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范画成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点睛之笔

2022-03-22 23:00苏小菊
教育界·A 2022年1期
关键词:范画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范画;范画三性

作者简介:苏小菊(1971.11—),女,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美术非遗剪纸(冒铰剪纸)校本课程、小学美术教学中成长型思维的渗透。

一、问题的提出

分析美术教学的特点会发现,美术教学是一种直观性教学占据主要地位的教学活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更是如此。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美术教师再精彩的描述也抵不上一幅合适的范画效果好、作用大。

狭义的范画就是教师课堂上的示范,而在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学中,范画的概念已经逐步向外延伸:除了教师的课堂示范或备课画作外,还可以是名家的作品、学生的作品、网上等渠道收集的各种图像或影像资料等。范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何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小学美术的教学要求,充分挖掘、运用范画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使范画这种典型的直观性教学手段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无疑是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与研究中应该充分重视的问题。本文试图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心得,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范画的三性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二、范画的三性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即便是狭义的范画,其目的也不是为了展示教师的基本功,而是为了提升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的学习效果。综观许多长期从事美术教育的优秀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上的成功和精彩之道,几乎都与广泛、有效使用范画密切相关。

笔者在广泛学习、借鉴优秀美术教师经验的基础上,以在有限的课堂时空里尽可能实现“少教多学”,充分提升教学效果为目标,针对“教师是否清楚学生能从教师的范画中学习到什么?”“学生能否通过范画减少不必要的学习过程,使学习效率最大化?”等关键性问题进行了实践探索,围绕如何选好、用好范画总结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范画的三性。

(一)范画的代表性

所谓范画的代表性,是指范画在内容、形式、技法或流派等方面应具有的鲜明的代表性特征。因此,代表性强的范画往往是某个画派、某位画家或某种技法的公认的代表作品,能让人从作品中发现很明显的特点。

一方面,小学生的相关积累很少,要通过所选用的范画及教师必要的引导,帮助小学生发现足够多的有效信息,并初步理解这些信息的内涵,从而体会、感悟所学知识的精髓,为小学生接受、掌握新知识、新方法、新思路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支撑。另一方面,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常常会超出成人的想象,他们对各种信息充满渴望,信息需求量和可接纳量都很大,教师在范画的选择上也要适应他们这种特性。因此,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对范画的选择,尤其是利用美术名作作为范画时,应该优先选择那些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例如,在“点彩游戏”一课中,点彩作品有很多,中国的、外国的、十九世纪的、现代的,等等。那么选择哪些作品合适呢?教师一定要深入分析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及个性特点,有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从多方面的教学需求来进行选择,实现知识含量的最大化,这不仅能够呈现出系统而全面的美术知识,还能够对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起到一定的促进和提高作用。据此,乔治·修拉的《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见图1)和保罗·西涅克的《纳蒂布港》(见图2)便是极佳的选择。

1.点彩画派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两位人物(创始人和发扬者);

2.两位画家的代表作品;

3.点彩画的特点;

4.两幅作品的点画法不同,即修拉的点小而密,无规律;西涅克的点大而疏,有方向性;

5.不同的点会带给人不同的感觉。

通过这样去选择、运用极具代表性的范画作品,小学生能更快更好地了解、掌握重点知识,获得的信息量也会显著增多。同时,一幅有代表性的范画,更具有方向性的指导意义,学生也更容易联系同类事物的信息点,从一个问题联想到更多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融会贯通相关的知识、方法和思路。显然,比起一幅没有精挑细选的范画,这种极具代表意义的范画起到的作用更大,更能提高课堂效率。

(二)范画的水准性

所谓范画的水准性,主要是指范画的美术技法水准,包括构图、造型、技法、色彩等方面。水准高的范画应具备美术技法的高水准和示范性,能为学生学习、提升美术技法指明方向、提供具体的途径。

在教学中选择合适的、具有足够水准的范画,能将学生带入美妙的时空,让他们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在教学中要注重“导”,一幅有水准的范画在这方面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学生可以从范画中汲取很多有用的绘画信息,比如构图、色彩搭配、线条的运用等,并将之运用到自己的作品当中,从而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反之,一幅水准不足的范画,则有可能误导学生,降低其绘画水平和审美标准。

例如六年级“蔬菜”一课,教参上类似于图3这样的作品显然是缺乏足够水准的,主要表现在构图死板、色彩凌乱、技法单一、线条僵硬、缺乏层次等方面。六年级的学生面对这样的范画时,不仅不能进一步学到更多的东西,还可能形成负向引导。学生需要的是技法更高、寓意更丰,具有足够水准的作品,因此对于图3这类范画应该果断不予采用。如果换用图4所示的画作,其构图饱满有层次,各种蔬菜之间穿插遮挡错落有致,以长条形和圆形为基本元素形成多种组合,色彩丰富,线条疏密、长短、粗细搭配有致,富有变化,对蔬菜肌理的表现也很细致到位,能够较好地呈现绘画所应该达到的技法与表现力的水平,能够对学生形成高效的正向引导,启发学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真正学有所获。

范画的步骤性,是指范画画作从构思到成品具有明显的渐进过程(即步骤)。与代表性、水准性不同的是,范画的步骤性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美术教学的需要,由教师对范画的创作过程进行二次拆解或模拟,或者由教师自己精心创作,以便让学生清晰地了解、体会范画的创作过程并从中受益。

结果固然重要,但对学生来说,有时过程更加重要。一幅画作再美妙,在欣赏之余,学生往往更想知道它是怎么画出来的。如果没有课堂范画的演示过程,那么绘画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永远都是个谜,学生的绘画功力、技巧会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虽然让学生自己研究探索可以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但是美术中的很多技巧还是要通过最直接的示范来进行传授,这也是美术教学“直观性”特点的具体体现。

教师的课堂范画演示能使学生充满兴趣,在演示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各种美术技巧让许多语言难以表达的内容一目了然,不一定需要技巧多高超,但一定要能够清楚地呈现。

例如“色彩的明度渐变”一课,教师在示范时采用图5中简单明了的圆形进行演示,因为画圆最容易操作,用时最短,采用直角线状排列,可以让学生在视觉上更容易进行比较,又能将逐渐增加白色(图5竖列自上向下)和逐渐增加黑色(图5横排自左向右)的不同明度变化区分开来;图6则是预先绘制好,在图5演示结束后直接出示,这样的演示过程一目了然,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那些解释起来比较抽象的概念。比起教师复杂的解释,能看清步骤的范画使课堂更轻松、高效。

三、范画教学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在小學美术教学过程中,积极利用范画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使小学生系统而全面地了解和认知美术基础知识,还能够形象直观地体会和感知美术技法,对小学生良好审美意识的培养以及美术综合能力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在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中,利用范画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审美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小学美术教师采用范画教学模式积极开展和实施相关美术课程,可以满足小学生好奇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小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美术课堂,体会美术知识以及美术作品带来的感官体验。其次,小学美术教师积极利用范画教学模式有助于对小学生的审美进行科学引导。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小学生获取美术知识以及信息的途径逐渐增多,小学生通过电视、电影以及书籍等多种途径能够接触美术知识,但由于小学生还没有形成足够的辨别能力,容易受到不良美术信息的干扰。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利用范画教学模式可以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和帮助,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不断地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最后,小学阶段的范画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美术水平,还有助于提高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养。由于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相对较强,在美术绘画过程中容易出现天马行空甚至不切实际的画法,这时候小学美术教师利用范画教学模式可以及时地指导和帮助小学生使用正确的绘画技法,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美术功底以及审美水平,为后续的美术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美术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直观性教学是美术课堂教学的显著特点,小学美术教师要充分利用直观性教学,引导学生观察美、感知美、认识美,进而为培养学生创造美奠定坚实的基础。小学美术课直观性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范画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离不开范画的运用,只要充分理解、掌握范画的三性,合理、巧妙地运用范画,就能让范画成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点睛之笔,收到语言和文字所不能替代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李宇亮.论美术教学中范画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4(12):158.

钱初熹.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单越明.范画—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中坚柱石[J].中国美术教育,1995(05):14-15.

隋东明.范画教学—用眼睛打动心灵[J].中国校外教育,2011(15):125.

金光.范画及演示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文渊(高中版),2020(01):307-308.

张铁娟.小学美术课堂中如何恰当地使用范画[J].中国民族博览,2018(11):31-33.

甄中凯.探析美术课堂教学中示范画的作用及意义[J].美术教育研究,2013(12):123.

2127501705354

猜你喜欢
范画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合理运用的适时而止和适可而止
浅谈对儿童美术教学中“范画”的认识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美术课堂中范画教学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