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工程造价专业“1236”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2022-03-31 03:23肖万娟王万春覃克春唐健灵
教育观察 2022年1期
关键词:产教校企工程造价

肖万娟,王万春,朱 丽,覃克春,李 琼,唐健灵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道桥工程学院,广西柳州,545004)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主线,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的改革任务。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是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迫切要求,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破解当前高职人才培养与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两张皮”难题的有效方法。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工程造价专业积极实践产教融合“1236”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人才培养主线,加强三方合作,深化六个对接,构建校企实践教学体系和育人模式,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大幅提高。

一、工程造价专业产教融合“1236”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工程造价专业是一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具备较高工程项目实践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为达到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满足企业人才需求,缩短毕业生从学生到正式员工的过渡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育人尤为重要。产教融合使教学与工作结合,促使育人质量得到有效提高,让教师贴近企业,促使教师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让实训环境与企业环境匹配起来,促使校企文化得到有效融合。[1]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各类院校与合作企业在办学理念、办学机制、人才培养模式等各方面进行了不同层面的探索,形成了系列可借鉴的成功做法。[2-3]但在实际合作过程中,存在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尚未形成、协同育人机制不够健全、面向建筑业核心岗位(群)校行企协同实践育人薄弱、人才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存在重大结构性矛盾、系统性的产教融合实践缺乏、校企合作深度不够等问题。基于此,我院积极对接企业与其他学校,深度开展校企合作,拓宽校校合作渠道,不断总结经验做法,形成了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工程造价专业“1236”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实施以来,成效良好。

二、工程造价专业产教融合“1236”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我院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紧紧围绕职业教育特点、企业人才需求、学生自身发展等构建“1236”人才培养模式。“1”即围绕一条主线,就是以为建筑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主线,解决“为了谁”的问题;“2”即依托“平台+工作站”双驱协同,解决“培养谁”的问题;“3”即强化“校校、校企、校行”三方合作,解决“怎么做”的问题;“6”即实现“专业群设置+产业需求”“课程体系+岗位需求”“教学过程+工作过程”“专业教师+企业行家”“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终身学习”六个对接,解决“做什么”的问题(图1)。

图1 工程造价专业产教融合“1236”人才培养模式

(一)一条主线明确方向,解决“为了谁”的问题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紧跟行业、企业发展,明确职业面向,扩大校企合作领域,紧紧围绕为大中型建筑施工企业、造价咨询公司、招标代理机构、审计中心、房地产开发企业等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一主线,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明确人才培养方向。我院工程造价专业与中建五局、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建工集团、广州南方测绘有限公司等开展深度合作,推进校企协同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培养了大批优秀建筑人才,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二)“平台+工作站”双驱协同,解决“培养谁”的问题

依托工程造价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项目的建设,我院工程造价专业搭建了校内实践教学平台与校外实践教学平台,依托校企合作共享平台整合优化实践教学资源,并建设了企业行家工作站和教师驻企工作站,选派教师驻站锻炼,提升了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图2)。充分发挥“平台+工作站”双驱协同功能,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一定建筑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施工工艺,具有工程造价计价、招投标、合同管理、成本核算及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专业知识的能识图、知工艺,能算量、熟计价,知法律、懂管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校内,充分发挥建筑信息模型(BIM)实训室、工程造价咨询中心、建筑工程实训工厂、工程测量实训室等实践教学平台的育人功能,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校外,强化与中建五局广西分公司、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广西众益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柳州分公司等企业的深度合作,借助现代学徒班育人平台,明确学生培养计划和成长路径,定期开展培训讲座和企业观摩,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强化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图2 工程造价专业“平台+工作站”双驱协同实践育人模式

“平台+工作站”双驱协同实践育人模式,为我院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训、实习及就业的机会。此模式在理论上进一步丰富了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内涵,在实践上实现了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4]

(三)三方合作齐头并进,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1.校企合作,提高专业建设成效

调研发现,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操作能力、企业实践工作经历、专业综合素养等是企业所青睐的核心能力。企业期待学校采取教学过程与建筑生产一线紧密结合、有计划地深入企业的培养方式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企业的需求决定了工程造价专业深化校企合作的必然趋势。我院在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在合作深度方面,实现了从单一的实习就业到共建实训基地、建立教师驻企工作站、建立现代学徒订单班、对外开展技术服务、校企文化育人、建立奖学金激励机制等多方面的合作;在合作广度方面,实现了从造价咨询公司到建筑施工企业、招标代理机构、审计中心、房地产开发企业、检测公司、监理公司等建筑类不同企业类型的全覆盖。在合作过程中,我院充分挖掘合作企业的资源与优势,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实现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包括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共同指导与评价学生、共同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共同筛选实习实训项目并制订实训任务书、共同实施校企文化育人、共同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交流等,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密切对接,提高专业建设成效。

2.校校合作,打通中高本通道

我院与区内开设有建筑类专业的优秀学校开展校校合作,在学生升学、教师互访、资源共享、人才培养、课程衔接、实验室建设等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近年来,我院与代表性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广西城市建设学校加强合作,开设“生态造价班”共同开展人才培养研究,探索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开展教学交流与教学资源库建设。我院还与广西财经学院、广西科技大学、南宁学院开展高职升本科合作,选拔优秀学生到这些学校继续深造,加强与各校工程造价专业在课程建设与改革、课程考核与评价、实训室建设等方面的交流,实现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

3.校行合作,提升专业引领力

我院积极参加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广西建筑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等举行的各种活动,积极开展与各类行业协会、教育协会的合作。借助行业协会进行动态把控、技术交流、信息互通、经验借鉴,从而增强在协会中的主导作用,提升专业引领力。

(四)六个对接实施保障,解决“做什么”的问题

1.专业群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产业是专业发展的基础支撑,专业是产业发展的人才与技术支撑,两者相互依赖,相辅相成。[5]区域产业与专业群的产教融合,必须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与需求链上。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包括建筑工程技术、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轨道交通施工技术、高速铁道施工与维护、工程造价、建设工程管理六个专业,涵盖房屋建筑、交通土建建筑产业链中的施工、监理与运营环节,对应施工员、造价员、资料员、监理员、安全员等岗位人才培养,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促进专业与产业有序协同发展,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课程体系与岗位需求对接,构建“能力+模块”专业课程体系

构建面向岗位需要的课程体系,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6]识图与知工艺能力、预结算编制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是工程造价专业职业岗位(群)必备的能力要求。基于此,我院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构建能识图知工艺专业基本能力、会算量熟计价专业核心能力、知法律懂管理专业拓展能力三种能力相互结合与公共基础模块、识图与工艺模块、计量与计价模块、知法与管理模块四个模块相联动的“三结合四联动”课程体系(图3),开发与土建造价员、安装造价员、资料员、招投标管理员等岗位职业标准对接的课程标准,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体系。开展校企合作,企业能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并根据行业的发展变化及时对课程体系进行动态调整,提升专业课和实训课程的技能性、职业性、实用性。

图3 工程造价专业“三结合四联动”课程体系

3.教学过程与工作(生产)过程对接,实施工学结合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是指强化工学结合,加强实习实训环节,将企业工作过程与要求融入教学各个环节,实现“做中教、做中学、教学做一体”。首先,校企构建“三段式”实践教学体系。[7]“三段式”实践教学体系即开展以能识图、知工艺为基础的校内专业基本技能实训学徒准备期阶段,以能算量、熟计价为核心的校内专业综合技能实训准学徒阶段,以知法律、懂管理为提高的企业实践实训学徒阶段的“三段式”实践教学,夯实课中实训、课程实习、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的工学结合教学过程(图4)。通过“三段式”实践教学,共同构筑与提升学生的能识图知工艺专业基本能力、能算量熟计价专业核心能力、知法律懂管理专业拓展能力,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其次,与企业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如我院与广州南方测绘有限公司建立“三维数据实景中心”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共同承担教学与生产双重功能,真正实现工学结合的教学做一体化。最后,校企共建质量与安全文化。将优秀的企业文化与高职院校的育人特点和规律结合起来,积极传播时时、处处、事事都对质量与安全负责的质量文化与安全文化,让质量文化与安全文化成为学生的日常行动自觉,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理想、遵守职业道德、领会职业精神,形成正确的职业观。[8]

图4 工程造价专业“三段式”实践教学体系

4.专业教师与行业专家对接,共育“双师型”教学团队

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对接是指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之间的互往、互助、互学、互进,提升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职业技能,培养“双师型”素质教师团队。工程造价专业教学团队采取定目标、定标准、定指标、定制度等有力措施有计划、有组织地推进教师驻企锻炼,有利于优化教师队伍的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9]我院积极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如与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广州南方测绘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深度合作,建立教师驻企工作站,开发专业技能提升、科研合作、对外服务等育人载体,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挂职、交流,参与一线生产实践,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积累实践经验指导教学。通过校内培养提高本专业师资队伍的职教理念、职业素养、“三教”改革能力、信息化教学技术、教育教学改革水平;通过校外聘请企业资深匠师、行业专家承担专业课程教学、课程实训指导、顶岗实习指导、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中国建筑业发展年度报告解读等工作,介绍行业前沿技术,深入推行现代学徒制。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形成一个以高职称专业负责人为龙头,以“双师”素质教师为核心,以企业兼职教师为补充的内外兼顾、层次多样的专兼职教师梯队。

5.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确保“1+X”双证融通

把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结合起来,探索实施“1+X”证书制度,是职教20条的重要改革部署,也是重大创新。[10]我院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不仅教授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岗位技能,而且引入资料员、施工员、安全员、“1+X”工程造价数字化应用、“1+X”建筑施工工艺实施与管理、“1+X”建筑信息模型(BIM)等证书制度,将证书考核标准融入课程教学。我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加强职业素养培养,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实现课证通融,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学生就业创业本领。

6.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打通“中高本”贯通衔接

拓宽继续学习渠道,是职业技能型人才成长的需要。我院与广西科技大学合作开展“专本衔接”自学考试联合培养,开展工程造价、土木工程专业自考专本衔接教育。高职学生在校攻读专科的同时,可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修完本科要求的额外课程,通过统一考试,即可拿到自考本科毕业证。我院还与广西财经学院、广西科技大学、百色学院等开展专升本联合培养,专科毕业,我院学生有机会继续到本科院校深造学习,这为学生搭建了继续学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立交桥”。

三、产教融合“1236”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成效

(一)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工程造价专业实施产教融合“1236”人才培养模式期间,明确一条主线,夯实“平台+工作站”协同驱动,加强三方合作,实施六个对接,充分通过BIM造价咨询工作室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11-12],以真实工程项目的施工图纸为载体,通过BIM三维模型展示、工具箱钢筋模型制作、现场参观学习等手段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加强校企协同实践育人,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提升了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近年来,我院学生参加广西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广西大学生BIM应用技能大赛、全国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技能竞赛等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18项的好成绩。

(二)提高了就业质量与竞争力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基于产教融合的“1236”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了我院工程造价专业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目前,我院已累计建立了20多处高质量的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共同完善了课程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改进了综合实训教学模块,提高了教学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拓宽了就业渠道,提升了就业层次。近三年我院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5%。

(三)提高了师资队伍水平

实施产教融合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师能力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我院实践“1236”人才培养模式以来,建立了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培养了一级造价工程师等高级职业资格人才4人,“双师型”教师13人,形成了以高职称专业带头人为龙头,以“双师型”教师为核心,以行业专家和兼职教师为辅助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高。

四、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目的是提高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让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院工程造价专业实施基于产教融合的“1236”人才培养模式以来,明确“为谁培养人”这条主线,强化“平台+工作站”双驱协同实践育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打通校行企三方协同育人,深入实施校企六个对接,在师资队伍建设与能力提升、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课程教学与实训指导、技能培训与对外服务、课题申报与科学研究、协同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达成精细化培养、高质量就业的目的,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产教校企工程造价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工程造价之旅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