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视角下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

2022-04-22 08:07蒋能高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畜牧兽医专业双创探索

关键词:“双创”;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探索

一、探究“双创”视角下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融合双创教育是社会赋予职业教育的重要职责

作为一种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基本素养,创新创业是在岗员工需具有的意志品质。在这其中,工匠精神是追求卓越、敢于创新的内在精神,同时也是岗位、职业中精益求精的服务精神。立足这一角度进行分析,具备鲜明立场的工匠精神可以引导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切实推动其建设发展。于职业教育而言,在双创教育背景下专业教师的育人方向更为明确,教师借助育人理念培养方向的转变,充分体现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主体性,之后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切实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助力学生核心竞争力提升。

(二)是素质教育下的必然要求

当前,素质教育逐渐成为职业教育改革重要指向标,同时《职业教育改革》文件中指出,中职不同专业教师在育人过程中,需结合学生能力发展需求、社会岗位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知识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对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来讲,教师围绕双创教育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在知识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同时整个学习过程也可以体现学生主体,从而让学生能够主动加入学习过程,利于教师实现新时期下的教育改革目标。

二、“双创”视角下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围绕双创教育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培养现代化畜牧兽医专业人才,逐渐成为众多中职学校研究内容,且很多学校和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教育成效。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双创教育视角下的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学改革进度。笔者认为,其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双创教育目标不明确。这一内容主要体现在部分中职院校在畜牧兽医人才培养方面,过于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的培养,整体培养方向过于单一。但在双创视域下,学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较强的专业能力,同时还需要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以及创业能力,这意味着一些中职学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很少融入工匠精神培养,其培养方向模糊不清,导致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发展,双创人才培养目标难以实现。其次,双创教育与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融合不彻底。当前,教育改革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更多职业教育教师加入教育改革队伍,也积极进行实践。但因一些外界因素影响,如自身教育能力有限、学校不重视与企业的联合,导致教育改革效果不佳,且学生综合能力以及素养得不到提升,新时期下的教育改革目标难以实现。

三、“双创”视角下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措施

(一)提升师资力量,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对双创教育视角下的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来讲,教师综合教育能力是决定性因素。在全新的社会需求以及教育视角下,校内师资队伍的优化关系着学生多元素养的发展,这一内容也要求各专业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教学技巧以及较高的育人水平,他们可以围绕全新的育人目标、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及职业素养,促使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以及工匠精神人格发展。基于此,中职学校为了进一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进一步提升校内畜牧兽医专业教师和课程教师教育能力。

笔者认为,学校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提升教师综合教育能力。第一,校内管理人员转变思想,注意到教师教育能力提升对畜牧兽医专业改革的引导价值,以便之后开展吗师资力量培训工作。第二,在学校范围内提升专业教师教育能力,组织教师参与培训。同时,针对一些教师疲于参与培训的情况,中职学校在重视校内教师能力提升的基础上可以落实必要的奖励机制,鼓励在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师参与各不同的培训,或前往企业一线进行学习,从而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并掌握企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之后将这些内容连同本专业未来发展空间告知学生,带领学生做好职前规划。第二,打造线上名师交流平臺,邀请更多的专业教师加入其中,共同探究在双创教育中融合工匠精神的方法,以此来构建现代化师资队伍,确保整体育人成效。

(二)强化校企合作,完善双创教育体系

校企合作是发展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双创素养的关键措施,因此在双创教育视角下,中职学校需针对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能力发展,积极与企业合作,从而构建完整教育体系。一般情况下,中职生在毕业后大多选择直接就业,他们在毕业后面临着就业以及创业等的选择,而过硬的专业技能以及前沿的创新思想,是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使其可以走向市场竞争的有力保证,也是当前背景下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因此,中职学校和畜牧兽医专业教师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需在发展中强化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搭建双创培养平台。首先,畜牧兽医专业教师可以调查相关企业的工作标准以及对社会创业所需要的条件,进而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工作情境”,让学生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完成工作任务。在育人过程中,教师可将情景模拟成某个企业的技术开发部门,让学生担任职员,随后将某一领域的开发作为任务,组织学生们恪守岗位,严格按照标准完成分配到自己手中的任务。其次,教师以及企业优秀人才担任指导人员,引导学生做到精益求精,促使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除此之外,校企联合也是发展学生“工匠精神”的有力方式。专业教师连同企业员工,对当前学校内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目标等进行调整,之后在理论教学中为学生讲解本专业创业空白点,在实践教学中借助企业实践标准开展教学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以及职业素养,进一步实现双创教育下的专业教学改革目标。

(三)创新教学方式,开展有效实践教学

传统的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虽给学生较多自主探究时间,但并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思维意识以及职业素养的发展,因此专业教师在育人过程中,需要积极引入教学方式,以此来开展融双创教育的实践教学活动。例如,在“母猪产后护理”实践教学中,笔者运用混合教学法开展了相关教学活动。首先,开展线上实践知识预习。此阶段是学生大体把握学习内容、进行实践的关键前提,结合教学内容,笔者将教学案例、母猪产后护理及恶露、产后喂料技巧等内容上传,并在其中融入案例分析、工匠精神教育等内容,实现深层教育的目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理念,并掌握重点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将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进行整理,或在评论区留言,以便于教师整合。其次,结合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以及存在的疑问,开展针对性教学。这一阶段主要笔者结合学生在线上理论和案例知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针对性引导,因此笔者连同企业工作人员,开展了线下实践教学活动。在实践中,学生需要明确以下几个点:做好环境控制,确保猪舍保持适宜温度;做好消毒保健工作;在母猪产后为其提供水分,可补充电解多维或生理盐水,但是需要把控好量;做好消炎工作。之后学生在组内结合实践项目完成各项操作,之后笔者为学生引出了养殖技术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过程,并发展学生创新意识,促使其创新能力发展。

(四)融入课程思政,发展学生多元素养

课程思政是发展学生双创能力的又一关键要素,因此畜牧兽医专业教师可有意识地在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以此来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第一,教师在病理实践教学中借助思政教育发展学生双创能力。目前,本专业面向岗位需要的不仅要求人才具备高超职业技能,同时其在工作中,要做到尊重每一个生命,具备良好的认知,并可以在工作中严格按照标准解决问题。因此,专业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中要重视病理内容的引入,重视学生的引导而不是一味地知识灌输,在讲解各类疾病的诊断以及救治方法时,在其中贯彻工匠精神、职业理念等内容,引导学生尊重生命,并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借此来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理念,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第二,在实践教育中融合思政教育元素,发展学生职业素养以及创新意识。例如,专业教师在病因分析的实践练习中,可以组织学生前往校内动物医院,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观察并分析小动物的病因,使其掌握内科疾病的诊断方式与有效治疗方式。这一过程需要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并要求学生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工作,做到细致诊断。为此,教师则可以在其中渗透职业素养、爱岗敬业等精神,并带领学生了解目前相关岗位的创业空白点,以此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

四、结语

職业教育每年为社会提供一大批技术型人才,他们对社会建设有卓越贡献。而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和乡村振兴背景下,畜牧兽医相关岗位需要更多技术型人才,且岗位要求学生具备一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并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这对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师和学校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如何培养具备较强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人才,成为中职学校和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师研究的重点,笔者认为学校需要重视教师教育能力提升,并强化与企业的合作,专业教师则需要借助学校和企业搭建的平台,积极开展实践教育活动,以此来强化学生综合能力,切实深化专业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杜娟.“以赛促学”推进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畜牧科技,2021(08):21-22.

作者简介:蒋能高(1993-),广西桂林市灌阳人,本科,助理实验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教学等工作,广西农牧工程学校-畜牧兽医品牌建设项目。

猜你喜欢
畜牧兽医专业双创探索
“四大板块、六大支撑” 协同式“双创”教学模式研究
乐山市五通桥区“双创”五通桥在行动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职业院校“双创”教育辨析:基于现实审视与理性思考
高职院校制药专业和畜牧兽医专业共享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
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性教学创新分析
信息技术与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