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临床检验中血清胆红素与尿酸的应用价值

2022-03-18 08:25朱诚
系统医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乙组胆红素尿酸

朱诚

南京梅山医院检验科,江苏南京 210039

冠心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 主要表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多发于中老年群体,近些年来呈现年轻化态势[1]。 经临床研究表明,冠心病病理表现主要为血管狭窄、堵塞,经常伴有心肌缺氧、缺血现象。冠心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非常容易被忽视,导致病情加重,使患者远期疗效受到影响[2]。在临床中,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冠心病的常用方法, 但操作不便, 成本较高,易使患者产生抵触心理。 经相关调查表明,血清胆红素、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病情程度有一定的关系,即血清胆红素水平越低,冠心病发病率越高,病情越严重;尿酸水平越高,冠心病病情发展越快,预后效果越不好[3]。 基于此,该文选取2020 年3 月—2021年3 月期间该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376 例为研究对象,探讨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该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376 例为研究对象,设定为研究组,之后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狭窄1%~25%为1 分, 狭窄26%~50%为2 分, 狭窄51%~75%为4 分,狭窄76%~90%为8 分,狭窄91%~99%为16 分, 完全闭塞为32 分) 分为甲组 (0~1分)、乙组(2~20 分)、丙组(21~40 分)、丁组(>40分),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376 名为对照组。纳入标准:①符合冠心病的有关诊断标准; ②无沟通障碍与意识障碍;③知晓研究目的,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伴有贫血、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②合并恶性肿瘤;③伴有心、肝、肾等脏器严重病变;④存在精神疾病或者智力障碍;⑤近期行外科手术治疗;⑥临床资料缺失。 研究组:女180 例,男196 例;年龄40~78 岁,平 均(55.97±4.58)岁;病 程1~10 年,平 均(4.25±1.08)年。 对照组:女178 名,男198 名;年龄38~80 岁,平均(56.17±4.62)岁。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该次研究获得了伦理委员会的审批。

1.2 方法

对所有受检者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尿酸水平进行检验, 仪器选用贝克曼库尔特AU5800生化分析仪,具体操作如下:采集受检者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予以离心处理,转速3 500 r/min,时间为10 min,取上层清液待测,采用重氮盐法对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进行检测,采用尿酸酶法对尿酸水平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统计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尿酸水平,并对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尿酸水平进行比较。 正常值参考范围:总胆红素:男0~26.0 μmol/L,女0~21.0 μmol/L; 直接胆红素0~4.0 μmol/L; 尿酸:男208.3~428.4 μmol/L,女154.7~357.0 μmol/L。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水平比较

研究组血清总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水平比较[(±s),μmol/L]

表1 两组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水平比较[(±s),μmol/L]

组别 总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 尿酸研究组(n=376)对照组(n=376)t 值P 值11.43±2.34 15.87±2.58 24.718<0.001 2.85±1.03 3.48±1.35 7.194<0.001 371.32±35.42 273.89±26.97 42.436<0.001

2.2 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患者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水平比较

对于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甲组>乙组>丙组>丁组;对于尿酸水平,甲组<乙组<丙组<丁组,各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患者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水平比较[(±s),μmol/L]

表2 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患者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水平比较[(±s),μmol/L]

注:与丁组比较,aP<0.05;与丙组比较,bP<0.05;与乙组比较,cP<0.05

组别 总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 尿酸甲组(n=88)乙组(n=114)丙组(n=114)丁组(n=60)(15.95±2.57)abc(13.37±2.49)ab(11.71±2.18)a 9.65±1.75(4.37±1.15)abc(3.45±1.07)ab(2.63±1.01)a 1.89±0.86(274.95±26.98)abc(335.62±28.64)ab(370.62±30.12)a 425.31±36.52

3 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病变, 有关调查表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高龄、吸烟、过度肥胖等是引发冠心病的高危因素[4]。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冠心病发病率日益提高,且具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 尽管冠心病高危因素已经明确,但临床诊断难度还是比较大[5]。现今,临床尚无治疗冠心病的特效药物或方案, 但尽早诊断与治疗是延长患者生存年限的关键[6]。此外,临床调查表明,血清胆红素、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胆红素是一种天然的内源性抗氧化物质,是卟啉化合物分解代谢的产物[7-8]。经临床研究发现,与维生素C、β 胡萝卜素比较, 胆红素抗氧化活性更强,主要包括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前者是肝细胞处理后产生的胆红素,后者则不需要此过程[9]。 血液中存在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的总量即为总胆红素,若总胆红素水平呈现上升趋势,表明肝细胞受到损伤,非常可能引发肝脏疾病[10-11]。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普遍存在脂质代谢异常的情况,使得血清胆红素水平有所改变, 可将其看作是诊断疾病的重要参考指标[12-13]。尿酸是一种能够溶于水的物质,一般来说,人体每天新生尿酸量与尿酸排泄量基本保持平衡,如果出现体内尿酸潴留现象,就会引起血尿酸含量增大,当尿酸≥3.5 mg/L 时,体液就会呈现酸性,导致细胞功能异常[14-15]。 尿酸是嘌呤化合物代谢的最终产物,当出现脂质代谢紊乱的时候,就会引起高尿酸血症[16-17]。 经大量研究表明,高尿酸会损伤内皮功能, 使得血小板聚集, 提高了血栓形成风险,同时还会增大氧化应激反应,促进低密度脂蛋白与脂质过氧化,以此促进了冠心病病情的不断进展[18-19]。

该文研究显示:研究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 尿酸水平分别为 (11.43±2.34)、(2.85±1.03)、(371.32±35.42)μmol/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甲组>乙组>丙组>丁组;对于尿酸水平,甲组<乙组<丙组<丁组,各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与杨筱君[20]的研究报道基本一致,具体数据如下:研究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尿酸水平分别为(11.54±3.23)、(4.74±0.94)、(372.23±32.53)μmol/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0~1 分组血清总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 尿酸水平分别为(15.86±2.66)、(6.28±1.24)、(275.88±25.68)μmol/L,2~20 分组数据分别为 (13.28±2.18)、(5.56±1.18)、(333.25±24.35)μmol/L,21 ~40 分 组 数 据 分 别 为(11.82±2.36)、(4.54±1.22)、(364.86±25.67)μmol/L,>40 分 组 数 据 分 别 为 (9.74±1.88)、(3.98±1.06)、(423.14±25.38)μmol/L,各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证实,在冠心病诊断中,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价值非常高[21]。 当然,该文研究选取的病例数量比较少,选定的研究区域范围比较小,使得研究结果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无法完全阐述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的临床价值。 所以,在临床研究中,为了确保研究结果更加准确、可靠,应适当增加研究病例数量,扩大研究区域范围,以此为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 通过对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水平的检验,有助于冠心病患者的早期诊断,且能够对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予以评定,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猜你喜欢
乙组胆红素尿酸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喝茶能降尿酸吗?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红素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联性*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尿酸值越低越好吗?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尿酸并非越低越好
尿酸高有哪些危害?
阻止接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