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以传情,“画”亦载道

2022-03-29 23:54曲铭冯雪
新校园 2022年3期
关键词:面塑陶艺中华

曲铭 冯雪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国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是提升小学生人文修养的重要资源。因此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学科进行融合,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艺术的方法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促进其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领会精神,顶层设计

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两个文件的指导下,结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我校艺术学科教学中。纵向对艺术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联系进行整体设计,横向从课程角度规划,设计好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如何实施,形成纵向有机衔接,横向协同配合的格局。

二、建构主题,情景交融

纵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的联系从三个层面进行整体设计:一是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学科的结合点。音乐和美术学科分别以“情”和“道”为主线,“情”突出审美体验、美育精神,“道”突出中华人文精神,对传统美德进行单元整合设计。二是根据学科特点设计载体形式。音乐学科让学生用身体律动感受经典艺术作品,美术学科从非遗项目出发让学生学习特色技艺,从而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三是根据学情分学段设计单元主题。音乐学科有诗韵传情、京韵话情、民乐颂情,美术学科有面言塑语、翰墨载道、舜和陶艺,两学科共同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和感受力。

音乐学科的纵向目标设计中,对于体态律动进行分层目标拟定,从低年级对于古诗歌曲做出相应的体态反应,到中年级用手进行拍击,最终高年級呈现用声势进行准确的表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层面,从低年级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作者表达的情感,到中年级在合作讨论中能说出各种唱段所表达的感情,至高年级能够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歌曲情感的深层理解。

美术学科的纵向目标设计中,对面塑、书法、陶艺三大中华优秀非遗项目进行了分阶设计。低阶的面塑和中阶的书法,为高阶的陶艺进行双基储备和文化奠基。低年级从初步了解面塑的历史到用面塑技法进行生活创作;中年级通过学习汉字演变、笔画结构,了解汉字的文化精神和蕴含的家国情怀;高年级则通过学习陶艺的发展历史和造型技法,了解陶艺的虞舜精神和家乡“泉城”的文化风貌,充分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核心思想和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三、教学实施,形神兼备

1.“乐”以传情

(1)低年级主题——诗韵传情。例如一年级上学期演唱曲目有《咏鹅》《读唐诗》,聆听乐曲为《村居》《一字诗》;下学期演唱曲目有《春晓》《静夜思》,聆听乐曲为《春夜喜雨》《弟子规》《百家姓》。

学生在演唱古诗词歌曲时,真、善、美占据幼小心灵,而且收获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成长喜悦。教师所整合的教材除课本内容外其他都是由学生自主选择的古诗词歌曲。在丰盈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歌曲《送别》,从文化角度进行二度创作,将“芳草碧连天”中的“芳草”用气连声断的方式进行演唱,师生真切地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艺术素养构建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2)中年级主题——京韵话情。例如三年级上学期学习内容为演唱《龙里格龙》《校园小戏迷》,聆听《甘洒热血写春秋》《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下学期学习内容为演唱《苏三起解》《定军山》,聆听《迎来春色换人间》《白蛇传》。

京剧以歌舞演故事的形式呈现,所弘扬的忠、孝、节、义等中华传统美德,以及丰富的文学、历史和人文知识为京剧穿上了一件漂亮的外衣。学生在体态律动中,感受中国传统乐曲的特殊节奏韵律,在跟唱不同角色的唱段时,又重温故事背景和历史典故。学校每学期邀请京剧表演艺术家来校进行讲座时,学生对于艺术家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显示出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文化和音乐素养的全面构建中,京剧已经成为学生音乐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3)高年级主题——民乐颂情。例如六年级上学期演唱内容为《茉莉花》《沂蒙山小调》,聆听内容为《浏阳河》《百鸟朝凤》;下学期演唱内容为《转圆圈》《火车来了》,聆听内容为《阿细跳月》《苗族舞曲》。

学生从聆听、演唱到表演中感受我国风格迥异的民族音乐,从而对各民族的历史文化进行了解,真正体味“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的含义。每学期进行过程性评价的时候,学生都会用自己喜欢的表演形式对民族歌曲进行加工,将自己对歌曲的理解通过小组表演的形式进行抒发与表达。

2.“画”亦载道

美术学科的横向设计中,将历史发展、文化价值、技艺传承和生活运用进行了充分结合。

(1)低年级主题——面言塑语(面塑)。例如二年级学习目标是学习十种面塑技法,如撕花、滚珠、润色、挑刺、搓花条等,并熟练掌握其特性,运用所学技法捏塑贴近生活的面塑小作品。学习内容是上册《面点铺》对应的学习评价,让学生能简单描述面塑的艺术价值,用所学技法创作各类面点。下册学习内容是《生肖谱》,让学生能探索并介绍不同生肖的形象特征,运用十大技法组合创作生肖形象。

(2)中年级主题——翰墨载道(书法)。例如四年级学习目标是通过学习欧体楷书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的基本原则,掌握欧体楷书偏旁部首和基本间架结构的规律。上册学习内容是《“家”和万事兴》,对应的学习评价是能掌握“宝盖头”的写法,会写上下结构例字“家”和“安”,并创作集字作品“家和万事兴”。下册学习内容是《百善“孝”为先》,对应的学习评价是掌握“老字头”的例字,会写上下结构例字“孝”并书写集字作品“孝亲”。

(3)高年级主题——舜和陶艺(陶艺)。例如五年级学习内容是《佛山笔架》《舜井笔筒》,学习评价为学生能简单介绍舜井故事和舜井笔筒的构造特点,能用捏塑、拍泥板的方法创作一个舜井笔筒。在学校开发的项目化学习课程“有朋自远方来”中,学生将自己对于泉城文化的了解,结合在美术课堂学习到的技能,与在实践中满怀对家乡的热爱和风土人情的深度体验,创作出面塑、陶艺作品,同时还主动去学习各种“泉”的写法,丰富自己的体验。

“乐”以传情,“画”亦载道。望学生在艺术的海洋中自由徜徉,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庄 源

猜你喜欢
面塑陶艺中华
指尖上的妙手天成——虎年面塑文创产品让人爱不释手
捏个萌猪迎新春
方晔:浙江面塑文化“守艺人”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指尖上的人生
进入后现代陶艺
当代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