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三位数乘两位数”

2022-03-02 07:48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14期
关键词:王鑫三位数两位数

王 鑫

王鑫老师立足学生的发展,结合本节课的教材解读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发现多数学生在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方法之前就可以独立进行准确的计算,这种能力来源于他们前期学习所积累的经验,既可以认为是知识的迁移,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数学推理,更是遇到实际问题时,自然而然产生的利用数学观点、数学理论解释现实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分四个环节展开,即课堂引入、探索算理、挑战迁移、拓展总结。

在导入环节,王鑫老师首先借助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比赛活动调动每个学生的参与欲望,唤醒学生乘法知识的元认知;其次通过问题层层设问引入新课,驱动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中,从结构上为实现新旧知识的迁移教学做好铺垫,引导学生结合现实计算情境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使抽象的算法具体化,便于学生学习、接受和理解。

王鑫老师以北京市学习科学学会提出的友善用脑“一三八”课堂教学范式为依托,创设场景诱发学生思考,用“三讲”的形式将重点放在如何引领学生在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对比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达到自主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用它解决简单问题的目的,从而更加坚定地运用已有经验迁移解决新生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严谨、规范表达的思维习惯,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在挑战迁移环节,王鑫老师设计了用竖式计算“27×142”的题目,引导学生尝试用总结的方法解决新的拓展性问题,鼓励算法的多样化,在对比呈现出对“第一个因数到底是142还是27,而产生两层积和三层积的不同计算方法”产生的分歧,第一种想法认为“算式是27×142就应该把27作为第一个因数”,第二种想法认为“三层积比两层积计算更复杂,容易出错,因此我们把位数多的数作为第一个因数,可以使计算更简便”。在辨析中,学生对整数乘法的本质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进而优化方法使计算更简便,同时归纳出乘法中第一个因数决定乘几次,第二个因数决定有几层积的特点,突破了以往计算教学中的机械结构和纯技能性,让学生在碰撞交流中体会优化思想,提升思辨品质和应用意识,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猜你喜欢
王鑫三位数两位数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摆三位数
Sawtooth-like oscillations and steady states caused by the m/n = 2/1 double tearing mode
Mode structure symmetry breaking of reversed shear Alfvén eigenmodes and its impact on the generation of parallel velocity asymmetries in energetic particle distribution
巧算两位数加法
积是三位数还是四位数
特殊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技巧
写出不同的两位数
当国歌响起
摆三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