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2-05-18 00:37靳慧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4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靳慧

摘要:提高学生的情感理解和表达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今天,它离不开充分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通过多种手段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是培养学生情感理解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初中生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不同学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认知特色,在阅读上的要求也不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在不同学段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以此完成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基于此,本文就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用

引言

情感教育是通过运用教育系统中的教学语言、表达方式和教材,激发学生的情感,开展教学活动。情感教学的应用可以有效缩短学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系统地探索语文知识的内容。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有效对情感教育进行开发,能构建新的教学组织体系,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多元化探索,从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系统的探究提供重要教学引导和辅助。

1情感教育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情感教育是一种与认知教育相对立的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它强调情感发展路径与知识和技能获得之间的相关性。它以教学目标为基础,以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为背景,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中心,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沟通,培养和丰富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索精神,实现个性化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是指教师通过引发愉悦体验的手段和方法将语文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情感素质得到提升。

2 情感教育的应用原则

情感教育是一项庞大、复杂、抽象、深刻的生命塑造工程。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应注意以下原则,以实现情感教育的优化发展:(1)引导性。教师借助情感教育对初中生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和人文修养等进行培育,具有一定的开展难度。如果没有初中生这个主体的支持,一切教学行为都是“空中楼阁”。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情感教育活动中来。(2)渐进性。情感教育属于人生反思的认知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因此,教师应该给初中生一些认知和反思的空间,不要急功近利,激发初中生的主观能动性,慢慢推进初中生的情感教育。(3)体系性。情感教育不仅包含初中生对家长的关爱感恩之情,也包括关爱他人、热心助人、传递爱心的情感认知,更包括报效祖国、献身社会、造福人民的博大情怀,因而教师需要分门别类、有条不紊地精准培养、科学施策。

3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3.1课堂导入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能够迅速地将学生带入文本的语境和情境,这就要求教师设计富有诗意和艺术性的导言,让学生有时间阅读文本,积累语言,理解情感。例如,在教授课文“听听那冷雨”时,老师可以使用下面的介绍:“李雨、李商隐、李清照和余光中都听到了一滴冷雨。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听那冷雨。”“这样,通过导言,学生们积累的古诗词和文本关键词就含蓄而悬疑地联系在一起,使课堂一开始就充满了中国风味和诗意,激发了学生探索真理的兴趣。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视野开阔、积淀丰厚,在课堂上把各种语文要素综合起来,让課堂一开始就进入阅读情境。如在教学“金色花”这篇散文诗时,可以这样导入:“大家知道‘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两句著名的诗是谁写的吗?他就是享誉世界的著名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今天我们就怀着诗意的心境来学习他的散文诗‘金色花。”这样的导入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轻松披文入情,成为课堂建构的主人,从而在阅读中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和审美熏陶。

3.2加强沟通

开展情感教育,就必须改善师生关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情感教育和语文教学的效果。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在课外形成积极的态度。此外,对于学生的正确行为,教师也应该进行鼓励,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同时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前提下,从情感教育出发,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设定,并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3.3创设情境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学环境和发展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学生情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情感教育的渗透,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因此,在语文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情感教育的特点,加强情境创设模式的应用,使学生更加关注,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获得更丰富的情感体验。教师通过实物展示和多媒体课件,有效整合语文教学资源,营造良好轻松的学习氛围,通过教学内容与情感教育的有效整合,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深刻感受到文中蕴含的情感。另外,在进行情境创设时,教师还应对情感因素引入的合理性进行充分考虑,并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语言和表情充分体现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更加丰富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打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同时,在课堂中适当播放一些相关视频或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让学生将自己的看法表达出来,为渗透情感教育打下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全面改革的过程中,有效探索情感教育的多元化应用,可以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入的情感理解,在激发学生情感共鸣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因此在对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要客观看待新课程标准的影响,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积极探索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彰显情感教育的应用优势,提高语文教学整体水平,保障初中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