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人抗逆力在社会支持与正负情绪间的中介效应

2022-03-05 00:02焦娜娜邢凤梅汪凤兰张小丽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正性负性条目

焦娜娜 邢凤梅 汪凤兰 张小丽

(华北理工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老年期是生命历程最后阶段,会经历丧偶、健康恶化等负性事件,导致老年人产生恐惧、紧张等负性情绪,而负性情绪可以加速老化进程,降低生命质量〔1〕。当老年人面对生活中应激事件时,有种个人特质或能力可以使其能够在压力环境下进行自我调整,采取健康的应对措施,这种能力或特质被称为抗逆力〔2〕。有研究表明,高水平抗逆力的个体倾向于采用积极应对方式抵御逆境,其感知到的心理压力较少,对个体的情绪体验起至关重要的作用〔3〕。社会支持作为个体应对负性事件的重要外界资源,能够帮助老年人缓解心理压力,增加积极情绪体验,对个体的心理调适具有保护作用〔4~6〕。因此,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假设抗逆力在社会支持和正负情绪之间存在中介效应,探讨影响社区老年人正负情绪的因素及作用机制。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在唐山市某社区750例社区老年人。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知情同意,能配合本研究者;③社区居住时间≥1年。排除标准:①有严重认知与听力功能障碍者;②严重躯体疾病及极度虚弱卧床者;③人户分离。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51份(93.7%)。其中,男363人,女388人;年龄60~87岁,平均(73.26±7.48)岁。配偶健在544人,丧偶194人,离婚或其他13人。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174人,初中261人,高中190人,大专及以上126人。

1.2研究工具 ①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7〕用于评价被试者觉察到的社会支持,包括3 个维度(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人支持),12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7级评分法(从“1=非常不同意”到“7=非常同意”),得分越高表示得到的社会支持越高。PSSS及3个维度的Cronbach α分别0.93、0.84、0.90与0.87。②正负性情绪量表(PANAS)〔8〕包含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2个维度,测量正性和负性情感体验情况各10个条目,共20个条目。采用5点评分法(从“1=几乎没有”到 “5=极其多”),得分越高,表示其正性情感或者负性情感体验越多。③抗逆力量表(CD RISC)〔9,10〕主要用于测量促进个体适应逆境的积极能力。共25个条目,包括坚韧性(13个条目)、力量性(8个条目)、乐观性(4个条目)3个维度。采用 Likert 5 级评分法,由“从不”至“几乎总是”分别赋予0~4分,总分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抗逆力水平越高。Cronbach α为0.89,重测信度为0.87〔11〕。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依次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正负性情绪与抗逆力得分 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得分为22~81分,平均(55.83±8.89)分。其中家人支持(22.23±2.94)分、朋友支持(16.41±3.93)分、其他人支持(17.18±3.81)分。正负情绪得分为37~67分,平均为(53.44±5.04)分。正性情绪(30.29±8.83)分、负性情绪(23.15±8.07)分。抗逆力得分为27~99分,平均为(62.88±11.80)分。其中坚韧性(33.79±6.33)分、力量性(20.04±4.02)分、乐观性(9.03±2.64)分。见表1。

2.2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正负性情绪与抗逆力相关性 抗逆力与社会支持、正负性情绪呈相关关系(均P<0.001);社会支持与正负性情绪呈相关关系(均P<0.001)。各变量两两之间均存在相关关系,这为抗逆力的中介效应提供初步支持。见表1。

表1 社会支持、正负性情绪与抗逆力相关性(r值)

2.3抗逆力对社会支持与正负情绪间的中介效应 根据温忠麟等〔12〕的依次检验回归系数的〔13〕方法,以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为自变量,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为因变量,抗逆力为中介变量,依次进行下列回归分析。表2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对正负性情绪的预测作用显著(β1=0.535;β2=0.503;P<0.001),当抗逆力进入回归方程后,社会支持对正负性情绪的各个因子回归系数β值有所下降(β3= 0.136;β4=-0.144;P<0.001),作用依然显著。表明抗逆力在社会支持和正负性情绪之间起了部分中介作用。在解释力方面,社会支持对正性情绪的直接解释和间接解释分别为62.9%、28.7%;社会支持对负性情绪的直接解释和间接解释分别为59.0%、25.3%。表明抗逆力这一中介可以有效地解释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与正负性情绪的关系。见表2。

表2 抗逆力在社会支持与正负情绪间的中介效应

2.4抗逆力在社会支持与正性情绪间的中介效应依次检验 依据依次检验的方法,将变量正性情绪(Y1)对社会支持(X),抗逆力(M)进行中心化后,依次求出正性情绪对社会支持,抗逆力对社会支持,正性情绪对社会支持和抗逆力的回归,并建立标准化回归方程,见表3。

表3 抗逆力在社会支持与正性情绪间的中介效应依次检验

通过依次检验,由第一、二步得出抗逆力的中介效应是显著的;由第三步结果可知抗逆力在社会支持和正性情绪间是部分中介效应,因此社会支持对正性情绪的中介效应不完全通过“抗逆力”来达到其影响,中介效应对总效应的贡献率为:a×b/c=0.557×0.136/0.535=14.16%。见图1。

图1 中介模型(n=750)

2.5抗逆力在社会支持与负性情绪间的中介效应依次检验 依据依次检验的方法,将变量负性情绪(Y2)对社会支持(X),抗逆力(M)进行中心化后,依次求出负性情绪对社会支持,抗逆力对社会支持,负性情绪对社会支持和抗逆力的回归,并建立标准化回归方程,见表4。

表4 抗逆力在社会支持与负性情绪间的中介效应依次检验

通过依次检验,由第一、二步得出抗逆力的中介效应是显著的;由第三步结果可知抗逆力在社会支持和负性情绪间是部分中介效应,因此社会支持对负性情绪的中介效应不完全通过“抗逆力”来达到其影响,中介效应对总效应的贡献率为:a×b/c=0.557×(-0.114)/(-0.503)=12.62%。见图2。

图2 中介模型(n=750)

3 讨 论

本研究显示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得分中家庭支持得分最高,与蔡继云等〔14〕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可能是老年人思想受到中国传统家庭模式的深刻影响,当其在生活中遇见压力性事件时,首先选择向子女或配偶寻求经济支持与情感关怀,在缺乏家庭支持或者支持不足时,老年人会转向其他途径获得社会支持。此外,本研究中社区老年人正性情绪得分低于普通人群(35.77±5.21)分〔15〕,分析原因可能由于老年人在生命历程的最后时期会经历很多负性事件,比如丧偶、疾病缠身等,这些压力事件会引发老年人负性情绪的产生,进而导致正性情绪减少。 本研究显示,抗逆力得分处于中等水平,稍低于我国社区人群(65.4±13.9)分。可能由于老年人退休后周围环境与社会角色发生转变,社会适应力较差进而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再加上空巢家庭增多,家庭关系淡薄,社会支持不足都给老年人心理带来消极影响,导致抗逆力降低。

本研究结果与张秀敏等〔16〕研究结论相似,即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越多,感受到的正性情绪体验越多,反之同样成立。社会支持是指个体可能感受到来自外界支持的信念,与老年人心理健康密切相关,拥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赋予老年人充足的物质支持与情感支持,使老年人在应对压力时拥有更多的资源,对减少老年人抑郁孤独等负性情绪具有显著的增益作用〔17〕。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对社区老年人的情绪起到保护作用,可以通过增加社区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提高社会支持利用度,增加其正性情绪,减少负性情绪。社会支持越好,老年人抗逆力水平越高。可能个体通过获得较多的社会支持促进其自我效能的提高,降低对压力事件的危险性评价,从而减少心理压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提高抗逆力〔6〕。抗逆力水平越高正性情绪越多,反之老年人感受到的负性情绪越多,这与胡慧玲等〔18〕研究结果一致。抗逆力是指个体面对生活中逆境、悲伤及其他负性事件时能够获得良好健康发展的能力〔19〕,抗逆力高的个体倾向于采取幽默、放松、积极思考等应对方式,这种健康应对策略会使个体积极地调整自我心态,处理好自身情绪,促使其体验到更多的正性情绪和主观幸福感〔20,21〕。

本研究结果与李佳等〔22〕对老年人抗逆力中介效应研究结果类似。一方面,社会支持对老年人正性情绪的增加和负性情绪的减少有正效应,社会支持作为个体应对压力的重要资源,可以缓解压力对个体的心理损害,从而提高个体心理健康水平,促进良好情绪的体验〔23〕。另一方面,社会支持通过抗逆力对社区老年人的情绪有间接正效应,有研究显示,抗逆力高的老年人,拥有来自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的外部保护因素较多,因此可以通过增加社会支持,提高老年人的抗逆力水平,进而促使老年人感受到更多的积极情绪,同时减少负性情绪的产生,这与张杰等〔24〕研究结论相似。另外,研究显示社会支持和中介效应能共同解释正性情绪及负性情绪总变异的28.7%、25.3%,说明社会支持和抗逆力相对于负性情绪而言,对正性情绪的影响更有意义。

以上研究结果对医务人员、社区老年工作者以及家属的启示有:促进老年人体验到更多积极情绪时,需要考虑社会支持和抗逆力的影响作用。①社会支持通过强大的社会关系网,对老年人心理上的应激起到调适,缓解老年人负性情绪,促进积极情绪产生。②高水平抗逆力的个体在面对生活中应激事件时,更倾向于利用周边各种资源,采取积极应对方式,以健康积极的态度处理负性事件。

综上,社区老年人正性情绪水平较差,低于一般人群,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社区医务人员及其家庭成员应对老年人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沟通,针对老年人心理问题进行调节与疏导,缓解老年人心理负担,协助老年人正式支持,提升其抗逆力水平,鼓励其积极面对生活中应激事件,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健康老龄化。

猜你喜欢
正性负性条目
自我管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正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正性情绪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应用研究
不同启动水平对情绪性图片的重复启动效应的影响
高校辅导员正性道德情感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