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2-05-19 22:35农金满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5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农金满

摘要:语文学科是小学教学中的基础课程之一,学好语文知识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很大帮助。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阅读能力是学生获取信息、独立阅读文本的关键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阅读训练,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在阅读中获取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水平。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在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量需要达到30万字,并且要养成乐于阅读的态度和积极阅读的习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重视坚持以学生为基本的中心,做好课堂教学方式的优化,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切实做好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工作。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语文课程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强化阅读教学、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深化学生对本国文化的认知,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同时,大力开展阅读教学也是语文教育的应有之义。然而,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过于强调知识的记忆,忽视了阅读本身的重要性,将阅读课上成字词讲解课、篇章背诵课,学生“读”的机会很少、“读”的技能缺乏。久而久之,阅读能力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短板并制约着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影响了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同时,语文课程本来就担负着语言交流能力培养的重任,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提高其理解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等,是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听、写能力的培养,还要将说与读并重,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并助益学生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创设阅读情境,引发学生阅读思考

良好的教学情境更容易引生入胜,拉近学生与阅读文本之间的距离,提高其阅读理解和领悟,继而提升其阅读能力。因此,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之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借助舞台剧、辩论、角色扮演等方式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其在体验中不断加深对阅读能力的掌握。同时,教师通过有目的、合理性设计教学方案,以学生学情和学习需要为参考,因材施教开展教学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的教育,为其培养和提升阅读能力提供保障。例如,在阅读《开国大典》这篇课文之时,虽然不少小学生已经形成了“我是中国人”的自豪感,但面对70年前的艱难困苦局面,他们是无法体会和感受的。对此,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首《义勇军进行曲》,通过这首国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然后教师再通过话术引导,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70年前那个特殊的时代,了解当时新中国的诞生盛况。

(二)加强词句的基础训练,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文章都是由一个个段落组成的,段落则是由一个个句子组成的,句子中包含着词语和文字,这就表明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词句才是阅读的基础,若是学生不认识文章中的字词,要想进行阅读就颇有难度,教师必须要重视基础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过程中,教师需要教给学生遣词造句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句子的组成方式,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通过句子进行表达,此外,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对文章中的某一段落或者是某一句子进行分析,在此过程中不能抱有应付的心理,将教学简单看作是完成任务,让学生简单进行朗读,教师需要提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熟悉文章脉络,将自己不认识的字词进行标注,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大意,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在学习《草原》这一篇文章的时候,文中主要描绘了草原的绚丽风光,抒发了作者对草原的喜爱之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进而体会作者的情感,为后续文章的讲解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激活学生动力,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性,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充分理解语文这门学科,保证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自信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从语文的文本材料中获取相关知识,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不同的学生面对文本内容,会产生不一样的理解,有着不一样的感悟。在进行语文阅读时,教师应重视提前设置好教学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性的阅读。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应重视进行评价。利用这样的教育方式,切实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拥有基本的阅读兴趣。利用兴趣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开展亲子共读,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孩子生活的环境是天然的教育场所,对孩子的成长有重要影响,家庭环境的熏陶,能自然而然地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所以,家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开展亲子共读活动,让孩子在家长的引导下进行交流表达,由家长来培养孩子的语言运用能力。笔者认为这是非常有效的,例如,在孩子在家的时候,家长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寓言故事,可以进行情景演绎,让孩子在玩耍中体会文章中表达出的哲理。让孩子把看到的讲出来,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培养孩子的语言运用能力,孩子既能获得乐趣,也和家长建立了沟通交流的平台。

结束语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在课堂上利用阅读环节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教师也应意识到增强阅读效果是提高课堂质量的关键所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关注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同时还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海霞.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A3):37-38.

[2]曲成霞.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1):60.

[3]阮爱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J].天津教育,2020(32):78-79.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