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数据驱动”的中学英语语法教学探究
——以过去分词教学为例

2022-04-20 09:56张伟伟许涵
英语教师 2022年2期
关键词:数据驱动语料英语语法

张伟伟 许涵

引言

语法一直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法在语言学习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语法,语言学习便会杂乱无章。近年来,虽然中学英语语法教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情况依旧不容乐观。语料库作为“按照一定的语言学原则,运用随机抽样方法,收集自然出现的连续的语言文本或话语片段而建成的具有一定容量的大型电子文库”(杨惠中 2002),为语法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语料库用于大学基础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方法的改革的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张济华、高钦,等 2008)。在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语料库被较多地应用于词汇、写作教学,较少应用于语法教学。本研究旨在探讨语料库应用于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的模式,从而为语法教学提供新思路。

一、中学英语语法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教学方法陈旧、单一。教师习惯使用传统的归纳演绎法,采用“呈现语法规则—识记语法规则—习题巩固”的教学步骤教学语法。陈旧、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效率低。

第二,缺少师生互动。课堂由教师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未得到凸显。课堂以教师讲解为主,师生互动少,学生参与度低。学生刻板识记,不能透彻理解语法知识。

第三,练习缺乏情境。教师依据教材开展统一、刻板的语法练习,忽视对真实情境的创设,导致学生熟记语法规则却不会灵活运用。

二、基于语料库的数据驱动学习模式

基于语料库的数据驱动学习(Data-driven Learning,DDL)是20世纪90年代由蒂姆·琼斯(Tim Johns)首创一种的学习模式。该学习模式鼓励学习者积极、主动地从真实的语料中观察、概括和归纳语言事实(卢华国、张雅 2015)。该学习模式自提出以来就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

在基于数据驱动学习模式的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既要结合多媒体技术创设真实的语法使用情境,又要与学生密切互动,使其自主认识、归纳语法规则,提高其学习的自主性和效率。

三、语料库在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一)国外研究现状

20世纪80年代,英国伯明翰大学的蒂姆·琼斯(1991)首次将语料库应用于语法教学。之后,将语料库应用于语法教学的研究开始逐渐发展。埃斯特林·范内斯特和林德奎斯特(Estling Vannestl&Lindquist 2007)研究了语法课教学中语料库的应用;博根(Bogun 2013)探讨了DDL在显性语法教学中的意义;近年来,语法方面的DDL研究更加深入,吉尔昆(Gilquin 2020)将DDL和构式语法相结合,邀请二语学习者进行了影响构式习得效率的实验。

(二)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将语料库应用于语法教学的研究逐渐增多。吴军(2010)阐述了语料库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作用。方秀才(2011)将语料库应用于语法教材编写。李月平和毛文伟(2010)将语料库应用于日语语法教学,扩大了DDL的应用范围。除此之外,罗凌、温善毅等(2014)提出了DDL的三种类型、分类依据及其运用于语法教学的优势,进一步丰富了DDL的理论基础。

四、基于语料库“数据驱动”的中学英语语法教学模式

语料库数据驱动教学充分关注真实语境激发学习者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罗凌、温善毅等(2014)根据学习者在DDL中的受限程度,把DDL大致分为三种类型:自由式、引导式和控制式。本研究根据其中的引导式DDL,构建了基于语料库“数据驱动”的中学英语语法教学模式(见图1)。

下面,以过去分词教学为例,探究该模式的具体操作。

(一)需求分析

过去分词是中学阶段重要的语法知识点。考虑到中学生年龄小、自主性差,为避免学习效率低、错误归纳等问题,决定在教学过程中增强对他们的引导。

(二)语料提取

为确保学生接触真实的过去分词应用语境,所选取的语料须来自权威语料库,如英语本族语者语料库British National Corpus(BNC)、初学习者语料库Learner’s Corpus、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COCA)、中学生书面语语料库MSSW和中学生口语语料库MSSS等。

过去分词的基础教学阶段一般在初中,但初中阶段学生所接触的仅为过去分词的构成等简单知识,且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仅进行了刻板记忆。在高一阶段,学生开始真正学习过去分词。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一模块3的基本语法教学目标:复习过去分词的表达形式,让学生了解过去分词的四大功能。基于以上目标,教师首先根据学生在初三所涉及的重点词汇如 abandon、visit、see、travel等,在权威语料库中搜索;其次,在搜索结果中选出要使用的语料并以文本文档的形式保存下来,从而形成自建的过去分词小型语料库。最后,运用半自动赋码软件如treetagger等对相关词汇进行赋码,并运用AntConc进行实际教学操作,形成资源语境共现图。

(三)观察引导

利用所呈现的资源语境共现图,教师引导学生在大量真实语境的基础上,自主观察分析,充分发挥主动性。

首先,通过众多例句的展示,使学生对过去分词的定义理解得更加透彻,并能够正确识别过去分词。其次,教师在语料库中搜索某一重点单词的v.-ed形式,并将搜索结果展示给学生。再次,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辨别过去分词和过去式。上述做法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过去分词定义的理解,还能使其接触真实的语境,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如下页图2)。

例如,通过搜索abandoned,按频率高低呈现其使用语境,可发现其过去分词用法远超过去式,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过去分词的重要性。通过区分过去分词和过去式的用法(例2和例4对比),使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过去分词的定义,分析其他例句与例4的区别,并主动归纳二者的区别。

过去分词作定语、过去分词作状语、过去分词作表语、过去分词作宾语补足语均可按照此步骤借助AntConc进行教学。如过去分词作定语,教师可在自建小型语料库中搜索VBN+NN(过去分词+常用名词单数形式),展示搜索出的例句,设置不同的小组合作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逐步引导其掌握过去分词的所有用法。

(四)规则总结

在完成全部的引导任务后,教师要对语法作归纳性总结,以便学生能够将小组合作成果和教师总结内容进行对比,从而系统、详细地掌握语法的相关知识点。以过去分词的定义为例:

1.规则构成:V+ed

2.与过去式的区别:(1)过去式表主动过去;过去分词表被动完成。(2)过去式出现在过去时态,为短暂性动作;过去分词表示持续性动作,与have、has been连用。(3)过去式可单独作谓语,不与助动词、情态动词连用;过去分词为非谓语,相当于形容词或副词。

(五)练习巩固

为了使学生牢固掌握并能熟练应用所学语法知识,需要进行习题巩固。在习题巩固环节,除教材练习外,教师还应提供自建语料库,鼓励学生根据语料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课外练习和巩固。

结语

语料库数据驱动的语法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和自主性,改变传统教学“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但是,语料库用于语法教学的研究还处于前期阶段,存在任务量大、中学生自制力差不易控制等缺点,只能作为课堂辅助,并不能替代课本教学,期望未来可以通过进一步研究解决语法教学中的问题,促进国内语法教学更上一层楼。

猜你喜欢
数据驱动语料英语语法
面向低资源神经机器翻译的回译方法
可比语料库构建与可比度计算研究综述
来,我们说说英语语法
基于网络与数据智能化的数码印花产品设计定制模式研究
数据驱动理念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应用
大数据背景下的警务模式创新研究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改探讨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
英语教学中真实语料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