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经典诗文深度阅读教学分析

2022-05-18 16:40袁旭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4期
关键词:高中

袁旭

摘要:阅读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其教学成效得好坏主要取决于阅读的深度。深度阅读教学的开展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与文本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内进行有效对话,以深化学生对文本内容和情感的认知。需要注意的是,深度阅读并不是要求学生毫无限制地深挖文本,对文本的解读也仅仅局限在字面意思,真正的深度阅读是在教师正确引领的基础上开展的,促使学生能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对文本价值和内涵上进行深度认知。拿高中阶段的经典诗文来说,其在理解上本就存在一定难度,因此要想开展深度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带领学生细读文本,对文本内容形成初步认知,然后借助情景式教学,促进学生理解,最后在精读研学的基础上,深化学生对文本的认知,为学生的良好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高中;经典诗文;深度阅读教学

引言

阅读是强化学生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阅读经典诗文,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更多的表现手法,还能够为写作积累更多素材。学生通过深度阅读我国的经典诗文,能够深刻感知我国的传统文化内涵,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和修养,为整体语文素养的提升夯实基础。

一、深度阅读的意义和内涵

深度阅读从其字面意思进行理解,就是要让学生以文本的表层含义为切入点,与文本展开多维度对话,并通过精品细读、拓展阅读以及深度对话等形式,提升阅读的广度,以此来感受文本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和思想价值,并在提升阅读深度的基础上,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素养。由此可见,对于学生来说,深度阅读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教师在阅读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带领学生进行深度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正确感知文本内涵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效益和学生的语文素养。需要注意的是,仅仅意识到深度阅读的意义是远远不够的,这并不意味着深度阅读已经成为现实。当我们站在学术视角来理解其具体内涵的时候,我们不能忽视学生才是深度阅读的主体,因此在开展深度阅读教学时,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主体,并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逐步深化学生阅读层次。[1]笛卡尔曾经说过“我思故我在”,因此,深度阅读价值应该是借助阅读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并带领学生在思考的同时切身感知其价值取向,进而带动学生正确三观意识的形成。

二、高中经典诗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

(一)细读文本,感知文本整体架构

高中阶段的经典诗文阅读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因此仅仅凭借学生的初步阅读,很难对文本形成正确的整体感知。因此要求教师带领学生细读文本。细读从其字面意思不难理解,就是仔细阅读,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阅读内容。我国的文学作品中通常包含丰富的写作方式和表现手法,无论是文本的一词一句,还是文本整体都能够彰显作者的思想情感。因此,对经典诗文进行细读,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文本细节,进而帮助学生更好感知语言的魅力,强化学生对文本表现情感的认知。

拿诗歌《离骚》来说,诗歌的篇幅相对较长,生僻字较多,文章使用的表现手法较多,学生在自主阅读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因此不能有效感知文本所体现的思想情感和价值内涵。在对这首诗歌开展教学的时候,教师首先应该带领学生进行细读,让学生能够从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同时教师还应该在带领学生细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重点字词,为学生理解诗歌内涵奠定基础。

(二)巧设情境,正确把握文本主旨

为了强化学生对经典诗文内容的理解,同时吸引学生参与诗文教学的兴趣,教师在开展经典诗文阅读教学的时候,可以积极转变以往的教学形式,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有效吸引学生眼球,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对于经典诗文来说,形象生动地描写,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主旨,但是完整的重现故事情节却能够带领学生深入感知文本价值和内涵。[2]但是需要教师注意的是,构建教学情境或者是还原故事情境时,要注意尊重学生主体,更应该注意情境设置的有效性。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师开展经典诗文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现有教学设备和资源,为学生营造合理的阅读情境,使学生更好理解閱读内容,为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夯实基础。

例如,在学习文章《窦娥冤》时,如果教师仅仅让学生通过阅读来理解文章内涵和表达主旨,可能学生不能很好感知当时社会的黑暗,感受当时统治者与劳苦大众之间的突出矛盾。因此,教师在进行这一部分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与阅读内容相一致的视频,将学生带入到真实还原的情境中,充分激发学生情感,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对文章进行阅读,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让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上达成共识,进而强化学生对文章内涵的认知。

(三)精选研读,提升文本阅读深度

在阅读领域,研读可以说是高层次的阅读,通过对文本重点字、词、句的解析,学生能够深入理解阅读文本,带领学生以鉴赏的角度去了解文本,丰富学生审美,提升学生品味。而学生审美和鉴赏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深度阅读教学开展的最终目的。高中阶段的经典诗文中,不仅包含丰富的语言和文化内涵,还反映着作者的情感和价值取向。因此教师在开展经典诗文阅读教学的时候,应该在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对文本展开多维度分析,通过对重要字词以及句子的深入剖析,帮助学生正确感知文章所表达的内涵,并与作者展开精神对话,结合自身已有经验,对文本进行审美阅读和品鉴。对文本的研读能够让学生站在情感和理性的视角,感知文本从语言、结构、内容以及情感等方面展现出来的艺术美感,进而有效增强学生审美,提升阅读教学开展深度。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经典诗文占据很大一部分,这一部分内容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还包含着众多的表现手法和技巧。对经典诗文展开深度阅读,不仅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基础语文素养,还能够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为学生的良好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鉴于此,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尊重学生主体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合理开展深度阅读教学,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增强学生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林正根.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教师,2020(12):38-39.

[2]高艳红.问题支架在深度阅读教学中的设计与运用——以《合欢树》教学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10):53-55.

猜你喜欢
高中
如何让高中政治课堂“活”起来
关于高中班主任思想教育的创新方式摭谈
浅析“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