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人文素养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022-05-30 17:54刘友城
高考·上 2022年5期
关键词:高中美术人文素养教学实践

刘友城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推进,现代教育体系逐渐从以文化课为主要学习内容、以成绩分数为主要教学导向的传统教学模式向着全面化、人本化的新型教学模式发生转变。现阶段的教育目标不再仅局限于学习成绩的提高,还重视对人文素养的培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美术作为以绘画、雕塑、设计等美术作品为主要媒介,提升学生审美水平与创造思维的重要学科,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从人文素养的内涵、背景与重要性出发,分析了现阶段高中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高中美术人文素养教学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中美术;人文素养;教学实践

在高考制度的影响下,传统的高中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文化课成绩为主要导向,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与人文素养的培养重视程度不足,很多学校美术课程的开设课时不够,没有引入合格的师资团队,经常会占用美术课的时间学习文化课,导致学生的美术教育较为匮乏,审美鉴赏能力不足,难以获得精神情感上的滋养,影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目前,在新课程改革的引领下,各学校需要加强对高中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将美术教学与人文素养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将对高中美术人文素养教学实践展开介绍。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背景与重要性

(一)人文素养的主要内涵

人文素养主要体现在文学、哲学、美学等人文类学科的知识体系中,是人在学习人文学科时所展现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以及精神品质的综合体现,是衡量学习者对人文学科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学习者从所学知识中挖掘精神内涵的能力的标准。人文素养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理念的基础之上的,它以人为对象和主体,以人的内在品质为中心内核,体现的是对人的深刻认知,传达的是对人的终极关怀,这些关键理念体现在个体的具体表现上,即指人的价值取向、审美能力、精神品质、道德规范、思想境界等,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人格完整性的重要维度[1]。

(二)人文素养的培养背景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和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各大学校不再仅以高考成绩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驱动力,而是更重视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看重学生个人潜力的挖掘与个人价值的实现。传统的课程体系已无法满足当下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下,高中美术课程的教學目标与教学方案均发生了调整,旨在贯彻人本教育与素质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水平的全面提升。一方面,现阶段的高中美术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美术作品,以及艺术家的基本信息,还要求学生学习艺术作品的鉴赏方法与创作理念,深入了解美术作品所展现的自然、社会、政治等文化背景,增强对不同文化艺术的接纳能力,在兴趣与好奇心的驱动下去探索艺术作品的人文内涵,从而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另一方面,对艺术教育的重视是现代教育体系发展,以及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品质与文化素养成为人们新的追求,艺术教育作为人文学科中的重要内容,不仅能够以丰富的色彩、造型与创意给人们带来美好的视觉体验,还能通过美术作品激发观赏者的内心情感,提升观赏者对美的认识与追求,并在艺术作品潜移默化的熏陶中感受不同年代、不同国家、不同社群所展现的文化内涵,让观赏者与学习者拥有广阔的历史视野、人类视野与世界视野,能够更合理地看待自身在广阔的时空维度中的位置与作用,更加客观、全面、理性地认识自我,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2]。因此,高中美术教育与人文素养培养的融合是不可抵挡的必然趋势。

(三)人文素养的重要价值

人文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维度之一,是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也是现代教育体系发展前进的必然趋势。在美术教学实践中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与重视程度,帮助学生认识到美术对人的全面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促使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去探索美术作品所反映的人文内涵,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鉴赏能力与人文素养水平,使学生具备更广阔的历史视野与人类视野,以平等、接纳、包容的态度去看待各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人文素养水平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素养、精神品质、思想境界与价值观念,人文素养的培养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人成长为全面发展的完整个体的必备品质,在美术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够实现现代教育理念的重要革新,帮助学生树立健全独立的人格,成长为更优秀的人。

二、现阶段高中美术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对美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不足

在高考制度的影响下,很多学生、家长,以及教师仍保留着传统的教育思维,认为学生的文化课成绩是衡量学生学习水平与人格特质的唯一指标。在这一教育思维的影响下,美术学科作为不包含在文化课中的人文艺术类课程,没有在高中教育体系中受到充分重视,很多高中为美术课程预留的课时极少,课程周期较长,学生难以通过合理的课时安排进行连贯学习,经常存在遗忘上一节课程内容的现象,教师也无法针对美术作品与美学理论知识展开深入介绍与探讨,导致美术课程开设的实效性不强,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此外,由于高中文化课的学习十分紧张,很多其他学科的教师会占用美术课的时间,来补习学科知识,导致学生无法在高中阶段接受充足的美术教育,难以通过美术课程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

(二)缺乏专业素养较高的美术师资团队

很多高中对美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不深,没有为美术学科配备合理的师资团队,导致美术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难以起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缺乏实效性。一方面,很多高中为美术学科预留的课时极少,引进的美术教师数量也很少,经常出现一个美术教师负责一整个年级美术课程教学的现象,使得教师难以和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深入交流,不利于美术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部分高中在引进美术教师时没有严格考核教师的教学水平,部分教师存在专业素养不高,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不深,教学经验不够丰富的现象,导致美术课程的质量较低,难以实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的教学目标。

(三)对美术教学资源的挖掘利用不深入

美术教学是通过各类美术作品来提升学生审美鉴赏能力与艺术创作思维的过程,美术作品囊括了丰富多元的种类和形式,是由不同年代、不同国家、不同身份的人创作出来的,包括绘画、书法、雕塑、设计、建筑等,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艺术类型选择不同的展示与鉴赏方式。现阶段美术教学资源往往仅来自教材,作品内容过于局限,展示形式也无法满足目前学生接收信息知识的需求,很多高中教室没有配备多媒体硬件设备,导致教师难以从互联网上挖掘丰富的美术教学资源,也无法按照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案设计将教学资源进行梳理整合并展示给学生,难以将美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创作环境联系起来,大大降低了课堂效率,阻碍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3]。

(四)使用较为落后的传统教学思维模式

在现阶段的美术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仍保留着传统的美术教学思维模式,仅负责向学生介绍美术作品与艺术家的基本信息,对美术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介绍不足,没有向学生介绍美术作品中艺术家所展现的独特技巧与风格,缺乏对艺术家个人情感表达的探索,对美术作品的人文内涵挖掘不够深入,导致学生难以切实有效地提升对美术作品的基本鉴赏能力,在面对艺术作品时会感觉到陌生与难以认同,缺少对美的感知与欣赏,导致美术教学实践难以起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的效用。

三、高中美术人文素养教学的具体实践策略

(一)深入挖掘美术作品背后的人文内涵

美术教材中展示的各类美术作品有着超越时空限制的独立性,也向观赏者展现着创作年代的历史文化背景与人文风貌。在高中美术教育中,仅仅向学生介绍美术作品的相关信息并分析其创作技巧是不够的,教师需要结合美术作品的创作年代,以开阔的历史视野去看待美术作品在艺术史,以及人类史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让学生能够见微知著,从独立的美术作品中挖掘丰富的人文内涵,探索不同年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身份的创作者所代表的各类文化,提高学生对不同知识文化的接纳能力,让学生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与广阔的胸襟气度,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建立生动的教学情境,将美术作品创作年代的历史场景进行还原重现,让学生在具有真实感的场景中建立与美术作品语境之间的联系,并通过富有趣味性的逸闻趣事让学生体会艺术家们的创作背景、创作动机与创作心境,让学生在浓厚的人文气息的熏陶下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例如:在鉴赏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这一作品时,教师可以从艺术史的角度出发去纵向介绍立体主义的背景起源与发展历程,并从横向角度拓展立体主义画派的不同风格表现,讲述西方技術变革与社会结构变革给人的思想观念与文化活动带来的深刻影响,剖析现代派艺术与传统艺术的联系与割裂。教师也可以从《格尔尼卡》的创作背景出发,介绍西班牙内战与格尔尼卡城轰炸的历史事件,探讨艺术对战争的展现、探索与表达,向学生展示艺术的强大力量,激发学生的和平反战意识,增强学生的人文关怀[4]。

(二)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现阶段的美术教育多以理论知识为主,教师通常通过口头描述来介绍美术作品的相关信息、历史背景、创作技巧、鉴赏方式,以及相关美学理论知识,学生可能会在过于理论化的美术知识面前感到陌生,难以建立自身经验与美术作品之间的联系,容易使美术教学缺乏实效性。为此,教师需要重视美术教学的实践性,让学生从接受者的被动地位转变为探索者的主动地位,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提升自身的教学主体地位。教师可以设立课堂自主谈论发言环节,在学生充分理解某一特定时期美术作品的创作背景与风格特色的基础上,让学生围绕相似的其他美术作品进行自主鉴赏,向教师与其他同学介绍自己对美术作品产生的真实感受,分析其与其他相似风格的美术作品之间的关系,推测艺术家的情感表达方式,探索作品背后的人文内涵[5]。

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美术创作,例如:让学生围绕“科技与美术”这一主题进行自主创作,将人文关怀融入创作过程中,在创作完成之后进行展示交流,探索不同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与思想,更深入地探索美术作品中所展现的人文素养。

(三)促进美术学科与其他文化课的融合

高中美术教育有着相对独立的教学目标与课程体系,但审美鉴赏能力、个人价值理念、思想道德品质等人文素养内涵是所有学科乃至整个现代教育体系的最终培养目标,只有将美术学科与其他课程进行融合,才能让学生在高中美术学科中所吸收的人文素养真正转化为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的养料。为此,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扩充美术作品相关的知识领域,将美学理论与历史知识、文学知识、科学知识等联系起来,让学生充分感受不同学科之间的共通性与融合性,在面对不同知识类型时均能从中挖掘出深刻的人文内涵,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例如:在鉴赏中国古代玉器雕刻作品时,教师可以联系中国历史知识与科技发展史向学生介绍玉器雕刻艺术的兴起与古代商业、手工业,以及制造业之间的密切联系;也可以联系化学学科介绍玉石的化学组成成分对玉石颜色、硬度、质地的影响;或联系文学知识介绍玉器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所象征的温润、仁义、洁净等美好精神品质,让学生在玉器雕刻作品中感受艺术家们想要表达的精神文化内涵,从而全面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6]。

结束语

在社会文明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传统的教育体系已难以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和社会主义的建设需要,现代教育体系越来越重视人的本质,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人的价值实现,在这一背景下,人文素养的培养成为现阶段教育体系中的关键所在。要想通过高中美术教学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就需要牢牢结合社会的建设需求,以具有时代性与前瞻性的审美视野从整体角度把握高中美术教学的改革思路,深入挖掘美术作品的人文内涵,宣扬艺术家的个性品质与人格魅力,让学生在美术教育的滋养中提升人文素养,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纪伟伟.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实践探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3):2.

[2]乔争.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实践[J].科普童话(新课堂),2020(8):1.

[3]王安琪.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探索与实践[J].文理导航,2021(29):2.

[4]朱玉.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实践与探索[J].文学少年,2021(3):1.

[5]张美菊.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路径分析[J].读天下(综合),2021(7):1.

[6]张平.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0(13):1.

猜你喜欢
高中美术人文素养教学实践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新课改后的高中美术教学反思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民间剪纸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