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深度学习在乡镇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2-03-29 23:54王惠
新校园 2022年3期
关键词:平方根直线乡镇

王惠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乡镇初中数学教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教师开始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模式等。但是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模式依然陈旧,教师不够重视学生对概念形成过程的理解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学生未能形成完善的知识网络体系等。这些问题表明,在乡镇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深层引导还不够,学生对知识的深度学习和理解也还不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也不够灵活。基于此,本文从深度学习的概念入手,探讨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特征以及在乡镇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期提供一些教学参考。

一、深度学习的概念

深度学习就是通过深入的分析和探究来学习和理解知识。具体来说,深度学习就是指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以及对事物的看法和认知,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在教师的指导下接受新知识,构建知识框架,完善知识体系,围绕具有挑战性的主题,投入大量精力探索、研究,从而获得新知识、新经验,并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经验解决实际问题。

二、深度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特征

1. 深度学习横向的多维特征

深度学习作为一个学习理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许多其他的学习理论相互关联,比如,认知心理学指出有效的学习需要有兴趣、性格、动机、意志、情绪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深度学习也强调要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而且有效的深度学习是以学生对知识产生的浓厚兴趣为基础。又如,初中数学课程改革中所提倡的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深度学习也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逐步形成的经验,转化为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能力。因此,从横向角度来看,深度学习是具有包容性的,通过深度学习,学生能理解和吸纳多种有效的学习理论,对提高学习水平、学习能力有积极作用。

2. 深度学习纵向的层次特征

虽然深度学习强调让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但这并不代表让学生忽视甚至放弃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事实上,学生开展深度学习的前提是要有牢固的基础,要建立在理解、掌握、应用知识的基础之上,因此从纵向来看,深度学习是有层次性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深度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并不仅仅是机械地记忆知识,它强调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以及同一知识在不同情境中的理解;运用也并不只是指解答习题或试卷,它更倾向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即学以致用。深度学习的这种纵向层次特征,使得初中数学教学具有层次性,这与当前强调的以教学质量为根本的分层教学一脉相承。

三、深度学习在乡镇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 明确教学目的,设置引导性问题

在乡镇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实现深度学习的有效应用,首先应当明确开展深度学习的目的,保证深度学习方向的正确性,有效提高学生深度学习的效率。深度学习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重视学生的体验积累和学习感悟,因此,教师要挖掘和发挥“问题”对学生的启发作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假设猜想、积极求证,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参考经典例题,针对易混淆的知识点设计问题,使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或小组合作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学习效率,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成效。

例如,在教学《平方根》一课时,学生容易将平方根和算数平方根相混淆,即便教师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反复解释、比较,有些学生仍因“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将二者混淆,导致解题错误。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比如教师分别为学生展示面积为1平方厘米、4平方厘米、9平方厘米、16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要求他们求这些正方形的边长。学生计算出这些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1厘米、2厘米、3厘米、4厘米,这时教师提问:“x2=1,解得x=±1,为何只取x=1呢?”学生经过思考和讨论得出,这个题考查的是算数平方根。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使他们真正理解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掌握了二者的区别。

2. 创设教学情境,开展深度学习

在乡镇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认知特点以及教学内容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以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索,发展数学思维,提高数学应用能力,逐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而真正落实深度学习。

例如,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节课时,教师让学生以学校为起点,以正东方向为x轴,以正北方向为y轴,画出学校和几位同学的家的位置示意图。这几位同学的家的位置分别为:小亮从学校回家,需要先东行120米,然后北行150米;小明从学校回家,需要先北行200米,然后西行120米;小红从学校回家,需要先南行110米,然后东行140米。学生画出示意图后,教师让学生为一位新转来的同学画一幅学校周边具有代表性建筑物的示意图,帮助这位同学尽快熟悉周围环境。在这节课上,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开展深度学习,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并建立了相应的知识体系,也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一举多得。

3. 借助反思,促进深度学习

这里的反思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学习状态、学习态度进行再认识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能使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行为、学习过程,有助于他们更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深度学习能力。基于此,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进行反思,加深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产生对数学知识的新的认识。这样,学生不仅能深入掌握知识,还能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他们对知识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线段、射线、直线》这一课时,有这样一个题目:平面上有四个点,其中任意三点不在一条直线上,那么过其中的任意兩个点画直线,一共可以画出多少条直线?很多学生得出可以画出12条直线的结果,这是忽略了有一半直线是互相重合的情况。因此,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进行验证,并对所得结果进行反思,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学生会理解得更透彻。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刘 畅

猜你喜欢
平方根直线乡镇
长治实现乡镇(社区)人工智能辅诊系统全覆盖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四川省乡镇纪检监察工作规程(试行)》
乡镇小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以百色市田阳县乡镇中心小学为例
“平方根”检测题
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
画直线
一样长吗?
你喜欢直线吗?
“平方根”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