频日记记录下自己在隔离点的特殊生日。独家视频《隔离病毒不隔离爱:葛仙山景区游客讲述滞留生活》正是记者与采访对象合力创作完成的。受众随着她自拍镜头带来的“共同在场感”,与她一同体验“现场”的经历,通过丰富的细节感受了隔离点隔离病毒不隔离爱的生活。后方编辑及时将这一视频拆条,《被防疫人员感动得泪流满面》《当生日遇上隔离——爱和感动隔离不了!》《滞留游客手工制作17朵玫瑰送给疫情防控志愿者》等视频在“江西发布”抖音、快手上发布后,感动无数网友。大家纷纷互动留言,表达对被隔离人员的关心。通过情感共鸣,还表现出理解防疫志愿者的辛苦付出,支持和配合防控措施的“共情力”。

三、共识:价值共识

在传播内容上进行视角融合,设置议程,视觉报道可以引导受众及时获得权威的疫情防控进展信息;共情传播产生的情感共鸣“可以让人们理智对待疫情,也可以在调动人们的情绪之后,做出有利于他人与社会的行为”[4];而视角融合及情感共鸣之后,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带领中国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的价值共识也逐步达成。

11月17日,滞留葛仙山风景区的880名游客踏上返程,铅山疫情形势总体可控、胜利在望。视觉中心推出了精品新闻短视频《“疫”刻不停,分秒必争——铅山战疫十二时辰》,以一天各个时段为切入点,全景展现疫情防控工作和居民社会生活情况,通过丰富画面和情感共鸣,引导读者形成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价值共识。视频一推出立马在上饶干部群众朋友圈刷屏传播,好评如潮,随即得到全网推送,学习强国、省卫健委公号、上饶市属媒体平台等机构也及时转发。前方指挥部领导和媒体同行纷纷赞叹“做成了许多媒体想做而未能做成的好报道”,网友留言称:“此片策划精心,拍摄精细、内容精当,体现了较高水准,展现了记者‘四力’”。

两位前方记者在接到视觉中心“战疫十二时辰”的策划安排后,辗转县人民医院、移动核酸检测方舱、战疫厨房、菜场、工业园、偏远少数民族乡镇等地,白天、深夜、凌晨各个时段不间断拍摄,地面视角和航怕视角相结合,积累了大量原创“疫”线素材;特别是深夜、凌晨时,两位前方记者骑着借来的电动车顶着寒风在铅山县城街道上穿梭,在夜色中的小区卡点、菜场寻找合适的拍摄内容;为拍摄日出日落视频素材,两位记者航拍和爬楼相结合,在陌生的城市寻找最佳的拍摄点位,中间还经历了无人机失联坠落的困难,最后经过多天起早贪黑地等待才拍摄到满意画面;后期剪辑时,面对数百个G的素材,剪辑师日夜枯坐电脑前,选素材、剪辑、配乐,设计十二时辰专属LOGO,精心打磨,最后浓缩成3分50秒的精品视频及时推出。视频通过“十二时辰”里每个时间节点的“战疫”场景,全景展现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上下同心、勠力与共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的生动细节。医疗、院感、流调专家和核酸采样、检测人员紧急驰援;党员志愿者下沉社区值守,构筑“最强红色防线”;广大群众自觉服从疫情防控大局需要,严格遵守各项防控措施,积极接受核酸筛查,认真配合封控管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有序恢复生产……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在视频中都得到体现。同时,通过富有温度、富有情感的画面呈现疫情防控中涌现出的正面典型,建构正能量话语,唤起读者对基层党员干部志愿者坚守和付出的情感共鸣。在这些议程设置和情感传播策略的背后,贯穿始终的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心系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为民情怀,凝聚起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带领中国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的价值共识。

11月27日,上饶取得本轮疫情防控全面胜利后,视觉中心又推出《同心抗疫|风雨过后,终见彩虹》视频及H5作品,从颜色这一独特视角解读战疫工作,通过天使白、热血红、力量蓝、奉献绿、守护黄、暖心粉、希望金最后汇聚成雨后彩虹和希望的曙光,喻示着战疫的胜利。网友留言:“这个策划,看得出花费了不少心血,从阴霾到彩虹,7个篇章,上饶战疫的点点滴滴,汇聚成一道亮丽的彩虹,照亮上饶的天空。寓意鲜明,创意独特。”这个视频在江西新闻客户端一经推出,阅读量迅速超过10万人次,随即被学习强国等平台转发推荐。28日,配合报纸头版文章的同题视频《书写战“疫”大考的硬核答卷》也是提前策划,素材丰富,制作精良,得到前方指挥部领导、援饶人员、媒体同行点赞。

这些制作精良的综合视频,通过集纳前期的新闻素材,同时将共情传播所产生的心理效应集聚,逐步引导读者形成价值共识,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具体部署下,广大干部群众守望相助,一定能共克时艰,战胜疫情。

四、结语

在疫情多点零星散发状态下,“战疫”报道也成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一环,新闻工作者应该承担起维护社会稳定、建构社会共识的责任。在2021年上饶疫情防控报道中,江西日报视觉中心推出的图片、视频、H5等视觉新闻产品,通过国家与民众的视角融合来设置议程,全方位视觉呈现战疫过程;通过软性情感策略运用,激发读者情感共鸣;最后通过视角融合、情感共鸣引导读者形成价值共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共克时艰。以共视、共情、共识作为新闻传播的策略,可以让新闻产品与时代、与民心、与国家深度勾连,有力提升党报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发挥党报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上饶战疫防控
战疫秦川
上饶集中营名胜区
团结战疫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致战疫中的武汉
Brass tacks on iron: Ferrous metallurgy in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战疫魔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