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眼底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

2022-03-18 08:25李秀芹
系统医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国药准字黄斑眼压

李秀芹

山东省金乡县人民医院眼科,山东金乡 272200

眼底黄斑水肿属于临床常见眼部疾病, 多种因素均可导致,常见如视网膜静脉阻塞、葡萄膜炎、糖尿病、高龄等,可造成患者视力下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 病理研究证实,眼底黄斑水肿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发生眼内液化性坏死, 导致眼光感受器细胞功能降低,如未得到及时治疗可造成不可逆失明,故临床应当加以重视,积极治疗[2-3]。目前对眼底黄斑水肿常用治疗方案包括玻璃体切除术、 腔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但手术治疗费用高,且并发症率较低, 故临床仍然以腔内注射抗VEGF 方案治疗为主[4-5]。常用抗VEGF 制剂包括康柏西普、雷珠单抗等, 但就该两药物的选择上临床仍然缺乏统一认知[6]。基于此,该次研究选择该院2020 年1—12 月收治的眼底黄斑水肿患者80 例(104 眼)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对照,比较了腔内注射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眼底黄斑水肿者80 例(104 眼)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满足黄斑水肿诊断标准[7];②年龄18 岁以上;③黄斑中心凹厚度>250 μm;④发病至入院时间3 个月内;⑤对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既往手术治疗史者; ②合并继发性眼部新生血管病变者;③近期采用抗VEGF 治疗者;④合并严重脏器疾病者;⑤不满足随访要求者。研究已经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40 例(52眼),男18 例(24 眼),女22 例(28 眼);年龄29~74岁,平均(54.20±6.85)岁;病程1~12 周,平均(5.76±3.60)周。 研究组40 例(52 眼),男19 例(25 眼),女21例(27 眼);年龄30~72 岁,平均(53.87±7.05)岁;病程1~12 周,平均(5.95±3.54)周。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 (国药准字S20181010,规格:10 mg/mL,每瓶装量0.165 mL)治疗: 研究组则腔内注射康柏西普 (国药准字S20130012,规格:10 mg/mL,0.2 mL/支)治疗。术前叮嘱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国药准字H20030390,规格:5 mL:15 mg)滴眼,4 次/d,滴3 d。术日复查视力,采用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眼压,常规裂隙灯检查。 以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 (国药准字H20066782,规格:5 mL:托吡卡胺25 mg,盐酸去氧肾上腺素25 mg)滴术眼,10 min/次,滴3 次,散瞳后使用眼底镜检查眼底,测量血压、血糖等。 选择无菌层流手术室,安抚患者,以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国药准字H20056587, 规格:0.5 mL:2.0 mg (0.4%)]滴眼,5 min/次,滴3 次。体位取仰卧位,75%乙醇消毒,稀释聚维酮碘(国药准字H61023652,规格:5%)进行结膜囊冲洗后安放开眼器。 以30G 针头注射器抽取药物后, 垂直进针到达球壁, 针尖方向针对眼中心,结合患者情况确定进针位置(如眼内有晶状体,距角巩缘3.5~4.0 mm, 否则则距巩缘3.0~3.5 mm)。注入0.5 mL 药物后,缓慢抽出,以浸润氯化钠注射液的无菌棉签按压进针处,预防反流,检查术眼视力后包扎,术毕。两组患者术后均监测视力、眼压、眼前段、眼底等,如眼压较高口服醋甲唑胺片(国药准字H20000035,规格:25mg)1 片。 术后每日拆开敷料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4 次/d,持续3 d。 首次治疗后及时复诊,如需继续治疗,重复上次操作。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显效:视力测试标准视力表增加2 行以上,视野扩大10°,视野缺损减少20%以上,黄斑水肿消失;有效:视力测试标准视力表增加1 行,视野扩大5°,视野缺损减少10%以上,黄斑水肿改善,轻度视网膜水肿;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②两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MT)、眼压(IOP)水平比较,于治疗前、治疗后6 个月检测后进行比较。 ③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常见眼压升高、角膜水肿、前房感染等。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BCVA、CMT、IOP 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BCVA、CMT、IO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CVA、CMT、IOP水平均改善,研究组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BCVA、CMT、IOP 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BCVA、CMT、IOP 水平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

组别BCVA治疗前 治疗后CMT(μm)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52)研究组(n=52)t 值P 值0.26±0.10 0.27±0.09 0.536 0.593(0.57±0.17)*(0.72±0.22)*3.891<0.001 338.71±97.62 342.57±95.77 0.204 0.839(247.50±74.68)*(205.91±83.85)*2.671 0.009 IOP(mmHg)治疗前 治疗后15.48±1.75 15.51±1.68 0.089 0.929(14.50±1.54)*(13.67±1.33)*2.941 0.004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眼底黄斑水肿并非独立性眼病,多继发于炎症、眼内手术、视网膜血管病变等之后,严重长期视力水肿会导致永久性的视力伤害。对黄斑水肿患者,采用激光手术治疗有一定效果,但手术医疗成本较高,且对改善患者视力的作用并不理想[8-9]。 而玻璃体腔内注射用药也是治疗眼底黄斑水肿的有效方案, 近年来研究证实在黄斑水肿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FG)均起到了重要作用[10]。 VEFG 可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可提高血管通透性,并可造成出血、 渗出, 进而引发黄斑水肿, 而通过注射抗VEGF 药物治疗则能够降低VEGF 的表达, 有利于控制患者眼内血管的新生过程, 并能改善血管通透性,减少渗漏问题,能改善黄斑水肿,提高患者的视力[11-12]。目前在玻璃体腔内注射液药物治疗黄斑水肿上,临床已经开展了一定的研究,均提示抗VEGF 药物治疗视网膜病变与黄斑水肿有较好效果, 但就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的对比研究仍然较少。 雷珠单抗有效成分为人工设计重组单克隆抗体片段, 含有单一对VEGF-A 起靶向作用的抗体片段,能够阻断其所有亚型,能够减轻黄斑水肿以及血管渗出[13]。 康柏西普则为国内自主研发的新一代VEGF 药物, 属于重组人融合蛋白, 能够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进行特异性结合,其包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第四免疫球蛋白域,能够促进VEGF 和对应受体的结合,进而抑制其解离过程,与受体的亲和力更高,半衰期更长,作用靶点更多,故而能够更好地提高患者视力,改善黄斑水肿厚度。

该研究中研究组黄斑水肿患者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84.62%(P<0.05),提示采用康柏西普治疗效果更好, 更有利于改善患者视力水平,这考虑与康柏西普和受体结合亲密度高,半衰期长,作用靶点更多相关。 张小玲等[14]研究中,观察组黄斑水肿患者在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1%, 高于对照组75.0%(P<0.05),与该研究一致,佐证了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的临床价值。治疗6 个月后,研究组BCVA 水平为 (0.72±0.22), 大于对照组 (0.57±0.17);CMT、IOP 水 平 分 别 为 (205.91±83.85)μm、(13.67±1.33)mmHg,小于对照组(247.50±74.68)μm、(14.50±1.54)mmHg(P<0.05),提示康柏西普更能够改善患者的视力水平与黄斑水肿, 有利于控制患者眼压稳定。 原因在于,康柏西普包含VEGFR-1 的第二个细胞外结构域和VEGFR-2 的第三第四细胞外结构域, 并融合人类IgG1 的Fc 段, 这使得其对VEGF 的亲和力是雷珠单抗的30 倍, 可通过结合VEGF 同源受体,阻断其信号传导,进而控制炎性反应,改善血管高渗性,抑制血管生成。 李君[15]研究中,观察组采用康柏西普治疗后,BCVA 水平、IOP、视网膜厚度水平分别为(0.69±0.12)、(16.49±3.90)mmHg、(239.90±27.95)μm, 优 于 对 照 组 (0.78±0.15)、(12.77±3.57)mmHg、(217.79±26.38)μm(P<0.05),也佐证了康柏西普对改善黄斑水肿患者视力、 眼压以及黄斑水肿厚度的作用。 而近年来虽然抗VEGF 药物使用越来越多, 但临床普遍认为该药物治疗后患者视力会逐渐下降,单次注射复发率很高,故需要多次注射液用药, 但多次用药则会增加眼部并发症的风险[16-17]。 该研究中,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提示康柏西普治疗安全性更高。 原因在于, 康柏西普半衰期更长,且药效更好,能够减少注射次数,所以用药安全性更高。 姚立平等[17]研究中,研究组在采用康柏西普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6%,低于对照组15.69%(P<0.05),也佐证了康柏西普用药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 对黄斑水肿患者采用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改善患者黄斑水肿、视力以及眼压,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国药准字黄斑眼压
更正声明
胃溃疡治疗药物的应用及进展分析
莫让“黄斑病”迷了你的眼
眼压自测法——指测法
老年黄斑变性该怎么治疗?
玩手机会导致黄斑变性和失明?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眼白的发黄区块是“黄斑”吗
不同抗青光眼眼药对开角型青光眼 h眼压的影响观察
老人夜尿多隐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