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知识 “学会”学习

2022-03-21 03:55王兵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6期
关键词:学会

王兵

摘要:知识到底是被教师“教会”的?还是学生“学会”的?本文基于“U型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探究学生在学习中经历知识还原(下沉)、体验与探究(沉底)、反思(上浮)的过程,通过问题设置不断激发认知冲突,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会”知识,感受成功、自我发展,经过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进一步让学生“学会”学习。

关键词:U型课堂 下沉还原 沉底加工 上浮反思

一直以来我的物理课堂教学都处在提高学生物理学科素养、学业水平成绩和减轻学生负担的矛盾中。通过多上课、多做练习、多讲练习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物理中考成绩,教学过程过于简化,只考虑中考考什么就讲什么、就强化训练什么,缺少考虑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经验,所以一直是高投入低产出或者说是用学生的“勤”来补教师的“拙”。我们一直认为是我们老师“教会”了学生知识而不是学生“学会”了知识。

2020年12月我們启动了“促进‘深度学习’的‘U型课堂’实践研究”的省级课题研究,华中师大郭元祥教授根据杜威的经验教学过程理论提出了“U型学习”。杜威指出,书本知识具有不可教性,不能直接进行传授。郭教授提出要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经历知识还原(下沉)→体验与探究(沉底)→反思(上浮)的过程。下面就以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十七章第一节《磁是什么》为例来谈谈笔者是如何引导学生在“U型课堂”中经历“下沉→沉底→上浮”来“学会”知识的。

一、“下沉还原”

将即将学习的知识还原为“经验”,还原的过程即知识的“下沉”过程。学生在学习某个知识之前对这个知识的认知并不是一片空白的(“前概念”),“下沉”的环节就是深入地了解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的认知问题: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完整的、哪些是错误的,然后根据学生的认知有效地设置有“冲突”的探究问题。

在引入环节,我出示了几块磁铁,并问学生道:它们是什么,在生活中都有哪些应用,这些应用都用到了它的哪些性质?学生有的说是磁铁,有的说是吸铁石,在生活中的应用列举的就更多了,如吸在黑板上的磁扣、指南针、磁悬浮等,至于用到了磁铁的哪些性质大多数学生就说不上来了。

通过“下沉还原”发现,学生对“磁”都有了一些认识,归纳如下。

1.可以吸引铁,但很多同学表示只能吸引铁质物体,所以叫吸铁石,也有同学认为它能够吸引所有金属物质。

2.磁铁可以做成指南针,但对于为什么能够指南则不知道。

3.有的同学在平时的游戏中玩过磁铁,知道两块磁体靠近是可以发生相互作用的,至于相互作用的规律则未有过总结;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此毫无经验。

针对学生的“前概念”,我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来引起认知冲突。

1.吸铁石除了对铁质物体有吸引力外,还能够吸引其他物质吗?

2.一块吸铁石的各个部分对铁质物体的吸引力大小一样吗?

3.指南针可以指南,用一块普通的条形吸铁石能够判断出我们现在所在位置的南方吗?

4.两块吸铁石靠近时能不能发生相互作用,相互作用的规律是什么,磁极与磁极发生作用时一定需要接触吗?

上面的几个问题也让学生认识到原来自己所知道的关于“磁”的知识是这么不全面,甚至是错误的,此时学生迫切想知道答案。就好像我们看一部悬疑剧一样迫切想知道结果,但如果有人直接告知了剧情的结果,我们便失去了看这部剧的兴趣。学习亦如此,如果我们直接将知识“教”给学生,学生没有经历探究的学习过程,就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教会”的知识很快就会忘记,更不会“学会”学习。

二、“沉底加工”

“沉底”的过程就是学生在认知冲突的驱动下对知识进行自我加工的过程。

在上面的“下沉”环节中对学生的“前概念”进行分析,针对“前知识”中学生认识不全或认识错误的地方设置了几个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探索的强烈欲望。在学生自主探究前我根据前面的问题设置了几个任务,学生可自由组队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多个任务进行探究。

任务一:吸铁石除了能够吸铁,还能够吸引什么?同一块吸铁石上的各个部分对铁的吸引力是一样的吗?

任务二:利用磁铁判断你所在位置的南方。

任务三:磁悬浮列车是如何实现悬浮的呢?磁铁之间能不能发生相互作用,相互作用的规律是什么?在磁体与磁体发生相互作用时,磁体之间是不是一定要相互接触?

由于是解决自己的认知冲突,所以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不仅仅兴趣高涨而且目的性强,学生的实验方案设计也比较合理。但这些探究出的结果只是对“磁”的某一个性质的认识,还不能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为此在学生探究结束后由教师带领学生进一步“下潜”,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让学生分享刚刚的探究过程。

学生分享“任务一”的探究过程,说一说是如何探究的、现象是什么、得出的结论是什么。通过探究发现:“吸铁石”可以吸引铁质物质。生活中常见物体中很少含有镍和钴,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查阅书本等资料了解到:吸铁石除了吸引铁还可以吸引镍和钴等物质,物理学中把物体的这种性质称为“磁性”,把具有磁性的物体称为磁体。

通过对“任务一”的第二个部分的探究,发现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一样,通过探究发现两端磁性最强。教师再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资料获得新的信息:磁体上磁性强弱分布不均匀,两端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通过对“任务二”的探究,发现自由悬挂的磁体两端静止时总是一端指向南方,另一端指向北方。因此,我们把指向南方的磁极叫S极,指向北方的磁极叫N极(至于两端为什么指向南北的疑问暂时搁置)。

通过对“任务三”的探究发现,磁极间是可以发生相互作用的,通过探究可以归纳出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并且这种作用是不需要接触的。

探究到了这里,我们又遇到了一个新问题:磁极间不接触可以发生相互作用,那么这个作用是怎么传递的呢?针对这个新问题,学生再一次开动脑筋设计方案去探究磁体周围有什么,探究围绕着“怎么去区别磁体周围和其他物体周围的不同”展开。

通过探究学生发现将小磁针放在磁体周围,小磁针会受到力的作用而发生偏转,且在磁体周围的不同位置小磁针静止时N所指的方向不同,说明小磁针在磁体周围的不同位置受力方向是不同的;而把小磁针放入其他物体周围却没有变化,说明在磁体周围有一个看不见的“手”会给小磁针施加力的作用,再通过进一步查阅书本等资料弄清原因,这样学生就对磁场和磁感线的概念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也形成了他们以后在高中进一步学习这块内容的“前概念”。

以上“下潜”“沉底”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自己不断探索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并且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引导。

三、“上浮反思”

“上浮”就是让学生反思,想想自己在上面的“下潜”和“沉底”的学习过程都“学会”了哪些新的知识,通过自我加工将学会的知识系统化,并尝试利用自己理解的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

在课堂的最后一点时间让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进行整理,并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认识我们在“任务二”的探究环节中发现的自由悬挂的磁体的磁极为什么总是一端指向南,另一端指向北。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借助学生刚刚学会的磁场和磁极间相互作用等知识,学生对问题的解决也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经过这节课的学习有没有“学会”知识。

通过这次教学尝试,我认识到学习知识不是把已有的书本上的知识简单地复制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经历“下沉→沉底→上浮”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郭元祥.“U型学习”与学习投入——谈课程改革的深化[J].新教师,2016(7):13-15.

责任编辑:唐丹丹

3612501908236

猜你喜欢
学会
学会给自己发糖
学会保护自己
学会分享
学会道歉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