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边塞诗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耦合性探究

2022-04-08 06:26曹立中邓含双
喀什大学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边塞诗西域民族团结

曹立中,邓含双

(喀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喀什844000)

“西域”是在汉朝以后对玉门关、阳关以西地区的总称,始见于《汉书·西域传》,狭义专指葱岭以东而言,广义则凡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欧洲东部和非洲北部都在内。我们这里用的是狭义概念。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西域边塞诗多是基于对当地地理环境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生活境遇所抒发的情感寄托,是西域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我国历史上在唐代和清代出现了不少西域边塞诗。西域边塞诗作为文学中的瑰宝,大都抒发诗人们竭尽忠贞报效祖国、渴望建立功勋的壮志凌云以及对边域的独特风光和民俗风情的惊叹赞赏,流溢出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唐代王昌龄《出塞》《塞下曲》系列,王之涣《出塞》、王翰《凉州词》、李白《关山月》、王昌龄《从军行》、高适《塞上听吹笛》、卢纶《塞下曲》系列,宋代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等,清代史善长《望天山》、洪亮吉《天山歌》、宋伯鲁《果子沟》、纪昀《乌鲁木齐杂诗》、邓廷桢《回疆凯歌》、施补华《库尔勒旧城纪游》、肖雄《花卉》、裴景福《哈密二首》等西域边塞诗词,尽显浓浓的华夏情结,洋溢着深深的爱国主义情怀,这与我们今天所主导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内涵具有极强的契合性。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爱好和平统一、拥护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探析西域边塞诗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内在耦合性,能为当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一定的思想指引,对加强民族团结、增进国家认同、增强文化认同、更好地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接通西域边塞诗的“民族共同体”的内涵血脉

西域边塞诗是中国历史上留下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数量多,内容广,大都描写边疆的军旅生活、塞外的秀丽风光、各民族间的习俗交融以及“丝路”上的经济发展等,不仅见证着西域同中原在政治、文化、经济上的交流交往,还见证了西域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融合与统一,体现出各民族的民族认同感、忠诚爱国和民族融合思想,折射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古以来,我们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民族关系的发展,将维护好和发展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置于极重要的战略位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各民族彼此互相团结、休戚与共、共谋繁荣发展,形成一个彼此不能互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民族共同体理念接通了西域边塞诗的“民族共同体”内涵血脉。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多元一体”思想与西域边塞诗中的“民族认同”意识相交相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交汇融合过程中形成的自我认同观念,具有多重属性。从政治层面看,中华民族是团结为统一体、共建共治的政治共同体;从文化层面看,中华民族是既相互包容又各具特色、共创共传的文化共同体;从经济层面看,中华民族是共同发展、互相帮扶、共富共享的经济共同体。[1]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多元一体的,具有民族认同的14 亿中国人民构成强大的中华民族,它所包含的56 个民族单位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各民族之间接触、联结和融合,形成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又各自闪放着光芒和个性的多元统一体。西域边塞诗中,西域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各方面都有着广泛的交往交流交融。政治上,共同维护国家利益;文化上,相互借鉴、融合共生;经济上,互通有无、组织广泛贸易交往。各民族人民和睦共处,凝心聚气,共同保护和开发着祖国的西部疆域,对祖国和民族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多元一体”思想与西域边塞诗中的民族认同意识相交相融,体现出二者的耦合性。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维护国家统一思想与西域边塞诗中的忠诚爱国内涵相契相合

古代中国,中原王朝对西域的收复和治理,使得当时的众多有志之士渴求建功立业,保家卫国,前往边疆施展自己的远大抱负,因此,涌现出一大批边塞诗人和众多边塞诗作。他们深处边疆腹地,对边疆的艰苦生存环境以及前线的作战处境感受至深,他们将自己的所感所受凝结在富有边疆特色的意象群中,将精神寄托在边塞诗词的字里行间,大多抒发报国之志和民族团结之情,渴望国家早日实现统一,体现忠诚爱国内涵;维护国家统一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维护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始终是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主流。[2]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需要引导各民族群众树立起正确的国家观念,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认同。西域边塞诗中的忠诚爱国内涵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维护国家统一思想相契相合,都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始终捍卫祖国统一,二者具有耦合性。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维护民族团结思想与西域边塞诗中的民族融合思想相接相承

深处边疆的战士和边塞诗人们,经过长时间的适应,逐渐趋向西域民众的生活方式,而部分西域少数民族人士到中原地区长期生活等也逐渐趋向汉族人民的生活方式。西域少数民族与汉族在诸多方面渐趋融合,各民族人民心于一处,血溶于水,彼此团结和睦,呈现出民族融合的和谐景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深化各民族在文化间的认同,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中实现各民族文化交融共生、和谐发展,各民族彼此团结,汇聚民族力量,形成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精神纽带,这与西域边塞诗中的民族认同精神相接相承。西域边塞诗中的民族融合思想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维护民族团结思想,都体现出民族文化交融和国家认同心理,体现出二者的耦合性。

二、西域边塞诗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彰显

(一)诗词中体现爱国主义情怀

自古以来爱国主义都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构成。西域边塞不仅山河壮美,在中国古代,还是中原王朝的重要国防安全战略带。众多诗人透过自身经历和亲身感受,抒发浓郁爱国情怀。

1.渴望国家统一

古代西域位于祖国西北部边境,在同中原和西部其他民族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占据着重要的地缘战略位置。岁月长河中,众多朝代战乱频发、民不聊生,长期生活在战火纷乱之下,很多身处边塞战乱困境中的将军战士,渴望早日结束战争,实现国家统一。于是,在边塞诗词的创作中,诗人们将满腔的报国情怀寓以其中。如:唐代李白在《塞下曲·其一》中就有“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表达愿为边疆统一尽心尽力,以及对早日平定边疆、凯旋的渴望;除此之外,西域边塞诗词中,还有对征人思妇的相思苦的描写,南北朝时期诗人徐陵《关山月》中有:“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表达了远征丈夫对妻子的思念,诉说战役所带来的相思之苦,渴望早日实现国家统一,家人团聚。诗人们借赋诗表达对祖国早日实现统一的极度渴望,抒发内心的熊熊爱国之情,营造爱国爱民思家的浓郁氛围,对当时的国家收复失地、早日实现统一与稳定具有强烈的号召、感染和鼓舞作用,有利于各民族团结意识的加强构建,凝聚成赤胆爱国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守边戍边情怀

从图1可以看出:河道两侧的两块绿地分别被划分为多个不规则小三角形块。小三角形块的划分是由指定区域的形状规则程度所决定。整体计算边界为规则的矩形时,三角网呈现出比较一致的小三角形块;而计算边界形状极为不规则时,三角网则由差异较大的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三角形组成。

古代西域边塞地区,环境气候恶劣且战乱多发,因此,反对外来侵占,誓死守护国家疆土的守边戍边情怀,是我国西域边塞诗中的特色内容。如:唐代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即使戍边将士生活艰苦、孤寂,但仍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誓死保卫国家的刚毅顽强。[3]王昌龄在《出塞二首·其一》中还发出绝不会让匈奴的骑兵跨过阴山,侵犯中原领土的豪情壮志:“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表达出诗人对戍守边关的赤诚之心和英勇无畏,洋溢着铁血报国的豪迈。北宋文学家宋祁在《尹学士自濠梁移倅秦州》中有“不辞征戍苦,要作破羌还”,描写不辞戍守边疆的艰苦仍坚守阵地的作战决心。韩琦在《次韵答致政杜公以加节见寄》中写道:“赐钺何劳诚靦面,捍边虽久即甘心”,表态甘愿久戍边陲;清代诗人史善长在《望天山》中有:“屏藩西北限华夷,天险原非人力置”,表达一种戍边情怀。边塞是祖国的重要阵地,守好边境是保家卫国的一项重要任务。西域边塞诗中通过对将军战士们的作战决心和壮志豪情的描绘,突出边疆战士们忠诚的守边戍边情怀,极大地鼓舞了军心民心,投射出爱国情怀,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和凝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讴歌祖国大好河山

西域地处祖国西部边疆,雪山、高原、盆地、沙漠交错相间,使人易生发开阔、高远之感,让人心情振奋,顿生满腔豪情,不禁讴歌祖国大好山河,表达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唐代诗人王维的《使之塞上》中,诗人运用“大漠”“落日”等意象,描绘了边陲大漠浩瀚无垠的景象,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展现得淋漓尽致;再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将西域的冬季美景赋予诗情画意,氛围感染力极强;又如清代诗人裴景福的《哈密二首》中,“十里桃花万杨柳,中原无此好春风。踏残白刺过黄芦,麦秀宜禾绿似铺”,描绘了哈密桃红柳绿、荠麦青青的暮春绝美景象。西域边塞诗中,无论是对西域边塞山川风光的描写,还是对西域边塞独有的意象群的寓意赋予,都表达出诗人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深热爱和情感的寄托。[4]诗人对祖国山河深情歌颂,不仅仅是一种讴歌,更体现了诗人生发出的对守护祖国山河的责任意识。诗人将自己奋勇杀敌、报效国家的壮志豪情融于祖国山水意象群之中,寄予自己的爱国情怀,表达诗人对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的渴望。

(二)诗词中体现民族交往与融合内涵

“邦畿千里,维民所止”,中原和边疆人民自古以来都交往交融频繁,通过和亲与联姻、民俗风情、地域文化互融等形成一派民族交往融合的画卷,对当时的西域边疆稳定与民族友好交往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凝聚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和亲与联姻,促进民族团结,缓和民族矛盾

古代的和亲与联姻,是西域首领和中原王朝通过嫁娶公主来促进民族间和解、维持民族友好关系的一种方式,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凝聚民族共识。唐代陈陶在《陇西行》中有:“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5],描写文成公主为内地和西藏建立友好关系做出了巨大贡献;又如公元前105 年,倾慕汉朝“人众富厚”的乌孙王猎骄靡,与汉朝细君公主和亲,中原文化被带入西域,助使两地建立友好关系;诗人常建曾作:“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立足于民族和睦的高度,称颂和亲政策与弭兵理想,反对战争、渴望太平。通过“和亲政策”,中原王朝的威仪远播天山南北,同时西域各地也增进了对中原王朝的了解,都渴望与中原王朝搭建沟通桥梁,建立友好往来关系。清代诗人肖雄撰写的《西疆杂述诗》,其中《香娘娘庙》描写道:“面貌巍峨水绕廊,纷纷女伴谒香娘。”为了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乾隆皇帝曾纳维吾尔姑娘为妃子。由此可见,和亲与联姻不仅使双方有了血缘关系上的“亲度”,更是在促进民族团结、缓和民族矛盾、推动国家实现统一、达成民族共识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2.民俗文化相交相融,体现认同心理,形成凝聚力

西域地域辽阔、民族众多,自古以来就和中原各族保持着频繁的友好往来关系,长此以往,使得彼此在民俗文化上也相互影响、互通互融。从不少边塞诗在饮食、音乐等方面的描绘中可以体现出来,如唐代鲍防在《杂感》就中有:“天马常衔苜蓿花,胡人岁献葡萄酒”,描绘中原人士对西域的马匹和葡萄酒的喜爱;另有诗人岑参,由于长期在边塞生活,使其对祖国疆土和各族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曾作“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汉语”,体现出西域少数民族与唐军战士之间的和谐融洽,相谈甚欢;清代诗人施补华在《库尔勒旧城纪游》中有“一髯闲静能胡琴,抱琴独坐林之阴”“胡儿六岁能胡舞,两髯欣然助钲鼓”,对少数民族歌舞进行了描述与歌颂。不同民族在生活习俗上互相交融影响,一定程度上显现出民族文化的认同心理,形成地区或民族的凝聚力,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的丰富与发展。

(三)经济互来互往,助力维持国家稳定,促进民族团结

西域各民族在政治、文化方面进行友好交往的同时,商业贸易交流也日趋频繁。丝绸之路的开通、融合互市的不断发展,打通了中原和西域之间的沟通要塞,尤其在“丝绸之路”段的西域边塞,各民族经济互往所呈现的一片繁荣景象进入了众多边塞诗人的视野。

1.“丝绸之路”发展

“丝绸之路”的发展,为西域同其他地区的经济交往创造了条件,丝路沿线为各地商人提供经贸市场,“丝绸之路”成为中外使节交流、客商聚居的重要平台。诗人张籍在《凉州词》[6]4357中云“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描写西域骆驼满载着货物伴着叮咚驼铃声缓缓前进驶往安西,展现出丝绸之路甘肃段上,商贸络绎不绝、人声鼎沸的繁盛景象;另有《通典》卷七载:“西至蜀川(今成都)、凉府(凉州,今武威),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7]152,描绘丝路沿线一带,道路畅通无阻,行旅路程安全,商贸货物种类繁多,物美价廉,其可见“丝绸之路”对各国和各民族所起着的重要桥梁作用。丝路古道上的商旅往来,促进了西域同中原及他国的交往交流,通过经商来往,各国各民族友好往来,国内经济发展繁荣,人民生活富足,有利于维持国家稳定,慰抚民心,促进民族团结,激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融合互市的民族关系

“互市”是古时各民族进行经济往来的一种贸易方式。唐朝时期,中央王朝重视与边疆各民族的“互市”交往,“互市”范围从组织官方交易到民间私贸,数额广,人数多,“互市”种类全。其中,尤以吐蕃最为典型。开元二十一年,唐王朝派使臣李嵩出使吐蕃,“以国信物一万疋、私觌物二千疋,皆杂以五綵遣之”[8]卷6;玄宗开元十九年,吐蕃派宰相前往唐,“请于赤岭为互市,许之”[9]卷213,这些史料都说明唐与吐蕃之间通过“互市”都有着密切的经济交往。清代纪昀在《乌鲁木齐杂诗》中曾描写道:“三十四屯如绣错,何劳转粟上青天”,描写军屯农耕和发展经济的图景。此外,还有丝路一带盛行的贡赐贸易、绢马贸易、茶马贸易等,使中原与西域少数民族建立紧密的经济联系。在贸易交往中,西域少数民族将牲畜、金银珠宝奢侈品、高级工艺品等其他土特产输入中原,中原对其予以数以万计的丝织品回赠,还有的以茶易马或以马换茶作为贸易的中心内容。中原和西域经济上的友好往来,不仅使各民族经济合作得到加强,自身经济基础得到巩固,还带动彼此间建立起融合互市的民族关系,友好合作,礼尚往来,亲密和谐,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三、耦合机制下西域边塞诗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启示

西域边塞诗中诗人所描绘的壮志报国情怀、各民族在政治文化经济上的友好往来,突显出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团结意识,有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西域边塞诗相接相承,具有内在耦合性。耦合机制下,西域边塞诗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注重思想引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

1.国家统一思想引领

中国自古以来就受“爱国统一”思想的熏陶,不论是自小就受爱国思想熏陶的诗人陆游,还是渴望报效祖国的诗人李白,他们的部分诗中都折射出早日实现国家平稳安定、民族团结和谐、百姓安居乐业的渴望。直至现在,实现国家统一、稳定发展,仍然是中华儿女心中所愿。但现如今,仍有部分“不法分子”伺机制造混乱,煽动民族情绪,以及一些西方国家试图抹黑中国和进行文化渗透等,对我国国家统一和稳定造成威胁。各民族要始终秉持“国家统一”思想,反对和遏制一切意识形态渗透和“搞分裂”的活动,预防和抵制外国政客干扰及思想文化入侵等,坚决反对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不断加强对民族的政策、民族团结的感人事迹的宣传,以文化人,文化润疆,增强榜样文化带动力,不断加强民族团结。

2.责任担当意识建设

古代西域边塞诗中,将军战士只身边疆英勇抗敌,战胜各种困苦险难,展现出强烈的责任担当意识,表达出对祖国的忠诚热爱,凸显出将军战士们强大的责任和担当,抒发报国边疆的壮志雄心。边疆要塞,国土圣地,守好边疆,事关边疆稳定,事关国土完整和百姓安宁,边疆地区的安全稳定,对于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基础保障作用。边疆地区各族人民对祖国政策的拥护,始终坚持党的坚决领导,体现出边疆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设。守卫好边疆地域的安全,有利于为边疆民族创造良好稳定的发展条件,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稳固和发展。如今,作为建设祖国的主力军,为完成祖国的使命,我们也要坚定树立责任担当意识,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不惧怕艰难困苦,随时“待装出发”,尽心尽责,守护好边疆,这是我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

(二)重视各民族团结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筑作用

1.各民族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古西域边塞诗中,多见边疆少数民族同中原民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互融交流。中原文化传播到西域,以西域为主的西域文化传入中原,中原与西域各族人民在生活习俗上发生交叉,互相接纳,如西域的胡舞、乐器、美酒佳肴等受到中原人士的喜爱,中原的汉语言文化和相关手工技术等也被带到西域,受到西域人民的广泛学习,尤其是汉语汉字的使用,无论是在民族大融合时期魏晋南北朝还是五代十国宋辽金时期,历代王朝都将此纳入政治文化制度中。汉语言文字在西域的使用,为后来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使用和普及打下坚固基础,为加强民族团结提供重要条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使用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10]西域边疆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交流碰撞,生出文化交融的火花,彼此交相辉映、互相尊重、融合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大团结。各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尊重和包容,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和谐共处,齐头并进又各放异彩,不断丰富发展自身民族文化,汇聚成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中华文化。各民族要继续保持在文化上绽放光彩,扩大各民族的文化包容性,塑造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打造得更坚实牢固。

2.各民族团结一心,自觉抵御“外敌入侵”

古西域是边塞要地,周边与多个国家相邻,领土广阔,边境的安全防卫自古以来备受重视。从众多西域边塞诗中可见将军战士们英勇作战、抵御外敌入侵的豪情壮志,中原与西域各民族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如今,边疆地区发展稳定,但要持续良好稳定的发展,必须树立高度的“防范未然”意识,强化各民族的共同使命和担当。当今世界局势伴随着动荡变革,一些民族分裂势力对我国乃至世界的安全、稳定和发展仍构成一定威胁。当前仍然有许多国家和地区处于冲突加剧、战乱不断的情况,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局势,我们要有正确的认知判断,自觉抵制西方文化渗透,坚守意识形态阵地;加强国家安全意识和民族团结教育,构建共同价值追求和精神家园,凝聚起中华各族人民的团结心和爱国情,形成抵御“外敌入侵”的认知自觉。

(三)重视经济建设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动力支撑作用

1.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不能缺少经济的动力支撑,而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为经济更好的发展创造条件。古“丝绸之路”打通了西域同中原及其他国家之间的沟通壁垒,极大地促进了西域经济的发展。[11]“丝绸之路”作为西域通往其他地方的交通要塞,为西域与其他民族之间的交往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带动了地区的经济发展,推动了地区的民族交流,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当今,我们仍然不能忽视基础设施建设等经济方面的发展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突出作用。我国西部边疆地区,地理位置偏远,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气候变化起伏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需求量大,因此,要加大力度强化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要加强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对西部边疆地区的支持,促使边疆地区实现更多开放式的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有效物质基础保障。

2.各地区加强商贸合作交流

我国古代西部地区,是一条以“茶马贸易”为主要内容的贸易往来和经济联系之道。商贸往来络绎不绝,“丝绸之路”的开通,极大地促进了西域同中原、周边各地区之间的商贸合作交流,各地区和各民族在商贸合作交流中,彼此建立友好关系,形成了命运共同体,逐渐加深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经济建设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设具有基础性作用,各地区要加强经济上的贸易合作交流。特别是在当前国际贸易下行和新冠疫情的冲击下,西部边疆民族地区更要秉持开放、发展的理念,树立交流合作的思维,敞开互融互动的胸怀,积极推动从“要素开放”向“制度开放”的转变,拓宽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形式,加强各民族间贸易合作交流的“顶层设计”;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合作,优化商贸交往布局,以部分区域为商贸合作试点,再逐步推广至更广领域,发挥重点经济发展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横纵双向商贸交往经济轴带;健全和创新西部边疆地区与其他民族地区的合作机制,创新民族间商贸往来的合作模式,制定边疆地区经贸往来发展规划,提升边疆地区的经济承载力,加快推进西部边疆地区与其他民族地区的经济交往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强西部边疆地区和其他民族地区的联动,使之形成合力,促进彼此之间的协同发展,搭建起经济交往的桥梁。

四、结语

西域边塞诗是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面对当前变幻莫测的国际形势,我们今天仍然需要重温回顾历史,接通边塞诗的文学血脉,弘扬爱国传统。西域边塞诗不仅在家国情怀上激起人们的共鸣,还折射和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探析西域边塞诗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耦合性,深入挖掘西域边塞诗的民族情感内涵,彰显其历史记忆和精神价值,有助于树立和坚定强大的民族自信,增强中华民族情感共鸣,达成民族共识。通过分析西域边塞诗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耦合之处,探究西域边塞诗中所包含的以爱国情怀、民族交往与融合、经济互往为突出特点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思想引领、民族团结、经济建设方面等为当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思想指引。将西域边塞诗赋予新的生机与活力,让其在人民心中永不停息地生出爱国团结之花,探寻人民奋力前行的精神密码,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强构筑。

猜你喜欢
边塞诗西域民族团结
西域门户——两关遗址
民族团结之歌
群文阅读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边塞诗的魅力”教学为例
班超出使西域
西域散章
《西域图志》纂修略论
论中唐边塞诗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唐代边塞诗里的情长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