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讲习中融入红色文化元素的实践策略

2022-05-30 17:52李卫红
天津教育·下 2022年8期
关键词:红色初中语文精神

李卫红

语文是初中阶段不可或缺的科目,初中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蕴涵着立德树人的红色文化元素。在语文阅读讲习中灵活地融入红色文化元素,可以让学生强烈感受先烈们为新中国努力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拓宽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红色文化对个人思想的锻造,进而帮助学生树立“强国有我”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对红色文化元素与初中阅读讲习的结合提出有益的探索。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其丰富的革命精神是我国先进的文化形态之一,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红色基因,同时兼备语文素养与为党育人的强大功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征程上,初中语文教师需充分了解红色文化在聚民心、举旗帜、兴文化、育新人等方面的重要性,自觉担当责任与使命,注重红色文化资源挖掘,把红色教育和语文阅读讲习有机融合,把红色传统与革命精神根植在学生的基因中,使之成为其茁壮成长的“最优营养”。

一、在初中语文阅读讲习中融入红色文化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人生中至关重要的时期,红色文化资源是最好的载体,所以在语文阅读讲习中,将红色文化元素与语文阅读讲习有机融合、合理渗透,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并将爱国主义精神转化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远大理想,从而更志存高远,焯厉奋发,笃行不怠。同时,倡导爱国主义教育,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心灵,培养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对学生“三观”的形成具有深刻影响。

(二)涵育学生人格品行

红色文化元素具有天然的育人功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其丰富的思想内涵蕴涵着深刻的做人道理与育人品质,如《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文,学生看到了一个一身正气、不拍案而起、英勇无畏的民主战士。又如课文《回忆我的母亲》的作者朱德,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为党、为人民、为民族无私奉献等精神,对学生进行德育提供了丰富内容。教师创造性地运用红色文化元素,在初中语文阅读讲习中引导学生领会文章反映出来的优良品质及具有中国人特质的丰富的精神内涵,对健全学生的人格、品格以及未来发展都很意义。

(三)丰富语文知识学习内容

红色文化在初中语文阅读讲习的应用属于一个全新课题,在教出“语文味”的同时,融入红色文化元素,既满足“德才”兼备学生培养的实际需求,也为初中语文阅读讲习内涵发展提供具有民族共识、民族印记的精神支撑,同时利用红色文化教学资源与阅读教学融合还可為中学生树立榜样,帮助其形成具备时代特征的“德”与“才”,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念和思想进行语文学习和生活,提高语文知识与阅读学习质量,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优秀接班人。

二、红色文化元素融入初中语文阅读讲习中的实践策略

(一)立足课本教材,发现红色文化素材

历史和语文教科书均包含了大量丰富的红色材料,教师可以利用教科书已有的红色文化素材,将红色基因巧妙融入课堂,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思索与分析,鼓励学生通过对历史故事和人物进行梳理,加深对我国民族文化的自信,深刻认识革命和胜利来之不易的果实,让优秀的红色文化精神深深扎根在广大学生脑海中。故而在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立足教材中文本的字词句段篇,通过阅读分析重点语句、段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教师再结合内容进行红色故事融入,这样可实现阅读技巧掌握的同时又能达到红色文化融入的效果,对学生红色精神培养很有利。

1.以红色现代文阅读为依托,激发学生的报国热忱

从现行教材来说,现代文中有不少革命传统作品,它们作为红色题材选文,精神内涵尤为丰富,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消息二则》等篇,以人民英雄与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为切入点,融入红色文化元素,学生容易理解、容易接受。因此,教师应该着重挖掘语文课本中革命传统作品的内涵,开发作品的外延,从课文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这三方面融入红色文化元素。实现阅读技巧掌握的同时,又能达到红色文化元素融入的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红色精神。

例如,在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讲习过程中,首先,以《长津湖》电影中志愿军入朝的场景导入,引领学生“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感受到中国人民志愿军面临的困难及其不畏艰难的精神,进而直观地理解“最可爱的人”的可爱、可敬之处。其次,通过整体感知文字主要内容,学生梳理出三个具体事例:松骨峰战斗、马玉祥火海救儿童、防空洞的谈话,引导学生感受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与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接着设计一个课本剧表演,让学生通过自导自演,亲身体验,更进一步感受志愿军战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优秀品质。最后,通过探究主题,引导学生感悟志愿军战士无私无畏的大爱与博爱,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之真谛,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操水到渠成。

又如,在讲授阅读课文人物传记《邓稼先》一文时,首先,教师出示邓稼先原话“假如生命终结之后能够再生,那么,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然后让学生高声朗读,通过文字的感染力,迅速地把学生的情感代入到邓稼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抉择与忠诚中,感受到“两弹元勋”邓稼先是为中华民族由“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的巨大转变做出了重要贡献的科学家,他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大贡献,是我国历史发展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其次,让学生“在文中找一找邓稼先是怎样的一个人”,从初步感知他是一位热爱祖国、执着追求、无私奉献的杰出科学家,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邓稼先是怎样一个人”,进一步感受邓稼先是一个对国家、对民族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接着设计一个课本剧表演,让学生通过自导自演,亲身体验,更进一步感受到邓稼先的为国为民的优秀品质。最后,拓展延伸,“在中国历史上,除了邓稼先这样伟大的科学家外,还有哪些科学家的什么精神感动着你”,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使他们从这些伟大的科学家身上汲取为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力量,进而产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仰慕之情与思想共鸣,激励学生产生“长大后,我要成为他”的志向。

2.以红色诗歌阅读为载体,锻造学生的红色品格

课本中还有不少红色诗歌。红色诗歌就是革命诗歌,“特点是密切反映时代变化,抒发革命激情,追求形式的大众化、通俗化,追求刚健壮阔的力之美。”中国的革命诗歌,抒发了革命激情,表达革命决心的现代诗歌。在红色诗歌学习中,教师搭建多种多样的学习支架,开展形式各异的朗读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诗歌中不断感受英雄人物一往无前的大无畏气概与乐观豪迈的精神,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不知不觉产生真实独特的爱国体验。

例如,在教学诗歌《梅岭三章》时,首先,通过简介作者与创作背景,让学生初步了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大义凛然、不屈不挠、至死不渝的精神。然后通过学生自由朗读、个人朗读、两人同读、全班齐读、教师指导朗读与开展朗诵比赛等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陈毅元帅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和与敌人决一死战的英雄气概。其次,读悟结合,通过设置两个问题:这三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及爱国热情?以四人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与挖掘诗歌中诗人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形象,小组成果展示,生生互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感悟诗人大无畏的精神品质,在读悟中自然而然地融入红色文化元素。最后,拓展延伸,仿照课文创作一首诗歌。故而,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活动与读写结合中,自觉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思考,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生成更水到渠成,从而使学习诗歌与红色文化元素深度融合。

3.以红色经典书籍阅读为桥梁,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

核心素养背景下,单单依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进行红色文化元素,不能将红色文化元素根植于学生的心灵。因此,初中学生在学好语文课本知识的同时,要多阅读课外红色经典书籍,继承革命传统。在红色经典书籍中跨岁月,让学生感受革命英雄的坚定不移、无私奉献、为信仰奋斗终身的精神。红色经典表现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理想信念,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精神食粮与丰富的营养。例如,可以推荐并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的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名著,可以开展《长征》《红岩》读书会,不仅拓展课外阅读文本,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视野,还发挥教材的立体“育人”作用。同时,语文课外阅读更要充足广泛,为学生推荐一些爱国题材的文学作品,比如《青春之歌》《林海雪原》《创业史》《铁道游击队》与《闪闪红星》等,不仅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视野,而且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巧用信息技术,拓展红色文化范围

为了让学生接收更多的红色信息,了解更完善的红色文化,则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因为信息技术具有灵活性强,声、形、色俱全等特点,非常适合好奇心較强的初中学生收集阅读素材,弥补学生阅读范围狭窄,阅读量不足的窘境,促其接收到更多红色文化精髓。互联网平台上的红色材料丰富多彩,这些课外红色材料的引入可以达到红色基因整合的目的,让红色基因整合不生硬、不刻意,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和认可。同时可以发挥多媒体设备的优势,将收集到的红色素材以文字、图片、视频、AR技术等形式呈现,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感官上的冲击与震撼,让课堂的红色氛围上升,让红色主题更为凸显,更能触动学生的心灵,自然而然产生爱国情怀。如讲授诗歌《回延安》链接《周总理回延安》电影中延安人民看到总理时热泪盈眶的画面,特别容易让人产生共情。讲授《 沁园春·雪 》一课时,利用AR技术,把学生置身于“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环境,使之身临其境地感受诗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以及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博大胸襟。或通过观看电视剧《恰同学少年》,让学生了解毛泽东青年时期如何经过自己的刻苦努力,为我国的文学和革命事业所做的巨大贡献。毛泽东的榜样力量对学生有这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达到红色文化育人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尝试融合“微课”“慕课”和“微电影”,以营造更加逼真、立体的教学情境,供学生阅读思索和欣赏,热闹的红色课堂就更有教育意义和教育效果。

(三)开展多样化阅读活动,融入红色文化元素

为了更好地引入红色文化,教师要不断创新红色文化的输出方式,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活动,如开展红色故事读书分享会、红色文化阅读知识竞赛等、现场书写读完某本红色文化书籍后的感想或安排他们每天在早读时间、课前三分钟演讲、班级活动时展示红色故事阅读成果,促其积极地向同学们分享最新的关于红色文化的好书,红色文化读书心得,朗读红色诗歌等,这不仅可以使学生阅读能力得到快速提升,还可让其他同学对红色文化与红色精神有更深入透彻的理解,达到宣传弘扬红色文化的效果。例如,召开党史故事分享会。学生对故事总是有很大的兴趣,故事的教育作用恰恰是寓教于乐。在召开党史故事会前,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查找相关资料,了解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鼓励学生把扣人心弦的情节用自己的语言绘声绘色地讲出来,引起共鸣,从而感染其他学生,起到红色文化元素的目的。又如,举行红色诗词散文朗诵比赛。教师可以以教材里的红色革命诗词和散文为切入口,学生或个人或分组展示其从召开诗词或散文中的蓬勃力量。如:刘成勇的《安塞腰鼓》,学生朗诵小组以安塞腰鼓的鼓声与舞蹈为背景,把黄山高原、把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激情的鼓与舞中表达出蓬勃的情意,其对文字的创作背景、艺术感染力以及作者的创作情怀,都在朗诵中得到诠释。再如,开展红色综合实践活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围绕“红色”这个主题开展。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革命旧址、瞻仰烈士纪念碑、游览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爱国街区、观看红色影片等,不仅增强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宽学生视野,还能于无声中把红色文化元素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中,促使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民族的富强不断努力奋斗。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阅读讲习中不忘育人初心,灵活地融入红色文化元素,可以让学生感受先烈为新中国努力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拓宽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引导他们主动担当起时代的责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接续奋斗。

注:本文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科学规划2021年度“党史思政教育”专项课题“初中语文阅读讲习中融入红色文化元素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批准号:2021YZ012)的研究成果。

(刘  芸)

猜你喜欢
红色初中语文精神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红色是什么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红色在哪里?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