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

2022-03-29 23:54李慧霞
新校园 2022年3期
关键词:史料高中历史历史

李慧霞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其中包括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在高中历史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重要的目标之一,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对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史料实证是一种正确的学习态度以及方法,也是学生开展历史知识学习的关键能力,因此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这一素养。本文从优化课堂教学理念、丰富史料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问题、鼓励学生搜集史料、设置史料悬念这五个方面入手,阐述了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

一、优化课堂教学理念,形成史料实证意识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领导者以及组织者,需要有意识地优化教学理念,加大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能力的力度,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史料实证意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对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研究,选择合适的史料内容开展实际教学,促使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快速提高。

例如,教师在讲解《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这一课时,要想帮助学生深度了解中央集权制度,教师就可以依据教学的内容来为学生呈现相关的史料。如材料一:秦王在完成六国统一之后,大臣们经过商议为秦王提出了建议:“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所以,请秦王改名为“泰皇”。秦王不以为然,并且提出去掉“泰”,并采用古帝的位号,称为皇帝。材料二:在秦朝之前,玉玺并不为一个王朝最高的统治者所专有,但是自秦朝开始,则是只有天子所独有。通过引导学生对以上史料展开分析以及讨论,学生对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历史知识有了更加深层次的理解,与此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史料实证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二、丰富史料教学内容,培养史料分析能力

高中学生对于新鲜的事物存在较为浓厚的好奇心,对未知的知识存在较强的求知欲望。作为一名称职的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时应该有意识地引入不同类型的历史材料,从而丰富史料教学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之上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这一课时,由于所涉及的知识较多,又因为依据这些历史内容所拍摄的影视作品较多,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时便可以根据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引入一些丰富的史料,并且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进行直观的呈现。在此过程中,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史料分析能力。当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与抗日战争相关的内容时,就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资源,有助于激发学生在情感方面的共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真正提高学生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三、合理设计教学问题,提高史料实证素养

问题往往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正是因为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无法获得有效提升。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应该有意识地设计一些相关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教师要注意问题的设计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只有让学生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才有助于其史料实证素养的提升。

例如,教师在讲解《新航路的开辟》这一课时,便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中引入郑和下西洋的相关故事,为学生介绍中国航海日的相关知识。学生依据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来完成新航路开辟知识的归纳以及整理,在此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与掌握。教师在讲解“地理大发现纪念碑”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对学生提出问题:开辟新航路给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让学生依据这一问题来搜集相关的史料,并进行深层次的解读,在此基础之上解答问题,有助于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高效提升,从而保证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鼓励学生搜集史料,锻炼史料搜集能力

在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为学生提供搜集史料的机会,并且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能够锻炼学生史料搜集的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这一课时,在实际教学之前,可以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渠道以及方式来搜集一些与本课相关的内容。如,1949—1956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初步发展时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借助互联网或者相关的书籍等搜集一些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人口数量、平均收入水平、人均粮食消费量以及钢铁产量等方面的内容,也可以去收集一些当时工业以及农业发展的相关资料。当然,学生也可以结合历史教材中与“大跃进”相关的知识,来进行相关内容的收集,通过辨别相关史料的真实性,筛选出具有价值的内容,来解决历史知识问题,有助于提高史料搜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设置史料悬念,培养规律总结能力

在高中史料实证的教学实践中,对于相关的史料,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中通过更加生动与形象的方式让学生使用,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运用史料,在实证的过程中加强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历史知识。因此,在高中历史的教学实践中,教師要借助史料实证来设置相关的悬念,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同时引导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进行总结,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总结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一课时,教师可为学生播放《大国崛起》纪录片中的片段,让学生能够借助这一历史资料去进行知识的提取。播放影片片段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影视资料中的历史内容与在课本中所学习到的历史知识进行对比、辨析,找出这两者之间存在的相同观点与不同的观点,并且在影视片段播放完毕之后,为学生设置一定的悬念,让学生根据接下来的影片内容,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进行想象和讲述,并结合历史知识去讲述自己的观点、论点。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尝试着在史料实证的过程中,结合所学的内容,形成个人独特的论证思维,在记忆和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更好地应对高考历史中的开放性试题,提高学习思维能力,促进综合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庄 源

猜你喜欢
史料高中历史历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