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化学项目式教学的应用研究

2022-03-02 07:48四川省双流中学万科实验学校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14期
关键词:糖类化学教学法

四川省双流中学万科实验学校 何 悦

项目式教学法能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全面参与化学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在正式的情境下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进而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需要确定恰当的目标主题,明确学习方向,精心设计项目,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一、项目式教学法对学生深度学习的意义

(一)为合作学习提供多种解决方案

在应用项目式教学法时,教师需要为项目小组设计学习任务,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提供必要的保障,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在交互学习中,学生能发表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观点,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能与其他学生制订更加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方案。在项目式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深度逐渐增加,其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式也得到有效拓展。

(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部分项目式教学之所以无法引导学生完成深度学习,是因为缺少系统的评价体系,学生无法及时反思自己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学习程度。因此,教师需要在项目式教学模式下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使学生多维度、多角度地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在充分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学生能及时调整和改正自己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而且这也能促使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

(三)发布任务,明确学习方向

在项目准备阶段,教师会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完成项目预习单”,同时还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加入“搜查并整合项目资源”的环节;学生要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子任务。教师需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资源和空间,使学生深入分析和研究教材内容,锻炼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使其能够构建出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

(四)关注学生的认知

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项目式教学法能突破常规教学模式的束缚和限制,了解学生最真实的学习情况,同时还能使学生在正确的引导下学习化学知识。教师的课堂任务是让学生了解将要学习的知识,而项目阶段可以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应用能力。通过项目式教学法,学生能从原本的浅层学习逐渐向深层学习递进,可以深层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视野,最终实现学生化学素养的稳步提升。

二、基于深度学习的项目式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项目主题的选择

要想将深度学习和项目式教学法的优势相融合,保证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教师需要确定最合理的项目主题。因此,教师需要综合性考虑多方面的内容,从根本上保证项目式教学法的有序开展。例如,在学习有关糖类的内容时,学生需要了解典型的有机化合物性质,根据具体的案例了解糖类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及应用。因此,教师可以选择淀粉水解产物中的葡萄糖检验、酿酒工艺等内容,开展有趣的探究活动。在确定项目主题时,教师确定“餐桌上的糖类”这一主题,使学生能主动探究和了解糖类被人类吸收的整个过程,了解粮食酿酒、制糖的过程,使其在最真实的情境下应用所学知识。同时,教师还需要从假设和问题出发,明确探究目的,引导学生设计合理的探究方案,运用调查、化学实验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意识。

(二)课程内容分析

该项目的内容来源于人教版《有机化学》中的糖类部分,糖类是与生物能源、食品加工、生活、生产存在紧密关联的有机物。之前学习的有机物知识能为糖类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学生通过分析糖类的性质和结构完成深度学习,也能为日后学习蛋白质、氨基酸、核酸等重要能源物质提供必要的帮助。

(三)项目学习目标

第一,学生需要了解糖类化合物的组成形式与定义,牢牢掌握二糖、多糖的化学性质和分子结构;第二,通过化学实验的方式探究蔗糖与麦芽糖的还原性,了解葡萄糖的结构,分析淀粉的水解程度,学习和了解探究化学实验的一般方法,进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三,了解食品加工业中不同糖的加工流程,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项目设计流程

该节课的教学主题是“餐桌上的糖类”,教师需引导学生在糖类在食品工艺的应用情境中学习化学知识。

第一,在项目的规划阶段。课程内容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项目的预习,另一个则是项目小组的确定。项目预习需要花费60分钟,而小组的确定需要花费20分钟。该节课的知识内容较为丰富,需要学生结合项目预习清单在课余时间利用生活资源、网络资源等提前预习知识,这样不仅可以保证项目的有序、顺利实施,还能使学生快速融入交流讨论、项目实验探究活动中。在划分项目小组时,教师需要根据班级学生的成绩、能力等,遵从组间相同、组内存异的原则,将学生划分为能力相差较小的小组,保证各小组中既有能力较强的学生,又有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第二,项目的实施阶段。在该阶段教师可为项目小组制订三个学习任务:了解糖类、古法制糖、粮食酿酒。第三,项目展示阶段。各项目小组需要展示学习成果,并进行多元点评。

第二阶段中涉及三个重要的子项目。第一个子项目可以让学生了解人体是如何吸收日常糖类的,如何将糖类转变成自身的能量;第二个子项目和第三个子项目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与糖类相关的知识,并参与到不同类型的实验探究活动中。在这些项目的引导下,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分析问题能力都会得到有效提升。

例如,在具体的项目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主题提出问题,如餐桌上的食物是否大多都含有糖类化合物?如何将糖类化合物加工成人们常吃的食品?糖类是什么,糖类拥有哪些分类,根据糖类的组成成分可分为什么,其各自代表的化合物是什么,其性质和结构分别是什么?血糖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葡萄糖的分子结构是什么,其分子式是什么?各个项目小组需要认真思考这些问题,了解自己将要学习的知识。之后,教师需开展项目活动,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学生借助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知识,并解决教师提出的这些问题。在应用项目式教学法开展教学时,教师需要加入驱动型任务,引导各小组的学生进行讨论,解决驱动型问题;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

(五)项目展示阶段

在所有小组都顺利完成教师所设计的项目和任务后,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有的小组选择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有的小组运用课件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在成果展示阶段,教师让各小组的学生选出一名代表,上台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学习成果,并进行讲解。在一个小组完成展示后,其他小组的学生可提出问题,由代表进行解答。

(六)总结评价环节

在完成项目的展示后,教师应当积极开展总结和评价活动。首先,教师可以开展自评活动,引导学生从技能、学科知识、项目成果等方面入手,评价该节课自己的学习收获;其次,进行他评环节,他评可让学生了解他人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改进和完善自己;最后,教师评价,教师能从更加全面、系统和客观的角度评价学生,指出各小组的优势及不足之处,还能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建议,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正式教学前,教师需要深入了解项目式教学法,明确项目式教学法的流程及项目主题,确定教学目标,设计项目的实施流程,加入各式各样的子任务,同时给予学生展示各自学习成果的机会。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其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能力、化学素养都会得到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糖类化学教学法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主食”应多吃还是少吃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不同品种葡萄干中糖类成分分析
液-质联用法测定蒙药制剂中非法添加降糖类化学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