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对贫血患者进行血液红细胞检测的临床应用效果

2022-05-10 23:44胡冬梅
智慧健康 2022年4期
关键词:铁蛋白缺铁性红细胞

胡冬梅

(阳江市第三人民医院,广东 阳江 529500)

0 引言

贫血是临床常见、多发的血液性疾病之一,其指的是血红细胞容量日渐减少,且比正常范围低的疾病,该病具有发病率高等特点[1]。据有关资料显示[2],日常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均可能引起贫血,贫血疾病的发生,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如果长时间处于贫血的状态,往往伴有头昏、失眠等临床症状。临床上,贫血包括四种类型,分别是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出血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近年来,我国贫血患者越来越多,并表现为增加趋势,其已经发展成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威胁的一种疾病,其中缺铁性贫血及地中海贫血具有较高的发生率[1]。临床上主要通过血液检验方法诊断贫血症状,同时以检测结果为依据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法,但是当前关于贫血的检验难度相对较大,为提高诊断准确率,本次研究针对贫血患者采取血液红细胞检测的效果进行简单阐述,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本院6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同时选取同期600例贫血患者(观察组),对照组:男312例,女288例,年龄为19~67岁,平均(36.85±2.13)岁。观察组:男315例,女285例;年龄为20~65岁,平均(36.91±2.15)岁;其中300例地中海贫血患者(观察1组),30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观察2组),贫血程度:轻度贫血、中度贫血、重度贫血分别有245例、176例、179例。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贫血患者被明确诊断;自愿签署研究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器质性病变;哺乳期或者妊娠期妇女;精神异常。

1.2 方法

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受检者2mL静脉血,同时放置到乙二胺四乙酸二甲(EDTA-k2)抗凝管中,均匀轻微摇晃5~8次。离心、抗凝处理受检者血液标本,采用迈瑞BC-2900血球仪联合配套试剂检测受检者血液标本。检测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计数(RB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铁蛋白,连接酶标抗体与固相抗体与血清中铁蛋白反应,形成夹心结构,洗去未结合酶标抗体,同时检测已经标记的酶活性的活性;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转铁蛋白;通过菲洛嗪比色方法检测血清铁,采用盐酸混合溶液和三氯醋酸洗涤,稀释血清中的沉淀蛋白及铁,然后应用硫代乙醇酸实施干预,方便转变三价铁为二价铁,结合菲洛嗪与二价铁,吸收峰设置为562nm。

1.3 观察指标

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红细胞参数,指标有MCHC、MCH、RDW、MCV、RBC和Hb;同时分析不同程度贫血患者与对照组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血清铁蛋白受体。不同贫血类型包括轻度贫血、中度贫血和重度贫血。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红细胞参数对比

RBC和RDW方面,观察组2组较对照组高,对照组较观察1组高,差异明显(P<0.05);Hb及MCHC方面,观察组2组较观察1组低,观察组1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MCV及MCH方面,观察1组与观察2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2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红细胞参数对比()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红细胞参数对比()

2.2 对照组与不同程度贫血组的血清铁指标对比

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血清铁蛋白受体方面,对照组分别是(21.83±5.91)μmol/L、(48.79±9.14)μg/L和(31.16±8.63)nmol/L;轻度贫血组分别是(9.29±2.53)μmol/L、(12.37±4.61)μg/L和(50.39±9.63)nmol/L;中度贫血组分别是(5.35±2.67)μmol/L、(4.49±1.61)μg/L和(61.37±7.59)nmol/L;重度贫血组分别是(2.23±1.07)μmol/L、(1.07±0.65)μg/L和(72.61±7.68)nmol/L;轻度贫血、中度贫血及重度贫血组血清转铁蛋白受体较对照组高,而血清铁蛋白和血清铁较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

3 讨论

贫血是血液内科多发、常见的一种疾病,具有面色苍白、头晕及失眠等临床症状[3],贫血疾病的发生与营养不良、大量出血及造血功能障碍等有关,疾病发生后,导致患者呼吸中枢低氧状况越来越严重,同时,由于患者长时间处于贫血状态,导致其出现呼吸急促、心悸和气短等临床症状,有些甚至影响消化系统,从一定程度上损伤神经中枢,导致全身反应的出现[4]。据有关资料显示[5],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出血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是贫血常见类型。针对贫血患者而言,自身平均血红蛋白量降低显著,外周红细胞水平对血液载氧量有着直接影响,造成贫血患者机体器官无法确保供氧量。如果患者病情相对严重,可能导致心力衰竭、下肢浮肿等临床症状,如果控制不及时或者未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法,极易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6]。针对严重贫血患者,疾病的发生极易对患者消化系统造成损伤,导致消化功能障碍的发生。所以,贫血患者采取对症治疗过程中,技术诊断特别重要,仅有及早诊断,才可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治疗方法,对疾病的发展有效控制。

现阶段,贫血相对常见的类型包括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因此,应加强对贫血类型鉴别诊断的关注,地中海贫血及缺铁性贫血均属于血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缺铁性贫血主要是由于患者机体珠蛋白含量和铁浓度含量显著降低,铁含量长期处于降低状态,进而减少机体血红蛋白水平[7]。机体正常生理活动中,铁元素是必需元素,主要由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细胞色素酶组成,其与二氧化碳与氧交换过程存在紧密联系,同时也与红细胞的形成有关[8]。机体中铁元素含量欠缺或者利用度低,很容易造成生理活动紊乱,导致红细胞出现异常状况,同时,铁元素含量的改善,也会导致红细胞直接大小发生改变,造成平均红细胞体积水平、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量降低。地中海贫血指的是机体珠蛋白肽链合成障碍,幼红细胞对铁的利用率降低显著,所以,通过检测血细胞水平,能够判断贫血患者严重程度。

血液检测是诊断贫血常用的一种方法,而红细胞参数是监测血压的主要内容,通过检测患者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等,从而诊断贫血状况。临床诊断过程中,在医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血液检测技术不断提高,通过对红细胞指标进行分析,有助于诊断准确率提高,而且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便捷、经济适中等特点[9]。临床诊断过程中,完成检查后,联合其他资料能够更好地判定贫血。检查期间,红细胞形态和质量能够将许多参数显示出来,判断红细胞破坏程度,并对血红蛋白结合是否发生障碍等进行判定,经过针对性分析后,为患者临床诊治提供数据参考,从而治疗方法进行选择。贫血诊断过程中,需要对患者遗传史、疾病史等诸多信息进行询问,目的是促进诊断准确性的提高[10]。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2组RBC和RDW较对照组高,而对照组较观察1组高,差异明显(P<0.05);观察2组Hb及MCHC较观察1组低,观察组1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1组MCV及MCH与观察2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2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血液红细胞检测在贫血患者鉴别诊断中应用效果明显,不仅能够将贫血患者疾病程度清楚地反映出来,同时可以为临床诊治提供数据参考,以便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法。

猜你喜欢
铁蛋白缺铁性红细胞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其与缺铁性贫血的相关性
血常规检测结果对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价值观察
妊娠期妇女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
血清铁蛋白、IL-6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高中牛物学红细胞知识总览
经常镜下血尿是怎么回事
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对肾性贫血的鉴别诊断意义
“天然抗生素”之乳铁蛋白
缺铁性贫血病因探讨(饮食治疗)
“铁蛋白升高”就是患了癌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