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电影资源,让高中语文教学更“鲜活”

2022-04-23 22:04李昀赟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2年15期
关键词:鲜活高中学生高中语文

李昀赟

今天,人们生活在一个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社会崇尚“视觉文化”与碎片化阅读,越来越多的学生习惯接受视觉动态信息,失去了阅读经典文本的兴趣。电影不仅是当代高中学生陶冶心灵、学习知识的渠道,更是他们疏解情绪、消遣娱乐的手段。电影与语文本身具有共通性与互补性,高中语文教学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将电影资源纳入语文课程资源范畴,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与审美能力,提升高中学生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一、引入电影资源是高中语文教育的时代所需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发、利用电影资源能够满足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践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满足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多元性的需求。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影艺术与高中语文教学的密切关系、读图时代的来临等,都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发、利用电影资源提供了可资利用的条件与环境。因此语文教师要紧跟时代脚步,顺应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迁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发、利用电影资源,能够利用电影资源来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结合学生的直接生活经验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改善教学效果;还可以将学生对于电影作品的兴趣迁移到经典文学作品上,达到“以看促读”的效果。

二、引入电影资源,要有的放矢

笔者对电影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发与利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探究电影资源对高中学生语文学习影响的现状,以期能全面了解电影资源对高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影响,包括学生认为的电影与文学名著的关系、学生喜爱的电影类型、学生更为认可的教学形式、学生对语文与电影资源的认识等内容。

调查显示,三分之二的高中学生都将观看影视剧作为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通过网络平台观看电影是大多数学生的首要选择,可见电影是学生们熟悉并且较为热爱的艺术形式。但学生选择网络渠道观看,容易受到质量良莠不齐的电影内容的不利影响,因此教师选择电影资源辅助教学时需加强引导,帮助学生意识到电影资源的教育性,意识到电影是优秀文化的载体。

调研结果显示,约一半学生愿意直接阅读原著,另一半学生更愿意通过影视作品这一途径来了解原著,这一结果既充分显示了电影艺术与文学之间的密切关系,也显现了读图时代下“以看促读”方式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利用好相关电影资源,更容易引起学生阅读文学原著的兴趣。

在学生认可和喜爱的教学方式方面,“以影视作品作为教学媒介”的方式获得了约五成学生的认可,反映了青少年更为强烈的猎奇心理和旺盛的好奇心。教师利用电影资源进行语文教学时,需要选择有益的影视资源,加强价值引导,明确观影任务,设计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思维活动。电影资源虽然广泛被学生喜爱,但教师还需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具体设计,过度使用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方法应服务于教学内容,开发、利用电影资源的目的应是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教师在将电影资源引入語文教学时,需要结合课文文本,挑选学生喜爱的类型影片,以契合学生的审美爱好,如以科幻电影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宇宙的欲望,用动画电影特有的活泼可爱画面来深入浅出地阐释深刻哲理等。学生对于由经典文学作品改编的优秀电影不够熟悉,教师需要加以引导,以这类电影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和人生智慧来教育学生,并有效培养学生“说”和“写”的语文能力。

三、引入电影资源,要遵循教学原则、增益教学成效

(一)教师要发挥好主体作用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发电影资源,其主体必然是活跃在高中语文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开发电影资源时,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尽量剔除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的电影,将优秀的电影资源引入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敢于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敢于突破单纯依靠黑板、课本、语言的讲授方法,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学生兴趣爱好的转变,掌握一定的计算机使用技能,建立电影资源储备库,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二)引入的电影资源须有良好教育意义,并对达成教学目标有正面作用

语文学科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任,语文教师在选择电影资源时应小心谨慎,遵循教育性原则,不能脱离高中语文教学实际,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意义,并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教育影响。同时,选择的电影资源要以明确的教学目标为导向,辅助高中语文教学达成教学目标,因此教师选择电影资源时要结合教学目标进行具体区分,尽量挑选那些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思想主题接近课文内容并且具有典型性的电影作品,不能偏离教学目标,甚至与教学目标背道而驰。

(三)要注重引入电影资源与高中语文课文的关联性

电影艺术与文学艺术本身的关联性很强,很多进入高中语文课本的文学名著,因其影响深远,本身就拥有很多文学作品电影化的成果,如《鸿门宴》《荆轲刺秦》《雷雨》等,在教学这类课文的同时,教师可以引入优秀的同名电影作为辅助,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对于没有同名电影的诗歌、散文、新闻等课文,教师可以选择与课文的写作手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相似的电影资源,将文字转化为生动的画面,帮助学生体会人物心理,感受故事氛围,增强情感体验。

(四)选择电影资源时,要重视其内容与高中学生人生经验的相适性

学习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生成的,新知识越贴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就越容易将其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进行深度思考。如果能将“联系、思考”的过程同“交流、讨论”的过程相结合,则更有益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质量,因此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在选择电影资源时,要重视其与学生人生经验的联系,要适应学生的知识结构、兴趣倾向,要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并且和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有些电影作品的优秀性不容置疑,但题材内容、表现手法、价值观过于新锐,是高中阶段学生暂时无法接受的,教师在选择电影资源时要注意规避此类资源。

(五)要注重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电影资源的策略

教师在观影前、观影中、观影后各环节中要加强渗透启发、引导,让学生通过欣赏电影作品学习相关知识,受到情感的熏陶。观影前,教师应该大致介绍电影的故事情节,限于课堂时间,教师往往会结合课文内容放映电影片段,但片段式观影不利于学生整体的认知、把握,因此教师需要说明片段与整体作品之间的关联,交代故事发展的前因后果,帮助学生扫清片段式观影带来的理解障碍,达到引导学生思维、激发观影热情、明确观影任务的效果,让学生在明确问题的驱动下有重点地认真观看。观影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态度,在关键处、难以理解处进行适度点拨,但应尽量让学生自己理解电影内容,避免过度干预。观影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允许学生多元解读电影片段,利用电影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师通过观影全过程的引导,让学生沿着正确的观影轨道前进,不偏离语文教学目标,不脱离课文文本内容,不违背利用电影资源辅助语文教学的初心。

猜你喜欢
鲜活高中学生高中语文
高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培养探究
巧用课本剧演评发展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数学教学的一些策略
让初中数学课堂鲜活起来
浅谈如何构建有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