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兴趣生活化的探索

2022-04-20 14:55王玉霞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5期
关键词:探索生活化兴趣

王玉霞

摘要:如今,我们语文老师有许多困惑,其中识字教学中识字量太大最为困惑!以一年级上册为例,“学会”和“会认”的字共有500个,也就是说学生平均每天要学习13个以上的汉字,这样的教学任务能完成吗?如果大部分时间拿来搞识字,别的内容如何来最优化?识字量是唯一目标吗?如不是,还要兼顾什么?实验中两极分化现象似乎比较严重,怎么办?孩子对字义的理有限,怎样能帮助他们较好地解决同音替代的问题呢?面对这些困惑,我们在实践中摸索一些方法。

关键词:兴趣;生活化;探索

一、识字情景生活化

因为识字量大了,人教版新教材专门安排了一定数量的生动有趣的识字课,一年级上册甚至安排了与主体课文并行前进,但内容上与主体课文没有多大联系的识字短文,高密度呈现了一批生字。但是生字呈现的主要途径还是将生字分散到一篇篇具体的课文中,随课文出现。因此新教材的课文一般都有十几个要求学生“会认”的字,六七个要求学生“会写”的字。这一事实对已经习惯了“常规地进行识字教学”的一线教师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他们甚至有些手足无措。这是一线老师在实验中最棘手的问题。人教版的识字是课文中随机出现的,没有字形的规律,学生在识字记形上没规律可找,印象不深。不像北京人教版的“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加强习作”的教材,它在低段集中识字时,是有规律可找的,如:由独体字带出一系列的合体字,“艮一一跟 根 很”、“寸-村 过 讨”;用形近字比较识字,用加一笔识字等。但是在人教版在文中识字要求是放低的,只要会认,而且在生动有趣的课文中学习生字,学生不觉得枯燥,学习兴趣极高。因此,要认识这些字,更应反复出现这些字。

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颜色、声音、动作等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单纯的识字会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如果在教学中顺应儿童的心理,创设新奇有趣的识字情景,使能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他们尽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体验识字的乐趣。一年级教材识字部分的编排体现了在生活场景中识字的特点,有及映家庭生活的任家里》,反映学校生活的《操场上》,反映时代生活的《自选商场》,反映农村生活的《菜园里》,在课堂上,如果我们能够创设一个个生活场景或氛围,就会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激活学生的思维,为了学生开创一个愉悦的识字空间,如教《菜园里》一课,我用简笔画,图片,把黑板布置得像菜园,黑板前摆放着几种常见的蔬菜,引导学生走下座位,看看、摸摸、读读、认认,然后再给这些蔬菜贴上标签,學生的识字活动如同在菜园里劳动,调动了多种感管参与识字、记字过程,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中,没有疲劳,只有快乐与思考,识字活动在自然愉快的气氛中进行。

因此,我们应进行细水长流的识字教学,每一个具体的字的教学过程都是长期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上完一篇课文,在这篇课文中认识,换一个语言环境不认识,这是正常的;今天认识,过几天不认识,这也是正常的;因为呈现这个生字的课文只是起一个“引见”的作用,只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认识它的契机,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学生在与它的不断接触的过程中逐步全方位“认识”它,因此我们更增强学生对这个字的敏感度,如在黑板报上每周出现“我会读”、“我会比”等栏目,让学生能天天见到这些字。在任何时空学生看到这个字都会有一种“回忆”的冲动,更是要想方设法提高这个生字的呈现机会。

二、识字兴趣多样化

人教版课标本实验教材,课文的生字量较多,我们就采取“注重字形联系”的集中识字教学法,先让学生记住生字的字形,然后寻找机会采取“注重字义联系”的分散识字教学法,让学生了解这些字的字义。也就是说,如果这个生字的字义比较具体,结合具体的语境学生能理解其意义,那么教师就把它确定为这篇课文分散识字的对象。如果这个生字字义比较抽象,教师估计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一时还无法了解其意义,那么教师就不能把它作为这篇课文分散识字的对象,等到教师二次三次四次呈现它的时候,再结合具体语境来进行教学,或者引导学生自己在课外阅读中领悟这个字的意思。这时多媒体为我们解决了不少难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每节课都利用课件解决难记、难理解的字。如:学习“影”、“鼠”等,在课件上先出现“鼠”的图片,再出示象形字,慢慢地演变过来。学生容易记,印象深。

识字方法只有适合与否,没有对错之分,学生的识字基础,识字方法的运用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所以在教学中我鼓励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合适的方式识字,还让有一定识字基础,表现欲强的孩子当小老师,教大家识字;性格内向的孩子让他选要好的伙伴一起识字,在交流中提高识字能力;有的喜欢读儿歌、故事,就在语言环境中巩固。只要学生能够尽快的记住汉字,方法不求统一。学生干自己喜欢干的事,就不会觉得厌倦,而会觉得是一种乐趣,一种心理需求的满足。

三、“熟字”该大量阅读

大量阅读肯定可以让学生提前认识一些字,肯定可以帮助学生巩固一些字,但阅读在识字教学方面的真正贡献在于它能帮助学生深层次地“熟悉”字,因为在阅读过程中识别一个字,就意味获得了这个字所具有的意义。

虽然新教材增加了课文数量,所提供的语言环境毕竟是有限的,学生在这有限的语言环境中怎么能体会到“字”的多变性和丰富性呢?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去阅览室、去图书馆、去书店,去上网……进行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诵读儿歌、童谣和古诗,甚至《三字经》,学生很可能没有完全读懂,但学生在字与字的千变万化的组合中,在字的不断组合以至发生质变的过程中朦胧地感受到“字”的丰富内涵,这就足够了,这种朦胧的感受我们千万不能用孤立的组词、扩词、写句以及解释词条这样的方式去检验。

总之,我们在新课程教学当中,的的确确存在不少的困惑,但只要教师在实践中深入研究,总结经验,不断学习,使自己的理念不断深化,能适合这套教材,将困惑变为动力,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参考文献:

[1]瞿红.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J].天津教育,2020(17):97-98.

猜你喜欢
探索生活化兴趣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