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学习与陶行知“六大解放”理念融入教学之思

2022-05-30 10:48蒋健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六大解放项目化学习陶行知

蒋健

摘要: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起源于国外的教学模式,近几年在国内掀起了学习和实践的热潮。项目化学习强调学生全身心的行动,这与我国教育家陶行知的“六大解放”理念不谋而合,且两者都是基于杜威的“做中学”教育思想。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有效开展项目化学习。

关键词:陶行知;“六大解放”理论;项目化学习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要“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项目化学习与我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有着密切关系,都是受到美国教育家杜威“做中学”思想的影响,两者有共性之处。同时,陶行知还提出了著名的“六大解放”理念:一是解放学生的大脑,使他能想;二是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能干;三是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能看;四是解放学生的嘴,使他能谈;五是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取得更丰富的学问;六是解放学生的时间,让他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显然,这与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夏雪梅博士提出的“每个小孩都可以成为心智自由的学习者”观点相一致。基于此,笔者认为,项目化学习就是“解放学生”,是指向深度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一种学习策略。要想实现项目化学习的目标,就必须做到陶行知提倡的“六大解放”,让学生真正沉浸于学习之中。

一、解放学生的大脑:在项目问题的驱动中,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陶行知提出:“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问题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落点。驱动性问题是项目化学习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项目化学习的起点。夏雪梅博士认为,项目化学习是通过问题引发学生对概念的思考和探索。因此,问题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思考程度,关系到学生对核心知识学习的兴趣度,更关系到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巴克教育研究所在项目化学习的“黄金准则”的迭代中,将驱动性问题改为挑战性问题,转向了对学生的思维和价值观有挑战的问题。而夏雪梅博士认为,驱动型问题和挑战性问题是可以兼备的,驱动性问题可以极大提升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通过经历有趣的、亲和的方式驱动学生投入项目化学习。但只有驱动性问题显然不够,还需要挑战性问题引发高阶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为学生设计一个好的项目问题,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多维度的思考空间,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独立提出问题,为自己创设项目问题。正如美国教育哲学家布鲁巴克所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觉学习”。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一般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角度设计问题。其中,“是什么”往往是回答记忆型的提问,是学生通过教材内容的学习就可以解决的;而“为什么”“怎么办”往往是回答理解型、分析型、应用型、评价型和创造型的提问,这需要学生一定的高阶思维和综合能力。比如,草原牧民为什么会选择“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如何破解垃圾分类难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是基于学科核心知识,又是基于真实生活,不仅会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还会引发学生的持续性思考和探究。

二、解放学生的双手:在项目成果的制作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解放学生的放手,就是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把所想的做出来。在项目化学习中,公开展示项目成果是核心要素之一,学生进行项目化学习最终成果是要形成公开的有质量的成果。夏雪梅博士认为,项目化学习成果是指在项目化学习结束时产生的作品、产品、报告等。因此,这些成果的产生是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是看得见、摸得着或听得见的成品。学生在进行项目化学习之初,就应基于驱动性问题预设将产生什么项目成果,以何种形式呈现。成果的制作过程将展现学生对核心知识的学习、运用及思维的变化;成果的种类、形式、内容等也直接体现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项目化学习的成功类型众多,形式不一。夏雪梅团队将其分为两类:一是强调“做和表现”的制作表现类成果,如戏剧表演、食谱、菜单、网站、喂鸟器、防晒棚、地图等;二是强调“说和写”的解释说明类成果,如演示、口头报告、PPT报告、书面说明、研究报告、海报、演讲等。制作表现类成果和解释说明类成果既可以单独呈现,也可以同时产生,比如课本剧的剧本与表演。但无论哪一种类型,都是需要学生動手操作的。只有学生的双手得到彻底解放,才有可能形成高质量的项目成果。

在项目化学习中,学生需要用双手去搜集资料、整理资料,需要用双手去制作道具、模型,需要用双手去写报告、做文档,需要用双手去拍摄视频、剪辑视频……在这样的操作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还学会了更多的技能。例如,在我校开展的“我是家乡旅游推荐人”项目化学习中,我们设置了“镜头下的定塘”项目内容,要求学生利用相机拍摄视频、照片,并自主完成短视频的制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摄影技术、视频编辑技术等。

三、解放学生的眼睛:在项目情境的体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力是创造的起点。陶行知提出要解放学生的眼睛,就是让学生会看、会观察,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项目化学习要求创设真实的情境。在整个项目化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驱动性问题、学科知识、社会生活,观察自己和他人的项目方案、操作方式、合作形式、项目成果及展示交流等,从而促进自己学习素养的提升。观察也是一种学习、一种反思。正如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所说:“人的一切社会学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通过对他人示范行为及其结果的观察学习而得以形成的。”

项目化学习注重真实情境的体验。夏雪梅博士认为,项目化学习所指的“真实”主要包括所学知识和能力的真实、所运用的思维方式的真实,至于它是虚构的还是真实事件的再现,是历史的还是未来的,都是可以的。而在真实的情境中,学生需要利用真实的学科核心知识解决问题,需要通过扮演真实的角色去实施项目。而这一切的实现,都需要学生用眼睛去观察,从而引发思考、触发行动。比如,在模拟法庭项目中,就需要学生去观察审判长、审判员、人民陪审员、书记员、律师等角色。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解放学生的眼睛,帮助学生用眼睛去观察世界、观察社会、观察身边的人事物;同时,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如明确观察目的、观察步骤、观察方式等。在项目化学习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组内同伴和组间同伴,观察项目手段、素材信息,观察他人的项目作品,观察他人成果展示时的表现等,并在自我评价、他人评价中反思自己的项目化学习。例如,在“我是家乡旅游推荐人”项目化学习中,我们要求学生深入实地调查、走访家乡的人文环境,通过自己的“慧眼”去发现家乡的“美人”“美景”“美物”。

四、解放学生的嘴巴:在项目展示的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陶行知提出,解放小孩子的嘴,使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在项目化学习中,学生的发言权是项目化学习的核心要素之一。作为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地提问、发表,帮助学生在陈述中、交流中提升表达能力。作为学生在整个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与自己、同伴、指导老师等进行沟通交流,尤其是在项目成果展示、评价中,更需要自我表达。

巴克教育研究所经过研究确定了高质量项目化学习框架的六项衡量,其中在“公开展示的成果”的标准中,指出“当学生的作品会被公开展示、讨论和評判,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向同伴及课堂外的人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描述自己的学习经历?获得观众的反馈并(或)与他们直接对话?”所以,一项高质量的项目,必然是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表达能力,这种能力既是对自己项目化学习经历的描述能力,又是与他人进行沟通对话、解释交流的能力。如果学生只会“做”项目,而不会“说”项目,这显然不是真正的项目化学习。项目化学习指向深度学习和核心素养,以高阶思维包裹低阶思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核心知识的理解、应用、迁移和实践。

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撰写项目日记,先用文字记录自己的学习经历、心得和体会;同时,要明确每个项目都是要进行口头表达的,要让别人听到自己的想法、做法,用“嘴巴”表达出来。在必要的时候,教师还应给予学生一定的方法指导,帮助学生争取在项目成果展示中获得高水平的表达。在“我是家乡旅游推荐人”的项目现场推荐会上,参与学生通过PPT演说、解读短视频、诠释文创作品等方式进行了自由表达,“说”出了他们的做法,“说”出了他们的设计意图,“说”出了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五、解放学生的空间:在项目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提倡应该解放学生的空间,让学生到大自然,到社会中去扩大视野。教育不应该,也不能是封闭的,学生不是“笼子里的鸟”,也不是“鱼缸里的鱼”,只有真正回归到社会、回归到生活中的教育才是真教育,才能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在项目化学习中,多数项目来源于真实的生活情境,项目学习要在真实的生活中实践,所以必须让学生与校外真实的世界发生接触。某些项目化学习还需要学生去接触社会、接触职业,产生“代入感”。

夏雪梅博士将项目化学习分为五种实践形态,即探究性实践、审美性实践、技术性实践、社会性实践和调控性实践。同时她也认为,项目化学习需要学生尽可能像真正的专家那样进行思考与实践。笔者认为,开展项目化学习,需要学生转变角色、升级角色,将自己视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在“我是家乡旅游推荐人”的项目化学习中,我们要求学生经过实践后产生文章、照片、绘画、视频、海报、文创作品等各类项目成果,其中就包含了探究性实践、审美性实践、社会性实践和技术性实践。学生需要扮演记者、作家、摄影师、画家、短视频达人等各类角色,通过听取长辈的故事、记录家乡的美景、寻找家乡的名人、发现家乡的美食等途径寻找素材,最终完成项目成果。

要想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就必须解放学生的空间,不被教室束缚、不被学校束缚,让学生真正投入社会生活中去学习、去探究、去实践。因此,教师要通过项目化学习为学生创设“解放空间”的条件和路径,让学生在真实的复杂的情境中,感受有意义的学习经历,从而产生学习内驱力。在“我是家乡旅游推荐人”的项目化学习中,我们充分利用学生假期时间,让学生到自己所在的乡镇、村庄(社区),去倾听自然的声音,去观察市井生活。学生走出校园、走出教室,既拓宽了自己的学习空间,也扩大了自己的学习场域。

六、解放学生的时间:在项目推进的协调中,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

陶行知先生指出:“创造的儿童教育,首先要为儿童争取时间的解放。”解放学生的时间,就是让学生有活动的时间,有自我支配的时间,有自我管理的时间。项目化学习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少则几天,多则一周、一月,甚至是更长时间。要想完成高质量的项目化学习,就需要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项目化学习的推进一般以团队合作形式进行,这就需要项目成员对项目化学习阶段做出明确的管理。这种管理能力既包括了对任务、时间的管理,也包括了团队的领导和组织。

夏雪梅博士认为,项目化学习常用的学习阶段包括入项活动、知识与能力建构、探索与形成成果、评论与修订、公开成果、反思与迁移。每一个阶段都需要经过精心的规划和设计,以保证项目化学习高质量完成。比如,在入项活动阶段确定目标和发展时间线,在知识与能力建构阶段完成有关项目的微课程学习,在探索与形成成果阶段明确组内分工、制作项目成果等。每一个项目学习阶段都有相关的任务,每一个任务的完成度都关系到项目的整体推进。因此,项目组要对阶段任务的优先级进行整理和划分,对阶段完成时间进行预估和限定,对阶段工作进行监控和评价。

学生的管理能力不是天生的,是需要经过一定训练的。解放学生的时间并不是完全解放,教师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要扮演好指导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比如,教师要对整个项目要有统筹的安排和计划,对每个项目的完成时间有一定的预判;要指导项目组根据团队成员的能力、特长、资源等进行合理安排,不盲目分工;当学生遇到较大的困难且可能会影响项目完成时,要给予及时和必要的点拨。在“我是家乡旅游推荐人”项目化学习之“定塘旅游文创作品”项目中,教师对本组学生进行了合理指导,要求他们在一个月内分步骤、分工协作地完成该项目,并最终形成文创电子作品。在教师的指导下,组长根据组员的特长和能力进行了任务分配,并根据作品的要求进行了阶段性的任务安排。

总之,项目化学习就是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融入生活、融入社会,实现“心智的自由”。而要实现项目化学习的实效,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就需要做到陶行知所说的“六大解放”,即让学生在项目化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可以自由而正确地使用自己的大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时间。只有学生全身心的“解放”,才能全面、专注地投入项目化学习中,才能更好地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2]苏西·博斯,约翰·拉.项目式教学:为学生创造沉浸式学习体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

[3]林藩,何菁.现代教育视野下陶行知“六大解放”理念的应然意蕴及实然要素[J].教育评论,2016(10).

(责任编辑:赵昆伦)

猜你喜欢
六大解放项目化学习陶行知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以项目化学习为推力的初中思想品德实践教学策略研究
当项目化学习遇见STEAM课程
陶行知“六大解放”之快乐游戏
“项目化学习·多元呈现”教学模式的探究
幼儿园开展小班区域游戏研究
项目化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陶行知“六大解放”的幼儿家庭教育研究
论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