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2022-03-02 07:48北京市西城区奋斗小学何明宇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14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榜样心态

北京市西城区奋斗小学 何明宇

小学生多指的是年龄段在6~12岁的学生,作为锻炼运动技能、培育思维能力、培养心理素质的关键时期,小学教师应当根据自身学科特点,为学生打造良好的素质提升环境。尤其是影响着学生身体素质的体育课程,更需要在体质改善基础上加强心理素质训练,继而保障小学生身心健康。

一、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目标及其原则

(一)培养目标

虽然二孩政策、三孩政策均已实施,但部分家庭中依旧以独生子女为主,这就造成“00后”“10后”长期处于一种备受宠爱的环境里,无论是隔代亲属还是父母,始终以“精心照顾”的方式,为其消除任何危险要素,甚至直接替代小学生完成各种实践任务。同时,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下,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工具也成为小学生日常休闲娱乐重要载体。在此种环境下,小学生必然会受到网络短视频等内容的影响。此外,父母亲属的过度保护还会促使小学生产生依赖情绪,无法正视生活中的困难。

多起新闻中曾报道过:小学生离家出走、跳楼自杀、持刀杀母等恶性事件,由此证实小学生缺乏心理素质教育。基于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侧重于心理素质培养,一改当前小学生成长阶段的不良问题。其一,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其二,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力以及求知欲;其三,培养小学生的沟通能力;其四,培养小学生的抗打压能力以及受挫折能力,以此保证小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

(二)培养原则

在小学体育教学阶段,体育教师应秉承着下列三项原则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第一,安全性。体育教师虽然需利用“障碍物短跑”“严厉训话”等方式,在挫折中培养其抗挫能力,形成愈挫愈勇的心态。但应当以学生安全为基本要素,不能利用损害学生身体、伤及自尊等手段,致使学生受到不良刺激,危害其心理健康。

第二,制约性。教师作为引导者、陪伴者,他们在教学中除了需要教授学生体育技巧外,还应当以体育规则、体育精神作为制约学生行为的依据。同时,还能促使学生在受到制约时,不断形成自律意识,主动遵守体育规则。

第三,实践性。心理素质的培养并不单纯地指理论指导,更为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养成吃苦耐劳、良性竞争的习惯,还应当在团队比赛中培养其集体精神,这些都应当体现在实践教育中。因此,教师还需要秉承着实践性原则,促使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得以提高。

二、小学生的心理特征

小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每进入一个全新的年级,他们的心理状态就会发生一定改变。按照年级差异归纳其心理特征,可为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一年级学生,因其刚步入小学阶段,自控能力较差,在参与体育活动时,应结合小学生的好动活泼、贪玩特征,注重趣味性教学,以此释放学生天性。

二年级学生,其专注力持续时间不长,最多能保持半小时的专注状态,且处于语言畅谈阶段,形象思维能力突出,缺乏抽象理解能力。

三年级学生,专注力不高,易受到他人影响而转移注意力,热爱游戏,爱好广泛。

四年级学生,正处于情绪波动期,个性化特征明显,对教师教授的知识虽然能进行短期记忆,但却有着模糊的学习目标,无法深度掌握体育动作要点。此外,此年级学生出现明显的性别意识,需在体育教学中注重男女活动的空间距离感。

五、六年级学生,已经基本形成完善性格,且有着独立想法,视听觉发育良好。教师需增加体育课堂的丰富度,其自评意识明显增强,渴望被人认可。

三、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策略

(一)个性化教学培育自信

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的体能基础不同,导致他们在各种体育项目上表现出来的优势不一致。例如,某些学生的爆发力强,则在短跑中能获得好成绩,此时他们也将表现出较强的自信反应。而某些学生力量强,适合参加铅球运动。另外,还有部分学生耐力好,能在长跑中保持最佳状态,从而展现出自信的美好品质。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其保持健康心态,还应当积极采用个性化教学模式,为其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

例如,在某次体育教学课堂上,教师以“跑”作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跑步技巧。此时,可根据一次“试跑”了解每名学生的速度、耐力,然后将跑得慢的学生起点进行前移,又或者将跑得快的学生起点后退一些,然后再鼓励学生继续跑步,由此确保不同水平学生在起点差异下,能同时到达终点,以免在跑步教学中破坏学生的跑步热情。只有先引领学生提前感知“跑赢”的乐趣,才能使其在弱项运动中形成坚定决心,最终杜绝学生出现“破罐破摔”的心态。因此,教师可按照性别、运动基础等差异,为其设置个性化教学活动,使之具备自信品质。

(二)借助榜样力量完善性格

小学生因其年龄偏小,故而常在学习以及生活中,易受他人引导而转变个人想法。此时,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为其列举学习榜样,并且利用榜样事迹,促使小学生能学习榜样从容冷静的心态。教师还可通过询问学生的体育偶像,在交流互动中凭借小学生对偶像的喜爱,学习他们优良的心理素质。

例如,在某次体育课上,教师以球类运动为调研主体,了解学生是否有追捧的球类运动偶像,然后鼓励学生自行分享偶像的光荣事迹,加深对偶像的认识。例如,某位学生提到乒乓球,将奥运冠军张继科作为自己的学习目标,分享了张继科在世锦赛半决赛中对战波尔的故事,前一场以0∶1比分落后,尽管出现了一局败局,也丝毫未影响后续连胜四局,从中可对张继科淡定心态表示赞赏。体育教师也应当借助榜样力量,引导学生不可束缚在比赛输赢中,而在落败后即刻出现情绪失控、心态崩溃情况,越是在遭遇失败时,越应该保持冷静平和的心态,这样才能转败为胜。因此,榜样力量可在小学生提高心理素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榜样指引下逐渐完善个人性格。

(三)鼓励学生互评增进情谊

心理素质的培养还要求小学生能保持良好的沟通状态,在与他人交流期间,可迅速融入集体,以免形成孤僻性格。在当今社会中,沟通素质的提升,对小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而且也能使其形成谦虚品质,在倾听他人评价或是点评他人中保持公平公正的心态。一方面,教师可在课堂上为学生设置互评活动,从正反两个方向,对他人的训练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其中应以夸奖为主。只有小学生善于发现他人闪光点,才不会心生嫉妒。另一方面,教师可借助趣味故事,告知学生沟通的必要性,并在互动中培养学生之间的深情厚谊。

(四)对抗赛增强抗挫能力

在心理素质教育中较为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现如今大多数小学生都有着恃宠而骄的性格,造成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受到些许挫折,就会表现出情绪低落、颓废、哭泣状态,自此无法在逆境中形成优良素质。因此,教师可采用对抗赛形式,逐步增强学生的抗挫能力,不断在比赛中拥有勇敢、坚韧的品质。

例如,教师在“前滚翻”课程的教学中,可按照四人组队标准,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然后按照四个人接力比赛的形式,最终以到达终点的时间作为名次排列依据。其中需在起步跑、前滚翻、跳绳、障碍物跨越过程中进行接力,直到最后一名学生顺利达到终点时,才能代表比赛结束。经过集体配合与协作互助,才能促使小学生顺利度过各种挑战,由此培养其抗挫素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可为小学生未来的良性成长奠定基础,甚至关乎着学生性格人格的发展。据此,应从个性化教学、榜样力量、学生互评、对抗赛活动等方面着手,确保在体育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小学生能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有信心应对各种艰难挑战,使其形成优良品质,为我国教育领域的创新改革积攒丰富的实践经验。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榜样心态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做谦逊的人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论心态
榜样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