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思政课案例式教学模式

2022-03-02 07:48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14期
关键词:导向案例知识点

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李 航

一、以问题为导向的思政课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所谓以问题为导向的案例式教学法,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采用案例,以案例为基础提炼一系列问题,形成问题链,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表达观点,从而引入课堂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知识点。思政课程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案例式教学方法,对现阶段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教学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思政课程教学模式,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更多采用的是教师将大纲要求知识点讲授完毕,学生没有互动的方式,很多学生甚至在课堂中会出现昏昏欲睡、厌学、无精打采等诸多问题。而以问题为导向的案例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初就引入生动、贴近生活且真实有趣的案例,以此为基础提出问题,形成问题链,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主动性,从而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在课堂教学中变教师为引导,变学生为主动,不仅增加了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能帮助教师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和思想动态,而且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过程中就接收到应该掌握的知识点。

(二)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

有研究表明,人们单纯通过语言从听觉获得知识的记忆只能达到15%,通过视觉获得的记忆能达到25%,而如果将听觉和视觉相结合则可以达到65%。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口授,学生的思路很难全程跟随教师的授课过程,学生停留在单一、静止、孤立、单向接受知识的状态。因此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差,而以问题为导向的案例式教学模式能将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生在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成为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学生通过案例主动思考、主动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能帮助学生将思政课堂的知识内化于心,真正理解,这样一来也有利于帮助学生真正掌握课堂知识的内容,实现举一反三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问题为导向的案例式教学模式的思想政治课堂往往是通过案例作为载体,用案例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案例中存在的问题、知识点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在这样的授课过程中,教师仅仅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教师通过讲述案例,鼓励学生积极主动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能帮助学生提升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凸显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以问题为导向的思政课案例局限性

(一)案例的选择相对单一

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开展案例式教学模式尚处于起步阶段,可参考的内容相对较少,更多的是通过教辅材料来获取相应的案例,由于可参考的资料和成功案例相对较少,必然会造成教师授课过程中的案例相对单一的问题。思政学科看似内容简单笼统,但是对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很高。一些青年教师任教时间短,经验相对较少,很容易在采用新模式教学时呈现出照本宣科、机械填鸭式的课堂。而且很多教师存在多年采用同一案例,缺乏创新思维,课堂授课缺乏新鲜感的问题。使得以问题为导向的案例式教学模式的初衷没有得到切实发挥。

(二)没能打破传统填鸭式教学

之所以在高职思政的课程中采取案例式教学模式,就是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师以讲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为了改变枯燥的课堂授课,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但是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在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案例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很多教师简单机械地认为,案例式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多讲几个案例,顺便提出问题。所以很容易将案例式教学模式演变成多讲几个案例的传统教学方式,学生依然以听课为主,教师依然主讲课堂内容和知识点,并没有深入展开分析,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三)没能把握好课堂进度

在案例式教学模式中容易出现喧宾夺主的情况,因为学生对案例的兴趣和积极性较高,教师如果把握不好课堂内容和进度,很容易出现过多讨论案例,而忽视知识点的运用问题。如果教师上课过程中没能将课堂进度调整好,或者没能将案例和问题与知识点的结合衔接好,很容易出现学生听完整堂思政课程之后,印象最深的只有案例,但对相应的知识点没有明确的概念。这样一来就背离了开展案例式教学模式的初衷,改变了教学的本质,更不利于学生通过课堂掌握相应的知识内容。

三、改善案例式教学模式的方法

通过前面分析可知,开展案例式教学对高职思政课堂具有诸多积极作用,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现阶段高职思政课堂在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案例式教学模式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寻找相应的改善措施。

(一)提高教师运用案例式教学方法的能力

倡导教师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案例式教学模式,倡导教师在课堂中发挥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但是教师依然是课堂教学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引导作用的主体,只有教师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素质才能真正运用好以问题为导向的案例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案例对课堂教学的解释和引导作用。因此,首先就要注重提升高职思政教师运用案例式教学模式的能力。一方面,需要高职思政教师自身提高对案例式教学的重视程度,提前收集案例,并对案例进行剖析,分解提出一系列问题,形成问题链;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也要提高重视程度,通过组织所有思政教师每周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案例式教学展演,或者同其他高校之间开展教研交流探讨的方式,让教师有更多的平台可以学习,交换教学过程中的经典案例以及运用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思政教师不仅能学习其他教师授课的长处,还能通过自己的讲解演示,让别人发现问题,共同分析评判,从而提升自身运用案例式教学模式的能力。学校还可以根据条件组织相应的思政课程案例式教学评比,以此来激励广大思政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教学过程中案例宜精不宜多

高职院校学生的课堂安排相对比较紧凑,课堂教学时间比较固定,为了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更好地让学生掌握思政知识,避免复杂冗长的案例占据较多课堂教学时间。思政教师应该选择精简合适的案例,避免案例过长复杂,避免在一个课堂中讲述过多案例,喧宾夺主。运用经典简短的案例作为课堂知识点的引入方式,既能为教师留足讲授重点的时间,也能留给学生更多自主分析讨论参与课堂教学的时间。

(三)注重发挥思政课程的时效性

思政教育相对其他专业课知识的学习具有时效性的特点,思政课程的知识点可以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内容相结合。因此,思政教师在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案例式教学模式时要注重发挥其时效性,在课堂授课过程中积极应用当下的时政热点。这样也可以让学生一改对传统思政课程的看法,真正让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体会到思政理论紧跟时代步伐,与国家社会大事息息相关,而且能解决小到日常生活,大到国家社会诸多时政问题,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思政课程的现实意义和真正价值。

猜你喜欢
导向案例知识点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偏向”不是好导向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