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2022-05-09 06:12徐春玲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19期
关键词:计算能力小学数学策略

徐春玲

摘要:在小学数学的知识当中有很多都是和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的,例如计算就是和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部分。我们作为数学教师,要注重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小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才能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尤其注重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策略

前言:

小学计算教学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从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多数小学生对计算的兴趣不强,计算的准确率也不高。为提高小学生计算准确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加强有效练习

有效的练习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手段。一般计算练习分为基础练习和提高练习,基础练习能帮助学生温故知新,巩固计算能力;提高练习能够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实际问题。在小学数学中,计算习题形式要多样化,可以设置选择题、判断题等;在练习方式上也尽量多样化,如自算(自己根据所学的内容出题)、互算(同学之间互相出题)、接力比赛、抢答、巧算比赛等。在计算中还要教给学生一些运算技巧。另外,还要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规范书写的习惯、认真检查的习惯等[1]。

二、强化估算意识

估算作为一种重要的计算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纠错等能力都有很大帮助。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估算方法和技巧。如,在加减法的估算中,一般都是取近似数尽量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在乘法中,一个是一位數时,先把第一个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数,再和相乘,如:498×2看作500×2。在除法中,除数是一位数时,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够除,就把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省略;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把前两位后面的尾数省略,然后用求得的近似数除以除数,如:897÷3可看作900÷3。除数是两位数时,先分别求出除数和被除数的近似数,然后求这两个近似数的商,如:379÷19可看作380÷20。用估算可以帮助我们预知计算结果,提高数学分析能力,检查结果是否基本正确等。

三、养成口算习惯

在小学数学中,口算是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基础,更是学生学好数学、将数学知识生活化的基本能力。口算的熟练程度和正确率,是衡量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标志。当前,在实际教学中,发现一些学生口算习惯不好,结果造成计算缓慢,甚至计算错误。因此,要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加强学生的口算训练,培养口算习惯,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如,187÷3和21×9,计算时都要以原有的20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口算作为基础,对于此类题目,要求学生能快速、准确得出结果。平时做作业时,也要求学生对于一些简单的题目要用口算。只有养成良好的口算习惯,才能为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打下坚实基础,进而才能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2]。

四、注意算理的详细讲解

在小学数学计算的教学之中,对于算理的理解和掌握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学生不能够掌握相关的算理,那么势必对运算法则也会难以理解,影响计算。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要注重对算理的讲解,既要让学生明白算理的意义,同时也能够让学生知道如何进行计算。例如,在学习两位数相乘的有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举例25×16,通过直观图可以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这个竖式就是16个25相加的和,我们可以将它看成两个部分,首先第一个部分是求出6个25相加是多少,然后再进行计算,其次求出10个25相加是多少,将这两个结果加起来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结果。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如何进行计算,在计算是两位数的乘法的时候,要分两步进行相乘,第三步要进行相加。还可以将这个题目看成20个25相加的和是多少,然后再减去4个25相加的和,也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利用这两种方式,学生都可以得到正确的结论,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尝试,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进行适当的举例,让学生自己进行尝试,从而掌握相关的算法。

五、培养学生的计算耐心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更喜欢新鲜事物,对于单一而又枯燥的计算过程很容易感到厌烦,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除了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耐心,避免学生在长时间的计算中逐渐产生烦躁的情绪。在进行计算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加入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内容,帮助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计算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四则运算”这部分内容时,我会在课堂为学生设置一个小游戏,如“获得小红花”,我会为学生准备一些不同的小红花,在每朵小红花下标上计算式,算对计算式就可以获得小红花,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成为课堂的主体[3]。很多学生都主动地参与进来,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奖励。通过趣味活动的进行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热情,激发学生的计算热情,使学生不会感到烦躁,进而更有耐心地进行计算训练,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数学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样计算能力的培养,也是逐步递进,不断加强的过程。而且数学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解决生活当中的问题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不断地强化数学基础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算理,灵活地进行运用,让学生学会简便的计算方式,提升计算效率。教师要不断地进行探索,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水平提升。

结束语:

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靠一朝一夕能养成的,计算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只要教师常抓不懈,有的放矢地进行练习,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能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孙伦敏.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现状及培养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5):168-169.

[2]吴晓丽.小学生运算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为例[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220-221.

[3]刘锦苗.核心素养下提高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9):145.

猜你喜欢
计算能力小学数学策略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厘清算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中学生化学计算能力的进阶式培养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