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态学视野下李白文化资源的当代价值及保护意义

2022-02-17 19:34
传媒论坛 2022年13期
关键词:李白诗歌资源

闫 伟

一、文化生态学与李白文化研究的关系

文化生态学是一种将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到文化研究中的交叉学科。作为人类学的一个分支研究领域,它强调用生态和系统论的方法去研究文化。1955年,美国人类学家朱利安·斯图尔德提出文化生态学的概念,他主张文化适应环境的过程。此后,中国学者姜金波、方李莉等人将其理论和方法运用到对文化资源的保护研究中。

文化生态学强调文化的产生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环境存在着一定联系。其实关于人与环境互动关系的思想论述,在中国古代就早已存在。如《礼记·王制》中所记载的“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管子》中所表达的“沃土之民不材,瘠土之民向义”,《荀子》里所提到的“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等等,这些朴素的文化生态观都反映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

作为盛唐诗歌史上一颗璀璨明星,李白在作品中也表达了环境和人类的关系。对自然的崇尚、热爱以及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在李白诗歌中不胜枚举。其中,“天人合一”的生态观不仅成为了李白文化的注解,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甚至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也有一定的影响,在江油李白纪念馆内有一幅题词:“对全世界的青年来说,李白的精神告诉他们,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这是新西兰的一位社会活动家路易·艾黎先生于1980年在参观李白故里后的题词。可以说,李白文化的内核与文化生态学所强调的生态环境与文化相互影响的观点是互相印证的。因此,从文化生态学的视野出发,探讨保护李白文化资源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李白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很强的文化生态特征,即李白文化的产生、发展、传播与外部环境紧密相连,特殊的自然、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对李白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社会环境中的网络环境对当下李白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百度指数输入关键词“李白”,从趋势研究来看,关于李白的搜索指数概览整体日均值为10886,移动日均值9778,资讯指数概览日均值为392132。从需求图谱来看,热度主要集中在“苏轼、杜甫、李清照、白居易、李白最著名的十首诗”等相关词。从人群画像来看,地域分布指数主要集中在广东、山东、江苏、河南、浙江、四川等地,人群属性主要集中在30-39岁的人群,女性群体指数略高于男性群体,兴趣分布主要集中在影视音乐、书籍阅读等领域。[1]通过大数据,我们可以观察和预测李白文化的研究趋势,为保护和利用资源提供依据。

二、李白文化资源的当代价值

(一)文化价值

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研究李白文化资源,可以丰富李白文化的内涵。李白诗歌中的不少篇章都映射出了对祖国和家乡的深沉热爱,例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而这恰恰与新时期我国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李白精神中所倡导的“积极向上、乐观自由”,也值得后世人学习和借鉴,它既符合我国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也是推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关键一环。

如今,关于李白的研究已从传统的诗歌文章延伸到其生平事迹、思想内涵、民俗活动、文艺创作等方面。由此也诞生了很多研究李白文化的学术机构,如李白文化研究中心、中国李白研究会、四川省李白研究会。

(二)经济价值

我们需要看到李白文化的双重属性,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李白文化通过多元化的形式展现出来。当李白文化和旅游业结合,全国特色小镇——青莲国际诗歌小镇诞生了;当李白文化与高雅艺术相遇,昆曲《太白醉写》上演了;当李白文化成为一种IP,《李白》《大唐诗圣》《剑仙李白》《诗仙李白》等一大批影视作品纷纷搬上荧屏。这些丰富的艺术形式不仅是宣传、展示李白文化的有效手段,更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

李白一生在游历中度过,元人刘楚登在《太白酒楼记》中曾写到“凡江、汉、荆、襄、吴、楚、巴、蜀,与夫秦、晋、齐、鲁山水名胜之区,亦何所不登眺。”李白走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留下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和与之相关的遗址遗迹文物等,皴染成一幅幅美丽的人生画卷,它们构成了李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很多地方政府都认识到了李白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并且与旅游业充分结合,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三)教育价值

李白的诗文中有大量描写寄情山水,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佳句,例如“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山中问答》),以问答的形式抒发了李白隐居山林、悠闲自得的自在情趣,也反映了他热爱自然、尊重自然、拥抱自然的宇宙观和生命意识,这与现在我们所提倡的“环境教育”思想相一致。因此,学习李白文化,保护李白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在李白的出生地四川省江油市,每年农历十一月十五日(李白诞辰之日),当地官员和百姓会举办祭祀李白的典礼;在李白去世之地安徽省马鞍山市,每年清明节时,当地民众自发到当涂县李白墓祭祀、扫墓;在李白隐居之地安陆市,每年也有祭祀李白的民俗活动。[2]人们通过这些活动,表达对李白的崇敬、热爱之情。与此同时,也对民众起到了一种宣传教育功能。

(四)艺术价值

李白虽一生放荡不羁,诗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但他的作品中也有描写闺中儿女姿态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清平调·其一》),该诗用笔清丽且富有张力,一种自然而然的审美情趣跃然于纸上。在《折荷有赠》一诗中,李白用“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将男女相悦而无法接近所引起的想念表达得淋漓尽致。

当然,李白的艺术价值不仅表现在诗歌方面,还表现在其独特而又复杂的艺术思想方面。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一生受到了儒家思想的浸淫,他一方面积极入世,但另一方面他又可以大胆喊出“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同时,李白感怀民间疾苦,在借宿在五松山一位贫苦老妇家中时,他描绘了“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宿五松山下荀媪家》)的人间场景,流露出对老百姓生活艰辛的感慨,这些都构成了他独特的艺术思想。

三、保护李白文化资源的意义

(一)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

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文如其人,诗品即人品。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我们读到了他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 从“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侠客行》)中,我们体会到了他济世安民的人生追求;从“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将进酒》)中,我们感受到了他豪迈奔放的人格魅力。李白和他诗文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切人文情怀、精神追求和哲学智慧构成了李白文化的内涵,它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源动力,更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

(二)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李白文化资源丰富且独特,包括物质、精神、制度和行为等方面的资源,它分布在全国各地,只有对其进行全面搜集整理、归档保存和科学研究,充分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才能进行后续开发和利用。从全国范围来看,四川江油市、湖北安陆市、安徽马鞍山市、山东济宁市都修建了李白纪念馆,纪念馆不仅承担起了搜集、整理、宣传李白文化资源的重要责任,还成为了当地的旅游胜地。

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离不开保护,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保护和开发的关系,将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引入到李白文化资源的保护中去,避免出现庸俗化开发,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资源的价值,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有利于提升李白文化品牌知名度

李白,作为历史文化名人,其本身已经构成了IP资源,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下,构建李白文化品牌已成为地方政府和文化企业的重要战略之一。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各地“李白故里”之争,究其本质原因,是各地地方政府对李白文化的品牌之争。

文化生态学强调文化的地域属性,地域赋予文化以特色,因此立足本土保护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各地不必争夺李白文化资源,而应该发挥地域优势特色,将李白文化资源与其他资源整合形成产业链。例如李白的终老之地马鞍山拥有丰富的李白文化资源,被誉为“中国诗歌之都”。从2006年开始,每年都会举办中国李白诗歌节,内容包括文艺演出、户外旅游活动、书画展、文化创意活动、高端峰会等系列活动,目前已成为安徽省重要的文化产业品牌,在海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提升了马鞍山市在省内外的知名度。[3]在四川江油,政府十分重视文化和旅游的融合,重点打造以李白文化为主题的特色诗歌小镇。在李白的第二故乡安陆市,依托当地自然资源银杏,整合李白文化资源,开发出独具文化内涵的银杏茶和酒,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有利于提高李白文化的传播效果

关于李白诗歌研究及其文化传播在唐代就开始了,其传播范围非常广泛。一千多年以来,日本、越南、韩国、法国、美国、英国、德国、西班牙等国家都留下了李白文化的传播印迹。[4]这些国家的文化人士不仅翻译李白诗歌,甚至还研究李白诗歌特征、文化内涵、精神追求。

在唐代时,李白的诗歌就传入了越南,当地的文人十分敬佩李白,在越南的李朝、陈朝、胡朝时期,甚至一度出现了模仿李白诗歌的社会热潮。[5]从韩国汉诗文献来看,韩国诗人受李白“自由疏狂文化、诗酒醉吟文化、游仙隐逸文化、仕途险阻文化、生命反思文化”的影响非常深刻。[6]奥地利杰出的作曲家、指挥家古斯塔夫·马勒于1908年创作了著名了交响乐《大地之歌》,据专家考证,其中有多首歌词采用了李白的诗歌,包括《悲歌行》《宴陶家亭子》《采莲曲》和《春日醉起言志》。李白文化不仅在古代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当代也对其他国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例如威尔士民谣王子盖瑞斯·波尼罗深受李白文化的影响,他不仅亲自探访李白故里,还通过演绎《不朽的诗人》音乐会诠释了李白传奇的一生。[7]

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文化传播的速度已超乎我们的想象。当然,这其中的传播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例如在几年前,曾经有人在网络恶搞李白,说他是“古惑仔”,这种歪曲历史,曲解李白精神文化的方式也遭到了一些研究李白文化学者的强烈反对。[8]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李白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能忽视网络环境对李白文化的传播,尤其不能忽视对其的正面传播。

猜你喜欢
李白诗歌资源
诗歌不除外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资源回收
纸上的李白(三)
纸上的李白(二)
纸上的李白(一)
诗歌岛·八面来风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