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项目化学习案例分析

2022-02-22 05:03尤晓翔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6期
关键词:基本方法现存问题初中历史

尤晓翔

关键词:初中历史;项目化设计;现存问题;基本方法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6-

引言

近些年来,核心素养的培育已经成为全球探讨的热点话题,而项目学习作为核心素养养成的重要工具,也重新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研究的主要方向。目前,国内的很多专家和学者都针对项目化学习展开了分析,不仅要求创设更为真实的问题情境,也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主动探究和解决,最终生成全新的理论框架和结构。也就是说,项目化学习对学生价值的强调是不言而喻的,这也与素质化发展不谋而合。

一、分析初中历史课堂面临的主要困境

首先是定位有失偏颇。课程意识本质上就是课程观念,历史教师所秉持的课程意识能够展示出他们对历史课程的理解,观点和态度。在学科素养培育的引导下,教师需要站在课程发展的高度,对教学做出整体的规划和设计。但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课程意识尤为淡薄,在实践的过程中缺乏整体意识和思维,只是把教学停留在章节这一浅显的层面上,让学生吸收碎片化的知识,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思维和心理情绪,盲目的追求堂堂清的目标,并没有做好育人的准备,虽然这种模式可以突出历史课堂的关键知识,但却始终让学生感觉枯燥和乏味,他们无法对历史事件有更为清晰且完整的认知,甚至也会就此丧失兴趣和好感。

其次是教学目标脱离轨道。在当下的初中历史课堂建设中,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发展已经成为教师的共识,但在达成目标的时候,教师使用的方法却有所欠缺,并没有结合时代发展的诉求,认真分析学生必须掌握的社会技能,没有为学生保留充分的思考和思辨时间,学生只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积累应试技能,但他们表达能力,推理能力和应用能力这些高阶思维却始终停滞不前。

最后就是教学内容的偏差,教学内容是历史活动开展的前提性参考,也是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主要载体,但很多教师并没有针对学生的需求来设定教学内容,只是参考书本和考试大纲,大量的压缩那些非重点的知识,让学生把高频考点当做唯一的目标。这种设计模式就脱离了课堂发展的本质,也无法让学生形成系统且完善的认知结构,无法向学生展示出丰厚的历史背景。

二、分析初中历史项目化设计的方法和措施

(一)开发学术类项目

教材作为课堂资源的核心构成部分,本身就支撑着不同领域的知识点,所以教师需要从教材出发,开发不同类型的学术项目,让学生可以把视线集中在历史学科的核心知识与关键能力上,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史学技能,养成辩证唯物的史观,把不同的资源融会贯通到一起,并适当的补充其他学科的知识,让学生能够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拓展思维和视野。例如,在学习与经济体制改革有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就需要把视线集中在中国境内,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共十四大,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这几个板块出发。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这些重点的板块能够提示高频考点,但难以完整的展现出中国近40年经济体制改革的全貌,所以教师也需要开发其他章节的信息,包括邓小平南方谈话,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五大,中共十九大等等,讓学生能够打破单元框架的束缚和限制,构建更为完整的知识链条,展开学术类的集体性探究,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也就是说,学术类项目的设计能够把大量分散且孤立的历史概念,集中到完整的体系中,让学生打破碎片化的学习牢笼。

(二)结合社会类操作与实践

教师应当组织一些社会类的活动项目,让学生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凸显出他们的自主探究意识,明确探索的目标和方向。也就是说,社会实践类项目重点强调学生的个人体验,要求学生按照历史的学科特征,在活动中解决不同的问题和挑战,并把理论与丰富的实践成果充分结合到一起,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团队意识。例如,在学习与中国共产党革命史和斗争史有关知识的时候,由于学生已经对中国的近现代发展史有相当程度的了解,所以他们的探索基础是相对牢固的。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博物馆,红色革命基地或者是历史遗址,让学生分析本土的红色革命基因以及革命资源,加深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共产党的敬仰与尊重之情。除此之外,在学生展开操作的时候,教师也需要为他们设计不同类型的驱动问题,引导学生在参观和探究的过程中主动思考,实现情感的升华,把感性认知转化为理性认知,对感官素材进行加工和再加工[1]。

(三)结合生活素材与资源

历史本身就是现实的源头所在,教师需要为学生划分一些生活类的项目,实现校内生活与校园生活的有机衔接,让学生把在历史课堂上吸收的道理运用到现实操作中去,感受历史在生活中的价值和作用。例如,在学习与改革开放有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在生活中探究改革开放之后的社会变化,例如饮食结构的改变,服饰的改变,住房的改变,交通工具和通信方式的变革等等。除了以上这些较为常见的话题以外,学生还可以以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价值取向为切入点,选择一些新奇的视角,例如环保工作的现状,城市景观的设计,医疗条件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延伸等等[2]。当选定完项目主题之后,学生就需要从自身所处的生活环境出发,通过问卷调查或者是实地走访等多种形式,撰写调查报告,制作微课或者是PPT,并在课堂上展示交流,积极的陈述自己的探索成果。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持续性推动初中历史项目化设计是合理且必要的举动,这是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应有之策,也是引导学生保持良好学习参与状态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学术类项目的开发,实践类项目的延伸,生活类项目的拓展这几个角度,论述了项目化设计的方法,充分结合了初中历史的基本知识点,尊重了学生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能够作为教师的参考依据。在未来,教师也可以设计问题类项目。

参考文献

[1] 李霞. 以项目化学习为依托构建初中历史与社会高效课堂的策略[J]. 考试周刊, 2020.

[2] 张莉莉. 关注社会,感受历史--防疫情境下的初中历史与社会项目化学习[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21(16):3.

猜你喜欢
基本方法现存问题初中历史
浅析合唱训练的基本方法及注意问题
小议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培训问题及对策
建筑安装企业成本控制相关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高校跨学科教育的现存问题及对策思考
浅析激发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方法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