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虽无恙,少年担家国

2022-04-23 22:24钟向荣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2年15期
关键词:时评论据家国

钟向荣

当前,随着高考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在写作方面呈现出宏大主题作文命题的趋势。这类作文关涉时代、社会、民族、国家、发展、使命、责任、担当等宏大命题,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国情与时代发展,培养自身的家国情怀。高中语文教学要响应改革趋势,引导学生从国际视野看中国,正确把握国家的历史坐标、个人的时代坐标,树立正向价值观。

一、拓宽视野与格局、培养胸怀与担当

家国的前途命运始终紧密相连,家国是一个人的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作为高中学生,大视野、大格局是必须培养的一种品质。高考作文题承载着对青年进行教育引导的重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大视野、大情怀放在重要位置,引导学生树立“家国天下”的理想和抱负,把自己置于祖国发展的洪流中,关注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广泛涉猎各科知识,积累鲜活、丰富且独家的写作素材,进而进行个性化的思考与辨析。

二、跟着时评学写作

随着高考作文命题形式的改革,师生对时评越来越关注。优秀的时评可以帮助学生吸纳深刻见解,积累作文素材,借鉴文章构思,学习语言表达。在高考备考过程中,学生多读权威媒体的时评,有助于激活思维,深化认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坚持从时评中借鉴观点,对于高考的作文立意分析阐发会有直接的帮助。阅读时评中的某些观点,也可以与曾经读过的文章观点衔接起来,让写作有法可依。冲刺阶段可以适量摘抄并思考时评中观点深刻、表述形象的议论句,以提升识见,激活思维,展开联想。时评文在谋篇布局方面的特点,如以退为进、设问过渡、对比论证、辩证周密等,也值得借鉴。

三、化宏大为微小

当下,宏大题材的作文试题占很大比例。学生写这类作文题,容易流于表面,只顾抒情和呼吁口号。对此,“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对于宏大命题,从中可以提炼出很多精神内涵,很难在800字的篇幅内全面顾及或顾及主要,还会因为缺失深度而影响力度。因此不妨抓取其中的一两个内涵来布局谋篇。

四、个性化表达

高考作文高分的法宝除了审题立意,还在于个性化表达,强调真实、独特,拥有写作者自己的特质,这样的表达能够收到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个性化表达要眼光独到,立意独特,选材独有,布局巧妙,甚至语言表达都能体现出独特的风格。“独特”是文章的本质属性,是每个写作者生命价值的体现。那么,如何做到个性化表达呢?

(一)论据细节化

宏大主题的写作过程中,论据的使用也是个性化的呈现,如何让论据发挥其效能?可以从细节入手,化大为小,而不是凌空蹈虚,空谈“宏大”。如果述例过程注重细节的价值,则事半功倍。如下面的作文片段。

觉醒者孙中山先生,高扬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旗帜,毅然投身民主革命事业,创立兴中会、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积极传播革命思想,广泛联合革命力量,连续发动武装起义,为推进民主革命四处奔走、大声疾呼。在革命的旗帜下,中华民族的觉醒者们,以生命、青春与热血“肩住了黑暗的闸门”,开启了“亚洲的觉醒”。

片段中细节的运用使宏大的主题落地生根,变得具体,达到了很好的论证效果。

(二)形象化表达

滔滔不绝地阐述抽象的道理是高中作文的通病,面对宏大主题作文的写作,学生更易陷入这样的泥淖。再巨大的成就,再重大的歷史,也是由具体的故事构成的。再宏大的主题,也需要阐幽发微,小中见大,化抽象为具体。比如2020年八省联考的作文,材料背景是抗美援朝,写作的情境和任务是校团委的一次主题征文活动,征文的主题是“铭记历史,迎接挑战”。写作中,与其进行空洞、抽象的说教议论,不如写一些抗美援朝精神代代相传的故事,把感受和思考融入故事之中,做到既“铭记历史”又“迎接挑战”,还可以融入当下抗击疫情过程中体现的民族精神,可以更好地呈现出个性化写作。

总之,充分认识宏大主题写作的发展新趋势,拓宽视野与格局、培养胸怀与担当,跟着时评学写作,化宏大为微小是有意义的尝试,同时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写作,如此就可以化解困惑,让宏大主题作文教学走出一条富有成效的写作之路。

猜你喜欢
时评论据家国
薛济萍:坚守实业 彰显家国情怀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立足“小我” 彰显“大我”——家国情怀类作文如何避免同质化表达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谁咬得更厉害
把新闻时评做成报纸的亮点
漫画·时评
漫画·时评
漫画·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