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

2022-04-20 07:04朱凤芝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5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朱凤芝

摘要:课程思政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育人理念,是全面深化教学改革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对于工业机器人技术这类工科专业而言,课程思政的建设还存在着一定课程思政要素应用上的难度,影响职业院校课程思政育人的成效。对此,本文分析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背景,并提出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学实践的方法对策,为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育人目标提供参考,以期提升职业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

引言

课程思政理念在2016年首次提出后,逐步成为考察院校立德树人贯彻执行效果的重要显性指标。人才的培养和全新育人目标的达成,都需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渠道,加强对思政理念的传递,完成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只有这样,职业教育才能从以往技能型人才培养中脱离出来,实现育人方向的转变。而如何在工业机器人技术这类专业性较强的课程中,发挥思政理论的教育引导作用,构建起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同向而行的育人模式,是职业院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主要研究工业机器人的技术参数、机械构成、技术要素等,是培养我国新时期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的主要渠道。在努力实现中国制造的背景下,工业机器人技术作为我国未来重点发展的领域,是实现智能建造的重要环节。面对当前制造业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的变化,人才的培养需要转变方向,从以往过于重视专业技能,转变为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在具体专业教学实践中,以思政育人为抓手,创新教学的理念和育人目标,促进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高度融合,构建起专业课和思政课同向而行的育人新格局,大力培养更多服务于工业机器人技术产业的全面发展型人才。然而,由于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内容繁杂,且包含大量的理论和技术要素,与思政知识的融合,往往表现出融合程度不深,思政理論内容呈现过于生硬的情况。为解决这一问题,教育领域提出课程思政的建设要求,并强调要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渠道,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要素,并通过教学设计和创新,不断增加思政教学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促进专业课和思政课的充分融合,形成协同发展的效应。通过课程思政改革的落实,改变当前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的能力发展现状,实现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价值引领,达成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二、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中的思政要素

(一)讲解工业机器人发展的过程,注入中国自信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工业机器人技术水平决定着一个国家自动化生产的水平,工业机器人更是制造业重要的自动化设备。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发展起源起上世纪,经过长久的研究,虽然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但是现有技术水平也能够独立生产出机器人关键元件,根据制造业生产要求开发出适用于装配、运输、冲压等领域的机器人设备。这种技术水平的发展变化,可体现出我国加快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决心,能够真实反映出我国科技力量,以及实现科技梦和自主制造的决心。在专业课程中讲解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可在其中融合科技强国的理念,引导学生主动了解我国科技发展的历程,认识到我国科技水平正在与其他国家缩小距离,帮助学生树立中国自信和文化自信,使学生对未来发展的行业保持较强的信心,更为主动的为行业发展贡献自主力量。与此同时,借助课堂教学这一渠道,向学生宣传我国2025科技梦,启发学生理解科技强国的重要意义,使专业课程除专业性的知识外,能够具有思想引导和教化的作用,使学生构筑中国力量和民族精神。

(二)借助实践操作活动,传递工匠精神

科技制造梦想的实现,不但依托更高水平的科技生产技术,还需要更多有着责任意识,以及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技术型人才。因此只有从教育角度,落实工匠精神培养计划,才能根本上解决当前工业机器人技术发展的问题,才能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针对这一目标,在工业机器人技术实践教学中,借助技术演示活动,严谨地向学生展示机器人动作点,并反复调整机器人运动的路线,使机器人能够更加高效的完成任务。这种认真且不断改进的工作方法,可使学生认识到只有精益求精才能保障技术质量。学生自身思想和理念的转变,为工匠精神的融入带来机会。而教师针对学生学习需要,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的设计,可使工匠精神内涵的呈现更为立体,学生理解更为深刻。经过长久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技术的钻研,依靠不断进取和创新的能力,从而形成踏实勤奋努力钻研的价值追求,使学生最终成为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才。

三、职业院校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对策研究

(一)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建设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重点,主要在于教授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分类、特点、组成及工作原理等基本理论和技术,了解工业机器人使用技术方法与具体流程,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与实践性特征。在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落实课程思政教学任务,应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以及学生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及个体差异情况,积极搭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体系。通过完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有效培养学生机器人兴趣,形成良好专业触觉,引导学生努力创新形成创新性专业思维,真正做到理论知识传授、实践能力培养与思想价值引领有机结合,提高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成效,真正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素质教育理念。在具体实践中,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建设,可从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培养学生生态文明理念等三个方向入手。第一,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可通过在每学期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中导入介绍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历史和现状的相关内容,如春秋时期鲁班发明的“会飞的鸟”;汉代时期科学家张衡发明的“记里古车”;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等等。并通过在讲述此类历史事迹过程中,巧妙融入中国人民在困难面前敢于斗争、不畏艰难的精神和创新创造的智慧,提升学生文化自信。第二,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可通过根据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教学内容针对性选择大国工匠故事,如《大国工匠》、“感动中国”等。以故事导入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深受感染和启发,培养其形成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第三,要注重引导学生科学选取机器人所需器械零件,既要满足机器人自由度与传感器需求,提高机器人稳定性与灵活性,又要避免成本过高出现浪费等问题,增强学生节约意识,引导其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二)大力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效推动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学生成长成才

为进一步推动职业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有效开展,应注重从多个层面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将其合理渗透到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以有效推动本专业学生成长成材。在具体实践中,可通过从专业课知识点、国家发展战略、职业道德规范等三个维度挖掘思政元素。首先,从专业课知识点中挖掘思政元素。需要从知识点本身出发,针对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不同基础课与专业课,以学科交叉融合思路为引领,深入研究知识点之间蕴含的价值观、思想等方面存在的思政元素,探索知识间存在的关系与联系,建立立体的思政结构。有利于让学生在专业课知识点学习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与渗透,逐渐形成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钻研精神,形成虚心向学、尊重知识的良好素养。其次,从国家发展战略挖掘思政元素。可通过结合所受课程客观分析目前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中面临的挑战,分析未来制造业发展趋势,让学生认识到时代赋予的改革精神,是推动国家发展、民族强大的核心要素,培养学生担当精神与责任意识。此外,从职业道德规范中挖掘丝状元素。应协同学校合作企业,由专兼职教师在校内与校外人才培养各个环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意识,引导学生形成责任意识、质量意识与保密意识,大力弘扬奉献精神。

(三)引进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稳步推进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教学模式创新

在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环节引入多样化教学手段,不仅有利于实现教学模式改革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还可有效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质量与效率,将思政元素贯穿教学整个环节,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具体实践中,可通过分别采用案例导入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等多样化教学手段,推进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创新。首先,应用案例导入教学法。需要本专业教师在具体教学环节,根据教学内容针对性选择相适应的真实案例,利用真实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了解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比如,例举中国机器人发展进程,为学生讲述中国机器人虽发展起步较晚,但伴随着近年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的突飞猛进,增速已达到世界第一。通过导入这一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差距的同时看到中国工业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增强学生对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信息。其次,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法。可通过根据工业机器人技术理论知识,在网络中搜索与之相关的教学素材与案例,并将其整合制作为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发送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观看,完成课前预习任务,做好新知识导入工作。然后,到了课堂教学环节,在简单讲解完教学内容后,应播放一些有关教学内容的视频,视频可涵盖真实舆论事件,如我国各大生产领域应用工业机器人采摘草莓、西红柿、棉花等视频,顺便让学生了解新疆棉事件,以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四)加强教师队伍培训力度,打造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高技能型师资团队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实施者与组织者,自身所具备的职业素养、业务能力、技能水平、知识储备以及课程思政教学意识,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程思政落实效率,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因此,为进一步提高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水平,应注重加强教师队伍培训力度,鼓励教师深入学习施政理论与党的政治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身课程思政教学能力,进一步打造工业机器人专业高技能型师资团队。在具体实践中,可通过定期开展以课程思政教学为专题的教研教改活动,引导授课教师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国工匠精神以及人生哲理哲学知识。其次,定期参与培训、讲座、报告等专业性强的活动,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在教育深化改革下,针对当前就业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我国提出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旨在通过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的融合,加强对学生道德品质和素养的培育。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作为培养我国制造行业技术型人才的重要领地,承担着为社会提供后背力量的重要职责。面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全新要求,需要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课程,积极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理念和要素,并积极召开教学实践,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了解我国工业科技发展的历程,认识到制造大国梦想的实现,依靠的是每一位科技人才,只有自身具备工匠意识,才能推动我国制造梦想的实现。通过长期的引导和教育,有效提高学生的素养水平,达成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丛帅,燕居怀,程义民,李沙沙,褚学林.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南方农机,2022,53(03):149-151.

[2]朱洪雷,代慧,桑治国,解军.“互联网+”背景下“校企协同、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以“工业机器人技术综合应用”课程思政为例[J].职业技术,2022,21(01):104-108.DOI:10.19552/j.cnki.issn1672-0601.2022.01.018.

[3]穆龙涛,邬凯,焦峥辉,马杰.“智能机器人技术”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南方农机,2021,52(22):164-166.

[4]苏建,陆春元,钟鸣,王仁忠.“1+X”证书制度下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四融”发展策略研究[J].职业技术,2021,20(12):56-62.DOI:10.19552/j.cnki.issn1672-0601.2021.12.010.

[5]余娜.“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探索[J].南方农机,2021,52(21):157-159.

[6]徐开元,何玉安,李庆梅.“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课程多維度思政元素的构建[J].职业技术,2021,20(10):82-86.DOI:10.19552/j.cnki.issn1672-0601.2021.10.015.

课题项目:2021年福建省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职业院校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以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为例》(GB2021048)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