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元方导引法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与认知功能的影响

2022-03-13 07:41林媛媛
西部中医药 2022年2期
关键词:偏瘫康复训练下肢

林媛媛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41

脑卒中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脑血管破裂或阻塞血液进入机体大脑引起脑组织缺氧、功能损伤的疾病[1],会造成脑细胞出现不同程度损伤。在脑卒中进展的过程中,患者的记忆力及理解能力显著下降,同时反应速度显著降低[2],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显著升高,且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的睡眠质量显著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诸病源候论》中提到的巢元方导引法是综合患者的肢体、呼吸、意念及自我按摩等[3-4],显著改善患者的失能运动功能。目前,巢元方导引法已经应用到多种康复治疗中。本研究通过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联合巢元方导引法联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在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2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中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52.40±7.78)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9例,中学11例,大专及以上10例;婚姻状态:已婚55例,未婚5例;偏瘫位置:左侧偏瘫33例,右侧偏瘫27例;偏瘫部位:上肢偏瘫35例,下肢偏瘫25例。对照组中男31例,女29例;平均年龄(52.48±7.77)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40例,中学10例,大专及以上10例;婚姻状态:已婚54例,未婚6例;偏瘫位置:左侧偏瘫32例,右侧偏瘫28例;偏瘫部位:上肢偏瘫34例,下肢偏瘫2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态、偏瘫位置、偏瘫肢体、偏瘫病因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纳入:1)符合脑卒中后遗症诊断标准[5]且经过头颅CT或MRI确诊者;2)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论证通过者。

1.3 排除标准排除:1)合并有严重肝肾功能、心肺功能障碍者;2)患有血液系统疾病者;3)合并精神疾病者;4)既往多次发生脑卒中者;5)有语言、认知障碍者。

1.4 治疗方法全部患者均进行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稳定斑块、抗血小板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联合巢元方导引法联合治疗,对照组仅采取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常规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运动功能状态,制定康复治疗计划,利用日常简单的动作,对患者患侧上下肢进行负重立体训练、双下肢交替负重训练、关节活动训练、单膝立地训练、手部协调及精细训练、上下楼梯训练。巢元方导引法[6]:1)上肢瘫痪者,靠墙直立,下肢瘫痪者,取仰卧位,以意念驱使吸入的气体从百会穴沿着督脉下行,最终到达涌泉穴,最后意守涌泉穴,缓慢呼气,25次为1组,共治疗2组。2)上肢瘫痪者,靠墙直立,下肢瘫痪者,取仰卧位,两下肢屈曲,交替向上踢腿,以最大幅度震动臀部,上肢屈肘放于头部,如此7次,交替训练。3)患者取坐位,下肢瘫痪者五指伸展,肩膀向前屈曲,双侧上肢上下交替互推,来回21次。4)上肢瘫痪者取站位,目视前方,两上肢自然下垂,单侧下肢平踏于地,另外一侧下肢转向外侧,以腰为轴,进行旋转,两下肢交替训练14次。每次巢元方导引法训练20 min,每天2次,训练2周。

1.5 观察指标

1.5.1 临床疗效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参照文献[7]制定。基本痊愈:肌力检查达到Ⅴ级,语言功能正常,生活自理能力良好,不良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显效:肌力检查达到Ⅱ级,语言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显著升高,不良症状和体征显著改善。有效:肌力检查达到Ⅰ级,语言沟通及生活自理能力有所好转,不良症状和体征部分好转。无效:语言功能、自理能力及肌力未发生显著变化。

1.5.2 FMA及ADL评分 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FMA)评分[8]共28分,评价项目包括上肢反射、屈肌联带运动、伸肌联带运动等,分数越高,患者的康复效果越显著。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9]主要根据患者进食、洗澡、修饰性洗漱、穿衣、大小便控制、厕所使用、床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等情况对其自理能力进行评估,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患者的自理能力越好。

1.5.3 患者认知功能 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10]及痴呆量表(hastgawa dementia scale,HDS)[11]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MMSE主要从时间定向力、地点定向力、即刻记忆、注意力及计算力、延迟记忆、语言、视空间等7个方面对患者进行评价,总分30分,分数越高,患者的智力水平越高。采用痴呆量表对患者的痴呆情况进行评价,分数越高,患者的精神状态越好。

1.5.4 康复依存性及康复意愿 治疗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存性及康复意愿进行对比观察。

1.5.5 患者满意度 在患者出院时,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该量表共计100分,85分及以上为非常满意,60~84分为比较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该量表经过前期预实验,其信度和效度均达到85%以上。

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数)的形式表示,治疗效果对比使用秩和检验,不良反应对比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观察组基本治愈38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67%(55/60);对照组基本治愈28例,有效11例,好转8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8.33%(47/6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FMA及ADL评分治疗前,两组FMA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MA及ADL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FMA及ADL评分比较(±s) 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FMA及ADL评分比较(±s) 分

?

2.3 患者认知功能治疗前,两组MMSE、H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SE、HDS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评分比较(±s) 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评分比较(±s) 分

?

2.4 康复依存性及康复意愿观察组对于康复的需求与积极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对康复训练的配合程度和医务人员的依存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依存性与康复积极性评分比较(±s) 分

表3 两组术后依存性与康复积极性评分比较(±s) 分

?

2.5 患者满意度满意度观察组为93.44%(56/60),对照组为71.67%(43/6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

表4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的认知障碍发生率在49%~60%之间[12],随着患者疾病的不断进展,患者的负面情绪随之增加,患者的负面情绪除抑郁外,最为常见的就是认知障碍,认知障碍在所有的负面情绪中可高达21%~49%[13]。随着患者脑组织局部缺血缺氧的加重,神经细胞的能量供给严重不足,造成患者局部神经组织损伤,进而造成患者躯体症状的变化,患者躯体症状的产生,又会加剧患者的负面情绪,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14]。对于脑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康复治疗应当遵循个体化、全面化及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治疗,如果只是注重患者的偏瘫肢体的锻炼,而忽略机体作为整体的控制能力,则会使患者在整个康复训练结束后出现运动功能障碍,最终影响生命质量[15]。机体的功能性活动,躯干和骨盆的配合能力和控制能力,对于人体的平衡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而中医学认为,通过对患者进行意念导引以及气息导引,有助于维持患者的机体平衡,舒经活络,保持其肢体运动功能的灵敏性以及协调性。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分析认为,随着对患者进行巢元方导引法训练,可使患者气血流畅,气机通畅;通过对机体相应邪气的导泻作用,可防止肌肉萎缩。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增强患者的康复主观能动性。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FMA及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分析认为FMA评分主要对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进行分析,在对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气息康复治疗能够促进患者的神经恢复,而悬吊躯干控制训练对患者的自我康复动作的增多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患者的下肢运动能力显著升高,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恢复。经干预后可提升患者的康复意愿,增强其康复信心,可使康复效果不断提升、生命质量明显上升。同时,通过对患者给予巢元方导引法治疗,可以彻底使患者缓解其由于脑卒中造成的负面情绪,改善患者的异常步态,提升其身体协调性。

综上所述,巢元方导引法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与认知功能,提升FMA、ADL评分,提高生命质量。

猜你喜欢
偏瘫康复训练下肢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下肢最怕“凉、麻、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