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思维导图优化初中数学章末复习的几点思考

2022-05-18 01:47幸让标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4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数学

幸让标

摘要:当下,教师应了解影响学生复习效率提升的因素和条件,对思维导图教学法进行系统研究,明确其优势的特点,将其和实际的复习课教学进行有效融合,并根据学生的思维体系和知识体系,有效整合复习课内容,调整思维导图呈现的方法,注重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和系统性,在思维导图的基础上巧妙引入多媒体教学技术,利用更加直观、立体、多元的方式呈现,以引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进行有效梳理和深度复习。基于此,本文章对采用思维导图优化初中数学章末复习的几点思考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数学;章末复习

引言

为确保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加快转型,促使现代化教学目标得以实现,教师需要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及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掌握,使学生能合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创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锻炼学生思维能力,进而深化数学知识学习效果。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导图”,它的概念首先在20世纪60年代由英国教育和心理学家托尼·巴赞提出来。它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将主题置于中央,向四周发散思维,形成如同神经网络的思维结构。思维导图最初传入中国是用来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克服学习障碍,后来被扩大用途,用于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培养发散思维。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结构,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采用思维导图优化初中数学章末复习的策略

(一)应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认知心理学表示,数学课堂上的主要任务是塑造初中生完善的数字认知体系,使之具备持续吸取新的数学内容的能力及知识自我增长的水平。在利用思维导图展开数学章末复习时,需要“多次回归这类基本理念”,且“以这类基本理念为前提”,按照数学关键内容的内部关联,指引初中生经“多元联系表示”,增强与相关内容的融会贯通,产生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提高知识的增长活力和知识搜索与提取线索,推动学习的迁移、内容的理解与问题的化解。教师主要借助思维导图,指引与帮助初中生更为精准地掌握新知识和旧知识间的内部逻辑关系,慢慢建立一个体现数学内部发展逻辑、满足初中生数学认识规律的关键结构体系,进而将之所具备的知识及技能主动从一种情境转移至另外的情境中,提高初中生单独获得新知识及处理问题的技能。教师基于初中生的思维导图找到对所教学科的理解与认知,进而能够对初中生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科学指导,并编制有效的教学计划。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关注整体,关心个体,进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二)应用思维导图合理地开展专题训练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学生的发展又存在差异性,所以每个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复习应该要更有针对性。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让学生总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优化学生的结构意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整体的一轮复习后引导学生总结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有序地开展专题练习。例如,教师可以根据考点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专题训练,让学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从而不断熟悉结构框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自己的学习思维导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总结出需要多加练习的板块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学习的意识。

(三)应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复习效率

在进行“实数”的复习时,教师可根据章节内容绘制具有层次性、多元性、个性化的思维导图,根据层层展开的各级分支,引导学生确定和掌握重难点。并在相关知识点的概念、定理、公式下,根据小组学生的思维水平,分别划分出有关二次根式、实数、估算、立方根、平方根、无理数等知识的习题训练。结合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层次,科学地调整训练题目的难度,提供定制化和专项化的习题训练,并增加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分支。当学生完成基础性训练后,则可进一步地提升训练的难度,以确保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和提升。在提升学生的解题效率和解题正确率的同时,使学生能更好地将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内化。

(四)应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巩固重难点知识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数学学科主要的特征体现,数学概念的学习为数学实践提供支撑,因此,在数学复习课中,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教学思想应是教师所秉承的,充分发挥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优势及价值,帮助其降低复习难度,让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洁、明了,强化学生掌握及理解重难点知识,使其数学复习效率得以不断提高。例如,在复习“锐角三角形函数”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对该部分知识体系进行构建,将该部分知识点以最直接的形式呈现在其眼前。特别是对概念性较强的正弦、余弦及正切等知识点而言,虽说学生对这些概念有所理解,但却无法熟练地应用到实际中。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将与概念性较强的有关习题与思维导图知识框架相衔接,通过该种方法便能更直接地理解各知识点,并对知识点有整体的把握,帮助学生对所学重难点知识进行巩固,优化其复习方式,以此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

结束语

思维导图在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想象能力,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其构建科学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有效弥补学生对知识的缺漏,提高初中数学复习课的效率。然而思维导图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要求广大教师群体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探索更好的教学模式,推动新课标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1]贾怀裕.思維导图在初中数学复习教学中的应用[J].新智慧,2020(32):13-14.

[2]黎洁蕴.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复习课的使用探究[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20(22):10-12.

[3]陈雪.巧用思维导图教学提升初中数学复习课效率[C]//.2020年中小学教学改革创新研讨会论文集.,2020:199-201.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初中数学
思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
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