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在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2022-03-02 07:48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五中学魏迪迪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14期
关键词:理念班级班主任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五中学 魏迪迪 李 霞

一、什么是“以人为本”理念

传统的班级管理理念和传统的教育理念相似,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将学生作为管理的主体,更多体现的是班主任的管理主体地位。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这种传统的班级管理理念将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是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将学生放在管理的主要地位,并且在这个模式下,班主任扮演的不再是班级权威管理者的身份,而是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将学生的感受放在第一位,去构建师生关系和谐的班集体。这种管理模式可以消除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隔阂,并且班级的管理中也体现了民主、和谐。这种民主、和谐指的是班级纪律制度的制定不再是班主任自己制定,而是通过与学生的探讨,制定自己班级的纪律制度。由于规矩是学生自己制定的,这样学生也会主动地去进行维护,去遵守纪律,提高了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效率。一个好的班级氛围的构建,可以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教会学生进行合作,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以人为本在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意义

(一)推动教育改革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要求在教育的环节中,要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在教育的过程中,时刻要以学生的感受为主。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的应用,让班主任在班级的管理过程中,首先是以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并以学生的身份去进行管理,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所以在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起到的是引导作用,让学生参与班级的管理工作,引导学生思想素质的建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教育改革理念的作用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挥。这种管理模式不仅提高教师的管理工作效率,还可以通过管理去锻炼学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优化师生关系

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的应用,弱化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领导者的形象,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引导,让学生参与班级的管理,通过学生的诉求,去建立班级的纪律,建立一个师生关系友好的和谐班级。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可以加强班级的凝聚力,让学生知道合作的重要性。为了能促进班级管理的进行,促进和谐班级的构建,就需要加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友好交流,并且在交流的过程中,由教师去引导学生道德思想、价值观的养成。由于初中时期的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这个时期会存在着叛逆的思想,而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的推行,可以加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让班主任以一个大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共处,避免学生出现叛逆思想,从而可以加强学生思想建设工作,让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三)提高班级凝聚力

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运用到班级管理中,可以提高班级的凝聚力,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热爱班级这个集体。学生主动地参与班级管理工作,并主动遵守规则,减少了班主任的工作量。这种管理模式的推进可以让学生参与班级的管理中,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班主任在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工作中,要注重学生思想的培养,为每个学生考虑,通过分析班级的具体情况,去制定合适、适应学生发展的管理措施,让学生在进行班级管理的同时,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这种管理模式的推行,可以在强化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当前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方式单一

目前我国初中的班主任一般为兼职,同时还需要担任任课教师的角色。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的工作压力较大。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很难抽出时间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也很难将班级管理工作做好。缺乏以人为本理念的班级管理方式,不利于学生多元化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产生。学生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也会认为成绩才是衡量一个人道德的标准,不利于学生日后价值观的养成,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不重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受到传统教学管理的影响,初中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将自己作为管理的主体,没有重视学生的感受。直接将自己放在了管理者的地位,对学生的思想状态没有一个很好的把握。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没有让学生参与班级的管理。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没有将学生教学主体地位体现出来,学生只知道听从教师的意见,跟着班主任制定的规则进行,是被管理的一方,缺少了管理的主动性。

四、以人为本在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作用

(一)加强交流沟通

教育的首要目的不是为了学生成绩的提高,而是学生品德的养成,要在教育的过程中呵护学生,关心学生的发展。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中主要的领导者,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想要对学生实现有效的管理,就需要先建立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走入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最深处的想法,明白学生的成长规律,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呵护学生健康发展。比如,班主任要及时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思想变化,可以在课后时间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寻找问题。主动与学生进行思想沟通,了解学生内心的变化。可以鼓励学生写周记,对学生的疑惑及时解答,将自己的身份转化成一个大哥哥或大姐姐,成为学生真正的人生导师,以学生为主体,去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疑惑。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改革中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就要求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也要遵循教育体制。首先,是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要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沟通,听取学生的意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由于学生参与了规则的制定,也就会主动地去遵守规则。这样学生对班级就会有归属感,会感受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会主动地维护班级的管理,这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产生。其次,教师可以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意识,让学生通过合作的形式在提高成绩的同时,也提高了班级的凝聚力。比如,教师可以推动学生之间的合作,通过学习小组的建立,来实现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助。让学生之间呈现一个优势互补的学习模式,可以让学生之间在增进感情的同时,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也让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更顺利地进行。

(三)正视学生的问题

初中时期大部分学生处于青春期,在这个时期的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如自尊心强、自私、缺乏勇气等。所以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同时,要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处理。根据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模式,对学生的问题先进行充分了解,并根据不同性别的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引导。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不要采取辱骂、体罚的方式。比如,在初中阶段比较常见的作弊问题,由于一些学生没有意识到作弊问题的严重性,所以班主任在针对学生作弊问题的时候,不能简单地体罚或责骂,要引导学生,教育学生,让学生明白作弊这种行为的严重性,从根源上去解决问题。关于学生的仪表问题也是一样,要以朋友的角度去和学生讨论怎样穿衣才更得体,为学生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改革和时代发展的背景下,初中的班级管理也应该进行一些适当改革。班主任在管理中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去制定管理策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猜你喜欢
理念班级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夸夸我的班主任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班主任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