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比较教学法,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果

2022-05-10 02:41冯志成
科学家 2022年4期
关键词:比较教学法高中地理教学效果

冯志成

摘要:在素质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高中阶段的课程教学应该遵循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发展的理念,促进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并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各个学科的融会贯通。在这其中,比较教学法是一种代表性的教学方法,将其运用到高中地理教学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他们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时深化学生对地理科学的认知,使他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基于此,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归纳总结法,探究了引入比较教学法、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果的原则和方法,希望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比较教学法;高中地理;教学效果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比较教学法的应用原则

(一)培养学生地理科学素养

对于地理教学来说,最终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形成科学素养。这里的地理科学素养指的是学生通过实践或者训练等形式获得地理知识、地理技能以及地理情感的综合能力。在应用比较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也要将培养学生地理科学素养作为重要的原则。从知识与技能的角度来说,要使学生了解关于地球和关于宇宙的知识,关注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能够对环境当中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形成正确的理解。同时,还要了解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关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或者通过相互协作等形式对地理现象进行观测,并在这个基础上开展地理实验和地理调查,并对地理图表进行阅读、分析和运用[1]。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角度来说,教师在运用比较教学法的时候,要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学科的独特魅力,使他们增强自身的地理素养,树立起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二)教学策略多样性与灵活运用

比较教学法虽然是一种比较具体的教学方法,但在将其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时候要坚持教学策略多样性和灵活运用的原则。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打破刻板的应用模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来选择比较的对象。同时,还要基于学生现阶段所掌握的知识和具备的能力来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在帮助学生掌握相关地理知识的同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除此之外,在实施比较教学策略的时候,教师也要融合其他的教学手段,通过多种手段灵活运用的形式来提高教育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同时将比较教学法的优势和价值最大化地发挥出来。

二、引入比较教学法,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果的方法与策略

(一)概念比较、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在高中阶段,地理属于文科类的学科,但与其他学科相比,该学科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运用概念比较教学法来加强学生的理解,使他们对专用名词和特定概念形成深刻的理解。在高中地理课本当中,有很多名词和概念都比较容易混淆,学生在这方面出错率也是比较高的。面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将那些相似的概念进行对比,帮助学生对这些概念内部的区别和联系形成深刻的理解,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避免不必要的失误[2]。比如在面对“天气”与“气候”这两个概念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运用概念比较教学法。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基于概念、时间尺度这两个角度对二者的差异进行总结,同时对二者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并将总结和分析的结果制成表格或者思维导图,这可以使结果更为清晰和直观地呈现出来。

(二)同类事物比较、引导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深入分析

在开展地理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在完成一整个章节的讲解之后,要有意识地对以往已经讲过的内容进行整合与归纳,在其中选出那些类似的内容进行横向比较,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将前后所学的知识点有效结合,同时还可以关注到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异同。在比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法,使学生在小组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比如在学习了“产业区位因素”这一章的全部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对这三节所涉及到的农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以及服务业区位因素进行对比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基于定义、特点以及具体因素这三个角度的来对三者进行对比,并对这三种因素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三)不同专题比较、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宏观认知

在高中地理教材当中,知识点会按照不同的专题进行分类呈现。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也要基于不同的专题来进行比较教学,以此来帮助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宏观认知。在专题教学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基于专题之间所具有的联系来进行对比,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微观知识和细节知识做到深入掌握,同时还可以在整体上形成知识框架。比如在学习“常见地貌类型”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将不同的地貌类型作为不同的专题,使学生对不同专题进行比较,基于地貌特点、形成原因、分布区域等角度来进行对比学习,在这个基础上认识到地貌与人类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3]。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地貌图来,以此来提高对比的有效性,同时增强对比学习的效果。通过这种专题比较的形式,学生可以将同类型的知识点放在一起进行学习,有利于对知识理解程度的加深,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框架,達到学以致用的目标。

结语

总的来说,对比教学法与高中学生逻辑思维特征相符合,在学生群体当中的被接受程度也比较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与此同时,对比教学法与新课标背景下地理教学发展理念相符合,学生可以构建起地理知识框架。在应用对比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比较、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要做好同类事物比较、引导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同时还要对不同专题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宏观认知。

参考文献:

[1]陈杰,王巨媛,翟胜.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案例设计中的应用——以“自然界的水循环”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38(11):86-88.

[2]朱玉竹.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的案例研究——以“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为例[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7(05):111-115.

[3]姚振兴.基于比较教学法的地理核心素养培育探索——以沪教版高中地理“中国地域文化”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1(16):45-47.

猜你喜欢
比较教学法高中地理教学效果
“比较”与“类比”在大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比较教学法在“算法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