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2022-02-23 06:40刘庆玲
学习与科普 2022年11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刘庆玲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应当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变为核心素养培养型教学,其本质是教师教学思维、教学意识、教学形态的转变,以此来带动学生学习观念、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转变。教师要制定核心素养下课时、单元、年级、整体教学目标,发挥学生的课上主体地位作用,以此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学、评价、反思、总结中逐步培养系统的数学学科思维和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高中阶段的教学活动基本全都对应着高考这一人生大目标,其本质是没有错误的,是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利用高考这一形式改变个人命运,但在时间的流转和各类高考问题的反馈作用之下,高中数学教学逐渐变得目标单一化,只对应着高考数学的考试重点、内容,学生的学习目标也变得更为狭窄,从而导致其掌握的数学知识只能用于解决高中考试问题,无法作用于生活,更不能够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培养一系列的数学精神、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個人的素养被人为地打薄。所以需要高中数学教师能够在新课改背景之下转变自己的教学观点,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也看到核心素养对于学生整体学习结果的提升作用。

一、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含义和意义

(一)内涵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包含必要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和以此为根本的数学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和与其相关的关键能力,必备品质,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核心要件。

(二)培养意义

关注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则能够扭转教师的教学观念,使课上教学氛围更活跃,教学活动更贴近实际生活、实际问题;可以带动现有的教学模式从单一的知识输出型课堂变为双向的知识交换型课堂,学生在更能动的学习观念带动下可以实现知识层级的立体架构,个人能力的丰富扩展。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教师应当对应着核心素养的内涵、意义制定完整的课时、单元教学目标,与学期、学年和高中教学目标实现方向的一致性,并通过单个目标的达成,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变化,通过学习成就感的落地最终完成整个教学计划[1]。

如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课时目标就是让学生能够理解集合的含义,了解元素、集合之间的关系和表示方法,记住并熟练应用数集的数学符号,从而培养学生认知事物、观察事物关系的能力。而集合这一单元的目标则是要让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集合概念,能够将认知转变为应用。集合与函数概念章节的目标是让学生分段落逐步地理清集合与函数之间的关系,能够培养数学思维,用分类转化的方式来解答数学难题。教师在一系列彼此关联、相互递进的目标带动之下循序渐进的推进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思路和架构也更为清晰。

(二)落实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让学生有能动的数学核心素养就需要真正的使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落到实处,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积极评价,敢于质疑,大胆探究,在自我学习和合作学习中发挥个人能动意识,找到学习数学的关键点和落脚点[2]。

如课上先给学生这样一道习题:教师饭后习惯于散步,从自己的家里走20分钟可以到离家500米的报亭,在看8分钟的报纸之后又用20分钟返回到了家里。请学生合作探讨一下,如何用函数的方式来表明路途时间和距离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相互讨论之中来回顾函数与方程等已经学习过的内容,巩固旧知识的同时想办法推导出新内容,学生的学习主动意识被教师的教学理念所激活,在积极讨论和交流互动中有了新想法和新方向,在讨论中也可以就伙伴之间的意见给出自己的疑问,全方位的激活了其认知能动意识,使获得知识的途径不再限于教师的直接讲解。

(三)培养学生的自省和反思能力

过于依赖教师的思维和教学方法是我国学生在长久的传统教学模式过程中形成的一大行为和思想上的弊病,所以教师要注重培养高中生的自省和反思能力,进一步优化学习思维,调动学习兴趣[3]。

如在学习过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之后,将课堂知识总结的环节交给学生来完成,请学生脱离教材来回顾本课讲的那些内容?重点和难点是哪些?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和其他伙伴进行问答与交流,教师适时进行补充。也可请学生将课上所学、课后作业以及前置性作业的解决情况综合记录成本课的反思记录表,明确体现知识、能力、已解决问题、未解决问题等不同的单元,让学生能够沉下心来主动去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并通过记录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用自我的思维对话提升其学习数学的能动意识,及时发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利用在线交流、师生探讨和小组合作来解决这一问题。

三、结束语

注重培养高中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发展、学生个人成长的要求,教师只有以核心素养为目标设定课时目标等一系列教学方向,才能够理清自己的教育思路,帮学生明确个人的学习计划,并要做到在新授知识、总结知识、课后反省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可以有学习的兴趣,掌握必备的知识,锻炼个人学习能力,在持续性的科学学习数学中培养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达贵.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 文学少年, 2020(30):1.

[2] 邓洁英.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基础薄弱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学策略探析——以函数应用知识为例[J]. 高考, 2019(22):1.

[3] 贾写召.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究[J]. 内蒙古教育, 2020(18):2.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