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协同理论在口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2022-02-22 08:33胡际兰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6期
关键词:学习者协同口语

一、理论基础

(Pickering & Garrod, 2004) 提出互动协同理论,他们认为,在对话中,交流双方可以相互模仿对方的的非语言层面和语言层面,如可以使用对方使用过的词汇、语法、语音、语调等,这一理论已被诸多研究者证实。国内研究者,将互动协同理论引入读后续写中,即让学习者阅读一篇去掉结尾的文章,让学生者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补全文章结尾。而研究表明,学习者在写作中,能与文本产生协同 (王敏、王初民,2014)。

二、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语言协同在文本当中的提现。研究者发现学习者能模仿使用文本中出现的词汇,即能够在词汇层面与原文产生协同(姜琳、涂孟玮,2016)。此外,与文本的语言协同,还可以发生在语言结构层面:如,王启和曹琴(2020)让被试阅读同一篇文章的不同版本,其中一个版本不含被动结构,另外一个版本含被动结构,读完文章后,要求学习者利用文中的语言完成读后续写任务。研究结果表明,阅读含被动结构故事版本的被试,其续写中的被动结构显著多于阅读不含被动结构版本的被试。由此得出,学习者能够在语言结构层面与文本产生协同。

以上研究,虽然表明了学习者能在不同层面与文本产生协同,从而促进其语言能力。但研究仅限与写作中,未探究语言协同在文本中的应用。蔡宁、王敏(2017)让学习者阅读一篇文章,并复述文章内容,发现学习者可以利用文中出现的语言点,从而促进其语言能力的提高。由此,可以得出语言协同在口语中也存在。因此,可以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和任务,使学习者与之产生协同,进而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本研究就如何利用语言协同促进学习者口语发展提出几种教学实践活动,分别是利用对话、利用文本、利用软件。

三、实践应用

1.利用对话

语言协同最早应用于对话中。参与对话者,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模仿其同伴。包括非语言层面,如手势,面部表情等;还可以模仿对方的语言层面,如模仿对方使用的词汇,句型结构、语音、语调等。并且,这种协同现象可以发生在母语学习者之间、母语和二语学习者之间,以及二语学习者之间。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充分利用对话活动,并告知学生,可以尝试模仿对方的语言。在自然的交流和对话中,使得学习者的口语得到提升。

此外,在设计口语活动时,要注意安排不同的水平的学习者,可以使得不同水平的学习者结对,在课堂上表演对话,低水平的学习者就有更多的机会向高水平的学习者学习。再者,可以安排学习者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对话,使得学习者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来自教师的口语产出。除了课堂上的对话之外,教师还可以安排学习者结成对子,在特定的时间场合进行用英语进行交流对话。由此,形成课内、课外,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对话的氛围,以便学习者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提升口语。

2.利用文本

研究结果表明,语言协同不仅可以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还可以发生在人与物之间,比如人与文本之间。国内的多项研究表明,学习者在读文本的过程中,可以与文本产生协同,倾向于利用文本中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如学习者可以利用文本中的词汇,语法结构,修辞等。阅读作为一种重要的输入方式,是中国学生获取语言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如果教师能够将口语与文本相结合,并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习者口语的发展。因为,文本为学习者的口语产出活动提供了背景,语言点。可以有效避免学习者头脑中,无话题可讲,无语言产出的尴尬局面,并且可以减轻学习者认知压力,释放认知资源。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两种活动。

首先,教师可以设计读后复述,这是一种将输入与产出相结合的教学活动,要求学习者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利用文章中的语言知识点,复述文章的内容,使得学习者在输入文章的内容的基础上,有所产出,并在产出的过程中,利用和巩固所习得的语言知识点。

其次,教师可以设计读后叙说活动,这是一种将输入与输出紧密结合,并充分调动学习者主动性的活动。教师可以要求学习者读一篇不完整的文章,让学习者以口语的方式,补全文章的结尾。这种口语活动,一方面为学习者提供了背景,另一方面,文章的结尾具有开放性。因为,学习者在叙说文章的结尾的同时,既可以利用文章中的语言点,又可以可以发挥其想象力和主动性,如果得以充分利用,这将是一种有效的口语活动方式。

教师在利用文本设计口语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教师,教师应注意文本的类型,应选择记叙文。记叙文具有较强的情节性,利于学生复述或叙说。此外,教师应注意材料的难度,材料难度不能太高或太低,应考虑学习者的接受程度。再者,教师利用文本时,应注意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口语活动。以便学习者能够充分吸收文章中的背景和语言知识点。

3.利用软件

协同理论证实,语言协同不仅可以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文本之间,还可以发生在人与计算机,人与机器人之间。由此,我们可以假设语言协同也可以发生在人与应用软件之间。而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教师将互联网,信息技术和传统的线下教育相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我国学习英语的各种应用软件也随之兴起。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软件,将其对英语教学的作用发挥至最大限度。教师可以利用英语学习软件让学生进行跟读训练或配音训练。

但是,教师在利用英语学习软件的时候,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引导,对学生的跟读训练或者配音,进行有效的评价。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合作,以便学生能得到更多有效的反馈

总之,教师要充分利用语言协同的促学效应,通过设计适当的教学活动,以促进学习者口语水品的提高。

参考文献

Pickering , M. J. & S. Garrod. 2004. Toward a mechanistic psychology of dialogue[J].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27(2),169-26.

蔡宁, 王敏.输入模态对二语口头产出中协同效应的影响[J].现代外, 2017, 40(04): 518-528+584.

姜琳,涂孟玮. 读后续写对二语词汇学习的作用研究[J].现代外语,2016,39(06):819-829+847.

王启, 曹琴. 二语读后续写中的结构启动--以英语被动句产出为例[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0,43(01):25-32.

王敏, 王初明. 读后续写的协同效应[J].现代外语,2014,37(04):501-512+584.

作者简介:胡际兰;硕士研究生在读;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英語教育

猜你喜欢
学习者协同口语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
口语对对碰
口语对对碰
看影视学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