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中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2-04-22 08:07郑波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中职数学互联网+互联网

郑波

关键词:“互联网+”;中职数学;核心素养

“互联网+”的灵活运用,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其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一方面可以提供学生丰富、多元以及符合时代需要的学习资源,让他们对于中职数学的学习更加轻松、便利、愉快地进行探究、学习、合作以及分享,进一步促进数学教学资源的整合统一和有机互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频率;另一方面,对教师来说,可以利用互联网的独特的优势和特点,以多角度地进行切入,将互联网与中职数学教学相互融合,促进数学核心素养对学生的渗透,让学生在接受中职数学教学时,基础知识水平等到稳步提升的同时,还能不断地强化自身的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的含义

通过对新时代、新课标的深入解读与全面分析,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参与学科的学习过程中,经过自主学习和知识渗透而逐步形成的一種基本素养,是学生基于对学科本身的知识和技能的认知、自身道德品质、个人经验的相互结合统一。仅依靠传统的教育模式是没有办法培养核心素养的,所以必须要借助现代化互联网的优势和特点,实现全面培养综合性和创新性人才的目的。

二、“互联网+”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一)化繁为简,生动诠释

中职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兼具,同时重视学生思考和探究的一门学科。特别是对于几何、函数等章节进行讲解时,不仅要求学生构建完整的思维逻辑,同时还要求他们具备良好的空间构建和数学建模能力,但是这样一来,对于在空间和逻辑方面能力较弱的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各种信息技术的、新型设备以及丰富的网络资源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将原本枯燥、乏味、单一的中职数学课堂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活力,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打造出更加生动、形象、具体的课堂学习环境,将抽象的、难以掌握的以及难以理解的数学课本知识,以具体直观的图像和生动形象的影像展示给学生时,让他们可以清晰和直观地观察到各个数学参数的变化,对中职数学产生新的认知,让中职教师的数学教学更加便捷,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轻松快乐。

(二)激发兴趣,强化效率

现今,随着中职教育新课标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对中职数学教学也有了全新的、明确的要求,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一言堂”这种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合新时代下中职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学生逐渐由参与者逐渐演变成主导者,拥有了更大的探究思考、合作交流的自主空间,这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主体性和参与性得到不间断地强化。“互联网+”的灵活运用,提供教师海量的教学资源,而这些教学资源与中职数学教学进行相互融合,创新,打造出更适合现代中职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极大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激情,促进他们数学能力和核心素养得到前面的发展和进步。

(三)拓宽渠道,丰富资源

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撑,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中职数学教学的课堂中,将多媒体设备与互联网整合统一,打造出一个脱离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创新性教学方式,拓宽了教学渠道,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实现了高效性和实时性的教学互动,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另外,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多种多样的学习素材和辅助学习工具,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加轻松便利地学习。

三、中职数学教学现今存在问题分析

(一)教学模式陈旧

现在中职学校教学中仍然存在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陈旧的情况,我国的传统教学方向偏向于知识的传授。很多的中职院校仍然采用的是传统式的教学方式,例如:灌输式教学、描述式教学、填鸭式教学以及放养式教学,教学理念仍然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作为旁观者,这种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不仅对中职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不到任何正面作用,反而造成了阻碍,严重地拖了学生的后腿。让学生在日常教学中逐渐学习吃力,产生厌学思想,甚至导致学生无法顺利毕业。

(二)学生基础匮乏

一般来说,中职学生的文化课基础知识薄弱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中职学校招收学生的入学分数偏低,数学基础很差,很多学生报名中职院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自己的成绩较差,无法达到高中的入学标准,或者即使能够进入高中,但是无法适应高中学习节奏,没有办法考上大学,他们想要参加专业学习,尽快就业。尽管随着国家大力支持中职学校的发展,但是中职学校能够招收的学生数学素养依然薄弱。

(三)缺失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求知欲会更加强烈,想要更加深刻地了解世界。但是他们的很多人都是在无奈的情况下才选择中职教育,这种挫败感会在之后的学习竞争中产生心理阴影,让学生有一种“失败者教育”的感觉,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甚至还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学生渐渐地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从而导致数学素养较差

四、基于“互联网+”背景下中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

(一)教学设计,实现全面提升

课前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影响数学教学的质量,还能够影响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将学生实际情况与课本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由于中职学生他们的数学基础并不是很好,很多基础知识掌握得并不牢靠,因此,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将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课本内容相结合,设计出适合中职学生的教学方案,这样做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和学习热情,同时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事先找到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素材,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提出一些实践性问题,积极引导,发挥教师的导作用,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和使他们得到数学能力得到全面提升,通过相应的教学设计,不仅能改变原来数学课程单调、乏味的学习氛围,同时又能提升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创设情境,提升想象能力

中职数学课本中存在着一些与数学知识相关的图形,主要的用途是让学生们在观察、研究图形的过程中,开发他们的思想,相处更多的有效解题办法,但是课本中的图形都是固定不变的,沒有立体感,教师可以将多媒体与中职数学教学相结合,将那些固定的图形制作成可变的图形,帮助学生形成生动形象的认知,通过感官体验,刺激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探究兴趣。例如,在讲解函数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制作一个数字与图像转化的数学程序,通过多媒体向同学们进行展示出来,教师随机填写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不同函数表达式时,函数图像的不同,也能发现随着函数的某一系数发生变化时,函数图像同样发生变化,便于学生自己发现数学规律,提升他们的探究能力和想象能力。将学生放在真实问题情境中,让学生自主观察、探究、思考和总结,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想象能力和空间构图能力,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

(三)翻转教学,强化自主学习

微课是以信息技术基础,展示碎片式课程内容和学习内容,由浅入深的一种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的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能够充分地结合学生自身的数学诉求,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自主展开碎片式的学习教师可以从海量的互联网资源中筛选微课所需要的课程素材,制作微课课件,并将微课课件进行上传,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例如,在学习相关的“二次根式”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预习自己制作好的微课课件,学生可以清晰、明确地了解到相关定义、公式以及性质等等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教师节省不必要的讲课时间,减轻教学压力,学生也会有更多的时间学习重点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得授课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四)设置作业,实现高效教学

中职学生的数学水平各不相同,只有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设置针对性教学,才能高效、准确地引导他们进行精准学习,稳步提升成绩,教师要避免“一刀切”现象,特别是在课下作业的设置上。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教师可以立足于大数据,准确分析学生在学习中存在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置与其能力水平相近的作业,这样做会更显示出强化的作用。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时,教师在课后可以利用大数据系统,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足和难点,有的学生对计算公式不会运用,有的学生对其原理理解模糊,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大数据中的详尽分析,给予他们相应的指导和帮助,并且给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设置针对性作业,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增强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同时还避免浪费学生的时间,防止“题海战术”的发生,做到准确强化,高效教学。

五、结语

总而言之,本文通过课程前的教学设计,让全部学生得到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全面提升;创设问题情境,提升学生的数学想象能力;运用翻转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设置课后作业,巩固强化知识掌握等这些方式,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帮助他们增强发现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培养和综合能力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连江龙:“互联网+”背景下中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J].现代职业教育,2021(48):172-173.

[2]于春红:“互联网+”背景下中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运用[J].现代职业教育,2020(51):190-191.

[3]过凤娟:“互联网+”背景下机电专业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0,22(21):217-218.

[4]仇晓芳:“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纵横路径[J].新课程(中),2018(10):117.

猜你喜欢
中职数学互联网+互联网
浅析如何提高中职数学课的教学质量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
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思考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