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强化解题能力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

2022-03-02 07:48山东省菏泽市曹县第一中学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14期
关键词:习题高中物理题目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第一中学 张 涛

在实际的物理教学中,笔者发现,虽然很多学生可以实现物理知识内容的学习和记忆,但是无法将物理知识运用到解题中,这样的情况使学生在进行实际解题时频频出错,也不能取得理想的物理成绩。高中物理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解题能力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使用有效的方法策略辅助学生进行解题训练,以不断地提升学生的物理解题能力和水平,让学生更好地借助所学习的基础知识进行迁移应用和提高,继而促进学生物理综合素养的全面化培养。

一、多种方式运用,全面夯实基础

要想让学生更为有效地开展物理题目的解答,需要教师积极地加大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储备。试想,如果学生连最基本的物理概念、物理事物关联、物理名词解释都不了解,甚至连题目都读不懂,那么教师的培养工作就无从谈起。因此,高中物理教师要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积极地在培养学生物理解题能力的过程中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储备,并积极地借助多样化的方法和手段,有效地夯实学生的基础,继而为后续更高效快速地解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授“质点·参考系”内容时,教师可以积极地运用多种方式,有效地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首先,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对本节课的具体知识体系构成进行具体化和清晰化展示,如质点的概念,参考系的含义,参考系的选择等,让学生在清晰化展示中更好地受到该节课的知识点组成,并对该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其次,高中物理教师可以积极地借助PPT课件对这些具体的知识点进行形象化和具体化讲解,还要在具体的讲解过程中积极地列举各种生活化案例,积极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和班级学生开展互动交流,进一步带动学生参与、活跃学生学习氛围,全面深化学生认识。最后,教师可以积极地结合实际概念和理论内容学习需要,积极地为学生展示对应的练习题目,引导学生进行随堂练习,也可以为学生布置多种形式的作业任务,如包括概念理解、拓展延伸作业以及实践作业等,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巩固,继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为后续的解题答题打好基础。

二、选择合适例题,实现概念解析

有效解题的进行需要熟练掌握概念知识作为基础,若学生本身对物理的概念知识缺乏一个深层次的认知,那么其在解题中自然就难以实现解题技巧的合理操作。当前,为了实现解题教学的有效开展,教师需要改变固有的概念教学设计,尝试给予学生更有效的概念认知途径。

例如,在进行“自由落体运动”这一课教学时,教师除了要能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与概念外,还要结合实际习题的展现,引导学生思考自由落体运动的含义。在本课的教学实际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现下列习题。

例1 有两物体A、B,其中A物体重力是B物体的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同时下落,下面几个选项中正确的是( )。

A.A比B先落地 B.A比B的加速度大

C.A、B同时落地 D.无法确定谁先落地

在为学生展示出该题目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刚才所了解的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进行分析,尝试解决该问题。其中,学生通过对重力加速度和速度相关公式的分析可以确定题目的答案。同时,该题目中所展示的内容,也让学生明确了相关概念的考查方向。

三、开展微专题训练,培养解题方法

在当前,高考改革的推进使高考的命题方向更加灵活,其在增加了基础题目的比例之后,也增强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查。为了帮助学生顺利突破高考的考查,高中物理教师需要开展微专题形式的解题训练,在其中重点教授学生有效解题的方法。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可以着重开展一题多解的教学,引导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感受题目解题中所渗透出的解题思想,也让其掌握有效的解题方法。

例2 火车紧急刹车之后经7s停止,设火车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它在最后1s内的位移为2m,则火车在刹车过程中通过的位移和开始刹车时的速度各是多少?

在展示完该题之后,教师要能先引导学生画出草图,而后再引领学生进行思考,探寻解题方法。其中,为了给学生提供借鉴,教师可以先给出一种求解方法,再让学生去寻找其他方法。训练初期,教师可以告知学生该题目所用的解题方法,让学生进行分析。如在本题中,可用的解法为:用基本公式解答;逆向思维推论;图像法。

四、规范步骤要求,清晰化解题过程

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物理除了强调学生最终计算结果的正误外,还非常看重学生解题过程的展现,反映到判卷实际中,也就是所谓的“按步骤给分”。这一学科实况就意味着,学生单纯能计算出题目的结果是不行的,必须有清晰的解题思维,并能根据解题的实际情况写出规范的计算过程。除了卷面上的计算书写之外,学生在算草纸上的计算也要能进行规范。很多学生在进行计算时总是会在算草纸上胡写乱画,这使其计算失误概率大大提升。为了提升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和题目正答率,教师要能设计解题流程教学,规范学生的计算过程书写。

例3 以10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2m/s2。求汽车在刹车2s末的速度与刹车5s内的位移。

在展示例题之后,教师就可以结合公式v=at的展现与具体解题流程的展现,引导学生观察各个解题规范,并要求学生注意题目中设计的单位、小数等。

五、构建线上空间,不断拓展学生视野

要想全面培养学生的解题答题能力,单纯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积极地通过各种方式,有效地构建线上学习空间,为学生呈现多样化的学习途径,让学生更有效地开展读题、解题活动,继而培养不同学生的读题和解题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培养。

例如,教师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构建线上空间。教师可以分别设置“课内基础知识学习”“课内习题”“互动交流”“课件讲解”等模块,让学生借助“课内基础知识学习”对具体的课内概念、理论等内容进行全面化学习,有效地对课内知识进行巩固。借助“课内习题”模块进行随堂练习,有效地借助习题进行练习巩固。借助“互动交流”模块让学生分享线上习题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和对策,并分享解题答题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和对策,积极地在互动交流中破解习题解题的瓶颈,真正掌握有效进行答题解题的技巧。学生可以借助“课件讲解”模块,对经典例题的讲解进行学习,在线上视频学习中总结经验,为后续更好地答题和解题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则可以积极地强化线上的学习,并积极地对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进行把握,还要积极地给予有针对性的线上学习指导,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线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瓶颈,进一步提升学生线上学习的效益,继而为学生后续的解题能力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解题能力的发展关系着学生高考的最终成绩,为了使学生顺利突破高考的考验,高中物理教师要认识到解题教学开展的必要性,并对自己的教学做出反思,强化学生解题的培养。同时,在具体的培养实施过程中要积极地运用多种方式,全面夯实基础;选择合适例题,实现概念解析;开展微专题训练,培养解题方法;规范步骤要求,清晰化解题过程;构建线上空间,不断拓展学生视野等,真正借助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全面强化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继而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猜你喜欢
习题高中物理题目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