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策略

2022-05-22 23:27马千兰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15期
关键词:文化意识小学英语培养

马千兰

摘要:语言的学习,需要结合真实的文化背景,才能增强学生的体验与感受,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那么在今后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在渗透语言知识的同时,与文化意识的培养密切结合,来帮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掌握更多的文化背景与知识,最终获得健全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文化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语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文化是语言的管轨。”学习英语这一语言的过程也是在学习其背后隐喻的文化的过程,如果只学语言,不学文化,那没有什么意义,所以在英语学科中文化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

1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课堂教学现状亟待改进由于应试教育的弊端、教学质量、家长的期望、社会需求等因素,教学过度关注学生成绩的提高,教师更多强调学生对单词、语法的掌握,能否正确地做题等,反而不太重视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经调查,大多一线英语教师在备课时不会设计相关的文化活动,也不会普及中外文化的相关知识,这导致学生对中外文化的狭隘认知,视野短浅,目光仅停留在试卷上的分数。显然,这样的学习已经失去了意义,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还能继续忽视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吗?

2进行文化意识培养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具体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意处理好文化渗透的时机、方式、深度与广度的问题。具体地说,首先,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是场持久战,我们不能忽略学生兴趣的逐步激发,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年龄层次、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来精心设计文化知识的导入过程,巧妙设疑,创设悬念,融入幽默元素,以多变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探索热情,毕竟,兴趣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原动力。其次,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需要切合实际、合理规划。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是多层面、多方式的,我们不能面面俱到,也不能一掠而过,要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内容,有计划、有系统地逐渐扩大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本质。第三,文化教学要有国际意识。由于每一种文化都有各自不同的背景特点,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以宽广、开放、平等的心态来学习,不论这个民族是大是小、是弱是强,其文化本身无优劣好坏之分,尊重其差異性,不褒不贬不排斥,才能汲取其他民族的文化精华,真正实现文化意识培养的最终目的。

3文化意识培养的策略

3.1深挖教材中的文化因素

教材是进行文化意识培养的基础、依据,教材中涉及许多文化内容。这里以人教版PEP版为例,包含的文化内容有: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了解交通工具、交通路线以及中西方收到礼物时的反应不同;了解相关的娱乐活动,如游泳、打篮球、读书等;学习《爱丽丝梦游仙境》的故事;熟悉云南傣族的泼水节等。教师要注意介绍与课文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对中外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感知,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

3.2注重文化意识的课堂渗透

课堂是进行文化意识培养的主阵地,需要教师格外重视,无论是课前备课、课中教学还是课后评价,都需要教师考虑到,做好充分准备。首先在课前,备课时依据教材、学情、课程标准、教学资源等设计文化意识这一目标,还要做好课前准备,例如:上网搜集与文化背景知识相关的资料、制作课件、准备相关的文化游戏等。其次在课中,通过观看视频、欣赏动画、描述图片、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方式,运用注解法、比较法、体验法、融合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最后在课后,应评价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情况,如采用笔试和口试相结合的方式,考察学生参与讨论、角色扮演活动的参与情况等。教师也要及时总结长处、反思不足,对于遇到的困难寻求同事、专家的帮助,使自己不断提高文化意识培养的技能。

3.3梳理教材内容,拓展文化知识

在当前的小学英语课本中加入了非常多与文化相关的话题,但是是这些内容较为分散,并且覆盖得不全面,因此小学英语教师要对教材进行细致深度的挖掘,扩展与补充其中的文化知识,这样才能有效地传授文化知识,加深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例如在人教版PEP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 《Do you like pears?》与食物相关,教师在进行对话教学时可以向学生渗透一些西方的餐桌礼仪,结合教材中的对话,告诉学生当与外国朋友共同就餐,当他询问你是否需要某种食物时,如果需要就回答“Yes,please。”,不需要就回答“No,thanks。”不要以为别人过于热情,出现不好意思的想法,这样会让自己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在西方人的餐桌文化中,只要是放到自己盘子中的食物必须全部吃光。当学生了解了这种之后,不仅能够更深一步的理解对话内容,也能在跨文化的交流中更加的得心应手。在教授食物相关的单词时可以将中西方的食物进行对比,例如西方的“sandwich、ice cream、hamburger”等,在列举一些中国常见的食物,通过对比中西方的文化,加深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解。

3.4在课外活动中培养文化意识

文化意识的培养不应局限于课本上的教学,课堂之外的活动也是必要的补充和延伸。我们可以通过课外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外语学习,和感知多元文化的自由交流环境,使他们独立、快乐地学习交流。喜欢图文并茂的内容是小学生的特性,教师可以在课堂里开设“学英语园”,在校园布置“英语文化知识专栏”,内容要尽量新颖有趣,吸引学生的兴趣。也可根据班上同学们的英语认知水平,开展系列活动,如英文歌比赛、手抄报赛、故事演讲等。学生越多的了解这些有趣的异国文化,就会对英语文化越感兴趣,从而吸引学生主动去学习英语的热情,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感受了和国人不同的的思维方式,也培养了他们的英语口语和语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化意识是语言良好表达的主要支撑,也是提升学生交流会话能力的保障。我们要注重英语文化知识的学习,老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积极发掘课本中的有关文化成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的用法和含义,培养他们正确的文化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和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萍,林荣倩.小学英语课堂文化意识培育的实施路径[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1,(03):106-107.

[2]朱增娟.谈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4):258-259.

猜你喜欢
文化意识小学英语培养
理工科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试评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人教版教科书中的渗透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