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2022-04-18 19:06谢冬梅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摘 要:从古至今,人们都在强调读书意义之重大。语文是小学教学的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语言使用能力的关键,是学生时代最重要的基础课程。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是语文阅读教学体系中的核心,阅读教学成效深刻影响着学生吸收文本、理解文章意图、分析逻辑关系的方法和效率,对学生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丰富个人情感有引导作用。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得到高度重视。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2)10-0065-03

引  言

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难点,一直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构建高效的閱读课堂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教授学生技能,同时也有助于小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阅读教学中,需要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探索具体的阅读教学策略,打造一个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转变课堂教学形式给予小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是所有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语文学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师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对学生语文阅读表达能力及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是按照语文阅读理解试卷上的内容给学生讲解一下试题怎样做,或者在教学语文课文的时候,按照语文课本上的内容给学生反复读几遍,然后要求学生自己认真背诵课文,忽略了小学生对课文是否真正理解,缺乏对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也剥夺了学生自己学习阅读的时间。这种死板的小学阅读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甚至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一旦发现学生阅读课外书就会没收,让学生失去了感受阅读乐趣的机会。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笔者对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一)教学方式过于传统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大多遵循“教师讲,学生听”的原则,采用单一“填鸭式”教学,导致学生很难投入全部注意力到课堂中。很多语文教师不重视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将语文思考能力简单地看成拿出书,照着念,将学生的阅读范围锁定在课本上,不重视学习技巧的传授、阅读质量的提高、学习内容的丰富。语文本就是一个蕴含着丰富感情色彩的学科,因此,教师应摒弃传统教育思想,开展自主性教学。长期的传统式教学让学生在分析文章时对教师产生了依赖,没有教师这个拐杖自己就无法展开分析。教师应该有选择地进行讲解,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表达个人对文章的理解。

(二)语文阅读兴趣低

在我国教育事业深入改革的背景下,目前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仍然会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学生的发展需求,学生每天处在被动学习的状态中,学习兴趣严重缺乏。语文学习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是相互联系的,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都离不开语文知识。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应该对阅读教学方法进行积极创新和变革,不断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年龄的影响,小学生很容易被有趣的事物吸引。像语文阅读这样需要集中注意力、安静思考的学科,小学生极易对此产生烦躁情绪,失去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基于此,教师应尝试了解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中融入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三)学生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能力的塑造需要良好的习惯作为基础,阅读更是如此,阅读能力不是临时抱佛脚就能够形成的。学生阅读能力差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在平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导致在做题时无法全身心投入,也无法聚精会神思考。

(四)教师的专业素养需要提升

教师在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只注重对书本上的内容进行讲解,缺乏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互动交流,这种枯燥、乏味的学习环境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此外,教师的教学时间有限,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带领学生学习更多新知识,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更多语文知识,利用课下时间不断进行自我提升。小学阶段学生年龄比较小,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和思考能力,知识储备有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合理地选择适合小学生的阅读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自主投入阅读教学活动中。但部分教师无法做到这一点,其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二、有效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转变阅读教学的理念

阅读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是当前的阅读教学还停留在教课文、分析课文的层面上。但其实课文只是一个载体,通过这个载体我们应该学会独立思考,跟作者产生共鸣,产生自己的感悟。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没有重视阅读教学的实际作用,没有正确看待阅读。要想围绕核心素养构建高效的阅读课堂,教师就必须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理念和阅读教学方法。

比如,在教学《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这篇课文时,教师应该要通过引导,让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文中描绘的金秋景色,通过语言渲染和引导想象,让学生走进这一幅画卷,真正融入课文中,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文章结构。又如,在教学《陶罐和铁罐》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软件,让学生听别人是怎么朗读课文的,调动听觉,加强印象。之后,教师再让学生自由朗读,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在阅读中感悟,更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准。

(二)重视语言文字的阅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仅仅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还要教学生如何学习,教学生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阅读教学必须从字词教学入手,两者相辅相成,绝不能割裂开来。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细心打磨而成的,文章中的好词好句都充满了作者丰富的创造力,寄托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文章,不仅是读通文章段落、读会单词生字,更要在初读的基础上细读课文,让学生在阅读课文中找到乐趣,愉快地在阅读的海洋中畅游。教师应该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1]。

例如,在教学《花钟》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初读整体感知课文,再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重点体会课文所描写的花团锦簇之景,感悟大自然的美好。特别是教师要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等句子进行细致的朗读分析,让学生感受自然景物的特点和作者用词的生动巧妙。教师要对课文语言有高度的警觉,用敏感的心去捕捉课文中的潜在信息,对文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不轻易放过,对文章进行深入剖析,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推敲作者用词的精妙,感知语言文字带来的鲜明形象和力量。

(三)注重阅读思维的发散

在小学语文的阅读课堂上,教师要学会用阅读来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阅读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表达和分析。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阅读这一有效手段,让学生感知语文学科的魅力,提升他们阅读的主动性和学习语文的积极性[2]。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多领读课文,让学生从领读中感受教师情感的波动、字词的重读及句子的停顿,传授学生朗读技巧,培养他们的语感。然后,教师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在进行阅读前教师可以围绕教材的语言文字设计一些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等形式,在文中寻求答案。比如,在教学《小真的长头发》时,教师可以针对文章设计几个问题:(1)如果你的头发这么长,你想要用它来做什么呢?(2)小真想要用她的长头发来做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更好地熟悉和理解课文。

(四)开展合作探究,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合作意识、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合理地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相互配合、集思广益、相互交流,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提升学习的效率。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过程中可以采用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给学生布置探究课题和学习任务,让学生自主交流讨论,共同完成阅读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传统教师单一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相比,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在阅读中,合作学习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例如,在学生学习《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合作阅读任务,首先根据班级人数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组5人左右。教师在课余时间要增加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及性格特点,合理分配小组成员,建议每组分布不同水平的学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利用合作学习时间认真通读语文教材,探究乌鸦成功喝到水的原因。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见解,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自由讨论,不断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教师不能盲目地用完成教学任务的方式授课,应当注意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观察学生的注意力是否分散。良好的教学活动设计可以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

(五)强化生活化阅读活动设计

语文阅读教学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比较枯燥乏味,需要教师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和策略活跃课堂氛围。如果长期处在枯燥乏味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教师在活跃课堂氛围过程中一定要适度,如果一味地追求课堂活跃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那么这种方法就会成为一种形式主义。阅读课堂应为学生创设积极的生活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教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教师在创设教学活动时要促进学生思维的扩展,给学生一定的联想空间。比如,在《四季之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发挥校园周边自然资源的优势,组织一次春游,目的地可以设为乡村田野、河边或者公园。户外资源中各种美丽的花朵、生动活泼的动物、错落有致的树木,都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四季之美。相比教材上简单的图画,这些活灵活现的事物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户外学习氛围的渲染下,学生不但能够更好地观察、思考,还能够获得充足的自由想象的空间,提升语文阅读质量。与此同时,学生在对生态环境的感受过程中还能够领悟自然之美,实现立体化阅读课堂教学的目标。趣味的生活化教学活动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宽度,并帮助学生树立了一定的语文审美意识,极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学习质量。同时,通过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围绕不同切入角度进行教学渗透,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培养,让学生在课堂上、生活中、实践中都能够学到知识。

结  语

阅读有益身心和社交。多次的阅读,可以由量变引起质变,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阅读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有效开展阅读教学是新時代新课程改革对语文学科提出的新要求、新内容,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能够真正达到“育人”的效果,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更直观地看待这个世界,成为有温度的青少年。

[参考文献]

邬玲霞.谈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活

动[J].魅力中国,2019(49):176-177.

张秀娣.试论如何有效地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中外交流,2019(34):137.

作者简介:谢冬梅(1978.11-),女,福建顺昌人,

任教于福建省顺昌县大历中心小学,语文教研组长,一级语文教师,曾在2015年1月被授予“中国名师联盟 希望工程园丁奖”。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