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职高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2022-03-02 07:48江苏省无锡市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蒋林芷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14期
关键词:技法美术多媒体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蒋林芷

传统的高职美术教学侧重学生技能水平的提升,忽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位置,不重视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得不到激发,对技巧的运用流于表面,十分影响学生在工作岗位的长远发展。多媒体的应用能令当前的美术教学有所改观,透过多元化的操作实现对学生能力、素养的锻炼,因而研究多媒体在高职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美术教学现状

(一)教学侧重能力提升大于素养培养

新时期各行业需要能力与素养兼修的人才,美术领域对人才创新创造的能力十分看重。然而,当前高职美术教学仍围绕教材中的理论与技法展开,学生缺少艺术创作灵感,只能接受灌输的概念知识,对知识的运用也仅限于对教材内容的临摹,不仅令其对美术魅力的了解十分有限,更是使其美术创作缺乏自己的主张和观点,如此进入行业中,学生可选择的平台也会非常局限。要改变这一情况,教师必须先让学生在教学中“活”起来,激发出学生的探索欲望与创作灵感,通过让学生主导学习,为其长久的发展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教学方式陈旧对学生潜能激发不足

基于美术教学的特性,技法教学往往需要教师的一对一指导,但这一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的落实仍存在一定的难度。一般情况下,教师会针对某一种技法对学生展开统一教学,如此教师与学生间的沟通必然会减少,学生对技法的理解也会产生一定的差距,从而大大降低教学的效果,加之教师处于教学主导地位,学生自身的潜能既不能得到有效体现,又不能得到充分的锻炼,久而久之,其在美术领域的水平发挥也将趋于平庸,更不要说获得源源不断的提升动能。若要切实解决学生的能力增长问题,教师要跳出当前的教学模式,通过强化与学生的沟通,尽可能对教学进行多方位的延展,以令学生的技法、能力得到多角度的锻炼,使其发展更加全面。

二、多媒体在高职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一)打开学生眼界,完善审美教育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在看书与听课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感官体验,尤其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下,多媒体可以对有限的教材进行无限的拓展,丰富学生的认知。课堂教学中,教材对某一名家作品的赏析往往局限于几个脍炙人口的代表作,而多媒体可以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呈现出更多的名家作品,以便学生加深对该名家艺术生涯与作品风格的认识。动态的视频往往要比静态的图片更能促进学生对艺术作品的解读,例如,《蒙娜丽莎的微笑》,多媒体完全可以将不同角度的“微笑”呈现出来,让学生沉陷于达·芬奇的这一伟大的创作中,从而加深对其作品的探究欲望。最重要的是,多媒体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艺术品鉴环境,或是融合音乐,或是插入故事、画面,让美术作品的表达更加饱满,而学生也能在沉浸式的体验中产生源源不断的创作欲望与灵感。

(二)回归人本教学,促进师生提升

多媒体意味着便捷操作、多样化的呈现,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转换教学方式,将传统的一对多教学转变成线上一对一,线下多对多的创新教学模式,增进师生间的有效沟通,提升教师对学生学情的掌握,促进个性化教学的开展。如此,关于美术的应用技法教学,教师可以借助视频教学来展开,不仅能让学生随时随地巩固知识要点,提升学习效率,还能令其提出的问题及时得到回馈,帮助其能力的完善。此外,课下探究任务的设置与开展也会更加方便,教师可以引入时下热门话题,在为产教结合的强化带去助力的同时,也能令师生的能力水平在如此教学相长的环境下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高职美术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方法

(一)创设情境,加强课前导入

高职美术教学要从学生的状态、特点出发,设置符合学生认知与喜好的课前导入,以为美术作品的赏鉴构建氛围基础,为学生兴趣的调动、参与感的增强铺就“阶梯”“道路”。多媒体在此环节的应用主要是营造图片、影音、文字等多元的立体氛围,提升学生的感官体验,带动学生的自身情感,使其更容易进入教学以及美术作品的赏析状态。笔者曾在人物速写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几部喜剧电影的片段剪辑,学生本身就对戏剧题材电影颇具好感,且一般戏剧电影中人物表现具有明显张力,性格刻画相对简单直接,学生不需要深入分析就可以很快抓住人物特点;动态的片段能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学生可以通过捕捉多个元素来找到人物速写的切入点,以此作为课前导入,学生在开怀中很快进入了状态,并与其他同学交流起了人物特点。

(二)丰富素材,推动审美教育

纸质教材中所收录的赏析作品虽然多具代表性,但对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一些名家的风格、绘画技巧而言并不算全面。学生要想在美术领域提高造诣,必须强化对各类名家作品的品鉴,一来能增长自身见闻,完善美术知识架构,二来为自身创作带来启发与借鉴,使各种技法的应用更加灵活,对事物的刻画更富含情怀。对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在现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展开进一步拓展,完善名家艺术生涯资料,借助其不同阶段的作品提升学生对其作品风格的了解,促进学生对名家作品风格的剖析,从而从多角度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笔者在进行油画教学中拓展了梵·高的作品以供学生赏析。学生了解梵·高几乎都是从《向日葵》《星空》等作品开始,但梵·高是一位具有悲悯情怀与苦难意识的画家,在其早期艺术生涯中刻画了许多矿区的场景,色彩使用偏阴暗浑浊,后期受新印象派影响开始用明度、亮度高的色彩描绘田园风光,后期梵·高饱受病痛折磨,其作品中开始出现更深刻的内容,如《星夜》中激荡旋转的宇宙。有了这些素材拓展,学生对梵·高的理解才更加的完整、完全。

(三)混合教学,强化技法沟通

多媒体对学生技法能力的促进主要体现在教学模式的转变上。有了互联网的支持,教师可以将单一的课堂教学转为线上线下共同作用的混合教学,即教师将理论内容制作成小视频分享给学生,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了解相关内容,并基于教师提供的连接获取到更多绘画技法实操视频,让学生对众多技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与区分,再从中找到适合自己实践的技法展开练习。教师可以在线上与学生沟通绘画技法难点,也可以在线下课堂就某一具代表性的技法展开讨论。学生在此种教学模式下能得到针对性的回馈,也能提升发散的思维,进而将相近的技法内容融会贯通,达到能力的提升。笔者在素描单元教学的总结中曾组织学生就线上汇总(事先录制的单元内容汇总视频)展开心得分享与探讨。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对自己的领悟进行了意见交换与沟通,使得其对技法的认知得到多角度的提升。

(四)任务设置,促进产教结合

高职美术教学的导向是帮助学生适应市场需求,并令学生在专业领域取得长效的发展。这就需要加强产教结合的教学,使学生的创新创作能力得到更好的施展。多媒体在这一层面上的应用主要是辅助学生完成学习/实践任务,透过为学生提供美术设计趋势的资料与文献、各种素材、美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拓宽实践任务的范围与可行性,促进学生创新创造才能的发挥,教师也能在此过程中获得能力与素养的提升,进而为学生带来更全面的指导。笔者在图案设计与制作的教学中曾为学生布置小罐茶的logo设计任务,小罐茶无疑是一个营销较为成功的产品,这一任务目的在于锻炼学生设计作品对商品特点的呈现(大师手作、经典、尊贵),学生以小组形式在互联网上收集相关素材、信息,从logo的造型、色彩的填充、质感的体现都由小组配合完成,最终的作品从不同角度呈现出了商品的特点,学生的学习、探索及创新能力也都得到了质的提升。

四、结语

高职美术教学对多媒体的应用要遵循高职学生的特点,把握高职人才的培养方向,通过创建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延伸教材加强审美教育,线上线下展开教学针对性提升学生技法能力,学习任务引入广泛素材促进产教结合,以为学生提高就业竞争优势,推动学生在专业领域获得长久发展。

猜你喜欢
技法美术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例析三角恒等变换的三种技法
精通拍摄技法
技法只是书法的一部分
荒诞化叙事的荒诞技法
活用多媒体 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