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读后续写写作教学措施分析

2022-03-29 23:10郭英红李茜
新校园 2022年3期
关键词:原文题型写作能力

郭英红 李茜

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是围绕文本内容展开的,续写内容需贴合原文逻辑、情节发展特点,而大多数情况下,高中生能理解文本的大致意思,但是在续写方面却出现问题。对于读后续写这类题型,解题关键在于写什么、怎么写这两个问题,所以高中英语教师要注重写作指导,既要依据读写对象去发散学生的写作思维,引导学生思考写什么,也要通过共享写作技巧的方式去引导学生续写故事,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应试能力。

一、基于文本特点,创设情境,思考写作方向

如果学生难以理解文本的内容,无法厘清文本的叙事线索,那么将很难顺利续写文本。因此,在续写前期的准备阶段,教师可通过如下方式展开前期指导:

第一,创设文本情境。通过电教媒体、角色表演、朗读活动或者是日常对话再现文本的主要内容,据此创设人文情境,由此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英语知识,改善学生的认知状态,促使学生自主读文本,在语境中理解文本内容。

第二,思考续写方向。待学生理解了文本内容之后,教师可组织口语交际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可能存在的故事结局、反转等,切实发散学生的写作思维,使其初步确定写什么,由此优化认知状态,顺利从阅读活动过渡到写作实践层面。

以“Faster, higer, stronger”单元教学为例,我将本单元的课文内容改编成读后续写试题,保留了课文关于介绍主要运动赛事的背景材料,并加入了中国女排刻苦训练的故事,但是并未写明中国女排在遇到挫折时的做法,而是让学生自主想象、思考,设想多个结局,由此续写文本。为了及时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大胆想象,我还整理了一组记录中国女排在奥运会上精彩表现的视频,据此创设教学情境。很多学生都展开了“头脑风暴”,结合自己对于中国女排的认识,以及观看奥运赛事的经历,开始为文本编写故事结局,而我则从旁提醒学生,續写内容要符合原文的逻辑线索,不可凭空虚构,使得学生自觉修正了方向。

二、基于文本要点,确定大纲,汇总语言素材

经过前期的情境启发,学生可独立写下要点,保持独立思考状态,确定写作方向、写作方式,由此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改善学生的认知状态。在此方面,教师则可基于文本要素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使其以图形的方式撰写作文大纲,由此自主汇总语言素材。具体来说,本环节的写作指导包括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引导学生使用批注法、圈画法自主标注文本要点,将一篇文本缩减成一段话、一句话,由此培养写作思维,使其能遵循原文的叙事线索思考写作内容。第二,学生独立确定写作内容,撰写写作大纲,由此培养写作思维,自主总结写作素材,在脑海中构思续写内容。到此环节,多数学生都能独立完成续写任务,围绕阅读对象设计多元化的故事情节、结局。

以“Onwards and upwards”单元教学为例,我将课文原文改编成读后续写文本,保留课文中主人公的奋斗史,将结局删掉,据此引导学生续写故事。然后,我组织学生以圈画法标注文本的主人公、时间、地点,故事情节的起点、过程与结果,把握故事的基本要素,由此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文本内容,确定续写思路。在这一环节,大多数学生都能把握文本的叙事线索,接下来,学生则可独立撰写续写大纲,想象这些主人公在成功路上所经历的质疑、嘲笑与失败,以及主人公面对外界质疑时的做法与态度,根据自己的想法制作思维导图,确定文本纲要。由于学生的想法很多,所需要的语言素材并不统一,所以我当场根据学生的写作诉求整理了文本资源。接下来,学生则可自主创作续写故事,既可描写失败的结局,也可描写通过艰苦奋斗与不懈坚持而取得成功的故事。

三、基于文本内容,续写故事,实现自主创作

读后续写这一类题型比较开放,它不仅整合了阅读、写作活动,而且具有极高的创作价值,具体体现在:面对同一篇文本,学生可在续写故事时发挥想象力,自主安排故事结局,以具有创造性的状态参与到续写活动之中。为此,高中英语教师则应全面解放学生,支持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续写故事,不必追求标准化,初步培养学生的续写能力,全面解放学生的思想、双手。如此,则有利于促使学生树立写作自信,自觉归纳读后续写题型的解题技巧,便于实现持续发展。

在“Onwards and upwards”单元的读后续写练习中,有的学生在编写故事结局时重点描写了坚持的意义,认为结果并不重要,只要为了自己的梦想拼搏奋斗即可,选择以开放式结局作为课文结尾;有的学生则按照常规思路,描写了主人公通过刻苦拼搏最终实现自己梦想的故事结局,体现了积极向上的心理。不管学生的想法如何,只要符合文本的逻辑线索,我都肯定学生的写作思路,充分保障学生的创作自主性,便于学生实现自主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四、基于文本连贯,写作评改,调整写作方式

写作评改活动关系着高中生写作思维、写作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引导高中生以有效方式总结出读后续写题型的写作要点、答题技巧呢?教师应多在日常教学中组织写作评改活动,根据学生的续写结果总结续写经验,引导学生调整书面表达方式、续写内容,使其能自主判断续写内容是否符合文本本身的逻辑线索,保证续写内容与原文的连贯性。在此过程中,有的学生因为阅读不深入,续写内容往往与原文存在较大偏差,教师在指导学生时应从逻辑思维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反思续写内容的适宜性,引导其自主反省、自主修正,以便切实优化学生的写作意识,使其形成良好的写作能力,为促使学生实现有效学习、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做好充足准备。

为了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熟悉读后续写这一类题型的解题方式,我每周都会整理一道高考真题、模拟题与联考题开展读后续写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写作。当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后,我便会组织续写评改活动,据此引导学生总结写作经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一步,学生自评自改,进而参与小组对话活动。高中生虽然无法通过自评自改总结出写作问题,但是却能及时修正单词拼写、句型重复等基础型问题,这就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优化学生的写作行为。接下来,学生可参加小组合作评改活动,阅读同伴续写的内容,倾听同伴的写作思路,由此反思个人续写行为、效果。

第二步,待学生充分借鉴了同伴的续写思路与想法后,我会组织全评全改活动,分析学生续写的文本与原文内容的逻辑关系是否统一,故事结局是否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等。通过这一评改活动,学生能自主诊断续写思路、写作问题,便于自主修正续写内容,有利于实现有效写作。接下来,我会检查学生是否使用了合适的关联词、连接词,以及是否重复使用简单词汇、简单句型等。

(作者单位: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王 燕

猜你喜欢
原文题型写作能力
常见数列创新题型归纳
随机抽样题型“晒一晒”
例说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题型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聚焦圆锥曲线的新颖题型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