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合唱团的秘密》:当童年遭遇谎言

2022-03-21 19:39周杨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合唱团荣誉天赋

周杨

谎言有时也是一道亮光,它照亮的是人性的希望。譬如电影《美丽人生》中的父亲,为了让年幼的儿子能在集中营里存活,费尽心思编造谎言,努力让孩子相信:集中营是游乐场,纳粹看守是游戏管理员,游戏的终极奖励是一辆坦克,大家都是为了不断攒积分而努力。为了让藏在铁箱中的儿子始终坚信游戏的存在,父亲只能迈着夸张而又滑稽的步伐,走完了人生最可笑但是最深情的那几步。当儿子在铁箱中看着父亲被“淘汰出局”而天真地微笑时,观众的心却在落泪——父亲的谎言,为孩子在纯真童年与残酷世界之间铸造了一道脆弱而坚实的血肉之墙。

但谎言更多时候照出了人性的丑陋。在荣获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真人短片的《校合唱团的秘密》中,为了拿到大奖,老师要孩子们用谎言欺骗评委与观众,把孩童推向一个只问成败不顾过程的遵循丛林法则的世界。

短片通过转学生索菲的视角来发现合唱团的秘密:为了拿到音乐会大奖,音乐老师要求像索菲一样唱不好的成员默唱。合唱团的主力、索菲的好友丽萨无法理解老师的做法,联合了所有团员在比赛时以默唱来抗议老师的谎言。

片中的老师当着全体合唱团成员的面,解释让部分成员“默唱”的原因时依旧振振有词:“只允许有天赋的人加入合唱团,那样公平吗?但如果让所有的人都唱,我们就永远不能成为最优秀的合唱团。而获奖后,每个选手都能说自己是国内最佳合唱团的一员!”从价值判断的角度来说,是非曲直一目了然,但明亮的教育不单单要让学生判断“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思考如何做出价值判断。我引导孩子逐层去剖析老师的立场是否成立:

1.只允许有天赋的人加入合唱团,那样是否公平?

2.因为让所有人唱就得不了奖,所以为了集体能得奖,一部分人就应该默唱(假唱)。

3.获奖后,每个选手都能说自己是国内最佳合唱团的一员。

[公 平]

只允许有天赋的人加入合唱团,确实不公平,但是合唱老师不能以此为理由禁止唱不好的孩子发声演唱。按照托尔斯顿·胡森在《平等——学校和社会政策的目标》中对教育公平的理解,机会均等应该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起点的平等。不论有没有天赋或者基础,每个人都应该被平等对待。“任何人都能加入合唱团”,这是影片中校长的理念,是教育权利平等的体现,也是索菲第一时间就喜欢上这所陌生学校的原因。二是终点的平等。孩子们的起点不一致,所以需要教师因材施教,给跟不上进度的孩子更多关怀,让他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和天赋优秀者共同出彩的机会,这也就是学业成功的机会平等。

短片中的合唱指导老师并没有追求教育终点的公平,而是强调假唱只是为了照顾起点的公平,这才是对公平的最大偏见与误解。而终点的平等,除了需要教师的投入外,更需要孩子自己的努力。迈克尔·艾普特和保罗·阿尔蒙德在1964年为BBC拍摄了纪录片《人生七年》,采访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孩子。每隔七年,两位导演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时间跨度从1964年至2005年。富家公子John的经历值得深思,看似光鲜无比的他,9岁时丧父。人们总是以为他们这个阶层的人都是顺风顺水的,想去哪所大学读书就去哪所大学读书,一切看起来都顺理成章;但是人们并没有看到他们挑灯夜读的日子、刻苦努力的日子,这是社会对他们的误解。John是靠自己的努力拿到了牛津大学的奖学金。

看了《人生七年》之后,你会对“公平”有更深的认识。公平并不意味着所有人的起点相同,也不意味着每个人的天赋以及成长路径必然相同,而是意味着我们能够通过教育及自身的努力最大化地发挥自己的天赋,其中就包含着,学生能够通过社团等平台共同享有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成就的机会。从这一点上来说,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可以为教育的公平做最好的诠释。

[作 假]

第二個话题孩子们的意见非常一致——不能为了集体的获奖,就采取让部分学生默唱的方式,理由也有三点:

1.竞赛的公平性决定了集体项目要集体参与,不能因为有的人音准不好就剥夺他参赛的权利。

2.“让所有人唱就得不了奖”并不绝对,只是更需要老师平时的指导。从来只有假唱的指导,怎么可能带来成绩的进步?

3.许多人参加社团并不是为了最后获得一个全国最佳的奖状,看电影里女孩索菲初入合唱团时明媚的眼神与对音乐的渴望,到后来只能被要求默唱时黯淡的眼神与怯懦的反应。默唱背后的功利主义与教育无关。

其实学生在讨论现实中教育作假话题的时候,其切身之痛远比我们想象中更沉重:班级跑操比赛时始终跟不上的学生“被肚子疼”,班级公开课部分调皮捣蛋的学生“被请假”……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但我们很多教育生活中的“谎言”又在教会学生什么?或许我们都该警醒,以背离教育初心为代价去换取虚假的荣誉,真的值得吗?

《放牛班的春天》中的马修老师用自己的执着与希望给“池塘底”的孩子们以音乐的唤醒,《死亡诗社》中的基汀老师用自己的热情与思考给学生们以文学的唤醒。其实不管教师用以唤醒的方式为何,“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始终应该在每一个教育者的心头萦绕,这才是教育者的初心。教师不应该把孩子看成自己谋取发展、取得荣耀的工具,这种工具化其实就是马克思所担忧的“人的异化”。我们是否反思过,为何钱理群先生会直言有的大学生沦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一个教师的伟大不仅仅在于他班级的升学率取得了多大的突破,更应该看他的学生在他的引导下并没有变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是成为真正对国家、对民族、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不懈求索的人。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这样的教育者才是真正的教育者。

[荣 誉]

获奖是个绕不开的话题。老师让学生默唱的原因是为了获奖,而短片中老师多次强调获奖的好处除了去瑞典参加欧洲合唱节外,还能让每一个合唱团成员出去宣称自己是国内最好合唱团的一员。

其实类似的话题,在张元导演改编自王朔同名小说的电影《看上去很美》中也有体现。管理幼儿园的阿姨们靠小红花掌控着方枪枪世界的喜怒哀乐,拿到最多的作为荣誉象征的小红花成为方枪枪在幼儿园里最大的梦想。

我们该如何教会孩子面对荣誉?其实孩子们也清楚,很多学生举手说,靠默唱拿到的荣誉到最后还是骗不了自己和世界。中国早就有滥竽充数的例子,西方则有皇帝新衣的故事,靠荣誉打扮的人就像靠那不存在的新衣而骄傲的皇帝。说到底,当荣誉消失,当新衣不再,露出的只是人生的尴尬与丑陋,没有人需要靠虚妄的荣誉活着。

但是这也不意味着所有的荣誉都需要否定。马斯洛指出,每个人都有被认可、被接纳、被尊重的需求。靠自己的努力奋斗获得的荣誉都值得尊敬,但不要把目标只盯在荣誉上——为了获得荣誉而行动固然会发奋一时,但把荣誉看成努力奋斗后的附属品,或许人生会更加坦荡。毕竟人生自有得意与失意,只盯着纸上的荣誉,会让你的人生略显狭隘,而使你忽视了通过努力奋斗后提升的自我,才是对自己所有付出的最大褒奖。

短片《校合唱团的秘密》的结局其实意味深长:当代表谎言的音乐教师在默唱的抗议中不得不愤愤退场的时候,台上突然响起天籁般的童声合唱。或许,只有当谎言退场,美丽与阳光的教育才能真正汇聚成一曲咏唱自由与生命的颂歌!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

3944501908281

猜你喜欢
合唱团荣誉天赋
努力是最宝贵的天赋
“跳水天才”全红婵:有天赋,更有努力
天赋
荣誉时刻
青蛙合唱团
荣誉背后
荣誉
我有数学天赋吗
好戏正上演
她们与荣誉如此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