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循环经济理念的应用策略探讨

2022-05-30 10:48杨怡倩陶丹丹
中国集体经济 2022年26期
关键词:规划建设小城镇优化策略

杨怡倩 陶丹丹

摘要:小城镇,一般解释为“较小的城镇”,具有介于城乡之间、地位特殊的鲜明特点。目前,我国对小城镇概念的运用不够规范,观点不一,有学者认为小城镇为“小城市+建制镇+集镇”的结合,有学者认为是“小城市+建制镇”的结合,还有学者认为是“建制镇+集镇”的结合。值得注意的是,不管何种解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城乡一体化建设事业持续推进,做好小城镇规划建设工作刻不容缓。因此,文章以小城镇规划建设的必要性为切入点,剖析小城镇规划建设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循环经济理念提出有效的优化策略,希望以此促进小城镇规划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建设;现状;必要性;循环经济理念;优化策略

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稳步发展,我国城乡规划建设事业持续推进。小城镇作为城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明确规划建设目标,落实有效的规划建设方案。然而,从目前来看,我国小城镇规划建设工作尚且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土地规划不够合理、产业支撑力度薄弱、建设融资缺少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融入循环经济理念,在构建和谐的物质循环系统的基础上,使小城镇规划建设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总体而言,从小城镇规划建设工作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三方面协调提升角度考虑,本文围绕“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循环经济理念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探讨价值意义显著。

一、小城镇规划建设的必要性概述

小城镇规划,是基于一定地域范围内,将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及城镇职能分工作为参考依据,对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及职能分工加以明确的城镇进行分布、发展规划的一项工作。从小城镇规划的目标层面分析,即经合理组织体系内各城镇之间、城镇与体系之间、体系和其他外部环境之间的相关经济、社会要素,利用现代系统理论及方法,对整个体系的整体效益进行分析论证。通过小城镇规划建设,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进行全面把握,有助于我国经济社会事业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通过小城镇规划建设,有助于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能够对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方略的实施提供有效支持,使“三农”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提供有效保障。此外,小城镇规划建设工作的持续推进,可以使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现象有效消除,使工农之间与城乡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使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得到有效实现。

总之,无论是从国家宏观层面,还是从城乡个体经济发展微观层面,做好小城镇规划建设工作均非常有必要。

二、小城镇规划建设现状潜在的不足剖析

如前所述,小城镇规划建设工作的开展非常有必要,但从此项建设工作现状角度来看,尚且潜在一些不足之处。总结起来,具体不足问题如下:

(一)土地规划不够合理

从现状来看,国内小城镇规划建设工作问题较多,定位不够清晰,未能结合具体情况合理规划建设,易出现土地规划不合理现象。从具体表现来看:一方面,对出名小城镇模式模仿的情况屡见不鲜,一味模仿,缺乏自主性及创新性,代表小城镇规划不符合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未能对本地资源充分挖掘,使小城镇规划建设的特色及科学性难以有效体现出来。另一方面,部分小城镇规划建设重视经济效益,但易忽视长远、可持续发展,比如在小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为了在短期内保证有高回报的经济效益收入,加大力度进行街区商铺的规划建设,同时使人居生活娱乐设施及空间大大减少,导致小城镇布局杂乱,规划缺乏合理性及科学性,土地资源未能获得充分利用,造成土地资源大面积浪费,显然这对小城镇规划建设事业可持续发展极其不利。

(二)产业支撑力度薄弱

小城镇是城乡之间有效连接的纽带,通过小城镇规划建设,可以使农产品高效交易、农村人员高效流动得到有效实现,并使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二次就业及发展特色产业的目标。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小城镇规划建设只为解决居住在地质灾害地带居民住房安全问题,“面子工程”较多,未能形成特色产业,使小城镇整体居民的居住环境、经济条件难以得到有效改善。显然,在产业支撑力度薄弱的情况下,会使小城镇规划建设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

(三)建设融资缺少

在小城镇规划建设工作开展期间,要实现合理科学、高效规划建设的目标,首要条件便是确保建设融资资金的充足。并且,从小城镇实际规划建设工作来看,易地搬迁、灾后重建、棚户区改造等国家项目工程较多,这些规划建设项目,使地方财政的压力得到有效减轻,并使搬迁农户的困难一定程度得到解决。然而,在小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因面对的农户数量比较多,易导致精准扶贫难以满足诸多受灾农户需求的状况,加上地方財政有限,建设融资不足,阻碍小城镇规划建设工程项目的持续推进。

三、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应用循环经济理念的具体策略

小城镇规划建设面临的问题较多,而对于循环经济来说,是一种以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为基本原则,进一步使“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目标得到有效实现的循环反馈经济流程。因此,从小城镇规划建设问题的解决,并实现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可以将循环经济理念合理科学地渗透到小城镇规划建设当中。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循环经济理念在其中的具体应用策略如下:

(一)以循环经济理念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土地资源

在土地规划缺乏合理性的情况下,会使小城镇规划建设事业的发展陷入僵局。而对于循环经济理念来说,以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以及能量流动规律为依据,对经济系统进行重构,进一步对和谐的物质循环状态进行构建。因此,有必要以循环经济理念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土地资源。一方面,在小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与农村经济发展有效结合起来,保证与县域经济发展布局之间的协调性,充分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国家整体发展规划,明确小城镇土地资源规划在农村经济、文化当中的核心地位。在土地资源规划过程中,需将当地人文风情、山水地貌作为基础依据,对小城镇土地资源布局、结构、功能进行优化,比如针对不同区域的土地,在规划建设期间注入红色文化、历史文化以及田园文化元素等,使土地资源的本土价值、红色价值以及历史价值得到有效体现。另一方面,在土地资源规划、布局工作开展期间,既要注重短期经济效益,又要重视长远发展,加强街区规划建设、人居生活娱乐设施空间建设之间的协调性,渗透循环经济理念,发展集约型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合理布局小城镇,确保规划方案的规范性及科学性,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避免土地资源大量浪费问题的发生,进而实现小城镇规划建设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以循环经济理念为导向,加强产业支撑力度

在缺少产业支撑的情况下,小城镇后续发展会呈现举步维艰的局面。而在循环经济理念下,应充分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思想。因此,有必要以循环经济理念为导向,加强产业支撑力度。一方面,在小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需实现农民安居乐业的目标,侧重特色配套产业的发展,以当地市场环境、自然环境以及资源环境为依据,同时结合农民的自身条件及特长,发展劳动密集型突出产业,比如传统手工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如图2)等。与此同时,为了使人力资源得到有效保证,在小城镇规划建设发展过程中,需重视剩余劳动力的吸收,尤其是在花卉、温室大棚蔬菜等产业,需重点融合发展,使人力资源成本得到有效节约,并使农产品在物流支持下送至城市居民家庭,将小城镇发展优势充分体现出来,进一步使城乡发展的统筹及互补目标得到有效实现。另一方面,在小城镇产业发展过程中,还需要重视村落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构建“体验农家生活”“观看民俗歌舞”“吃农家饭”及“参与田地劳动”等村落文化旅游产品,形成村落文化旅游品牌效应,带动农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三)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桥梁,扩宽建设融资渠道及加强小城镇环境治理

在循环经济理念下,小城镇规划建设事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扩宽建设融资渠道非常关键,主要做法为:第一,在小城镇建设资金筹措方面,以多渠道、多形式为基础,金融部门需适当扩大小城镇贷款,政府部门则需对地方财政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或通过小城镇建设信贷担保基金的成立,确保小城镇规划管理获得有利条件;第二,以建设市场经济原则为依据,结合政府扶持、投入实况,把重心致力于集体、个人以及外资等层面,通过社会资金做好小城镇规划建设工作,并吸引外商投资参股;第三,鼓励金融机构向小城镇规划建设提供长期信贷,使投资主体朝多元化方向发展,并通过小城镇规划建设投资有效监督机制的构建,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与诚信度;第四,小城镇政府自身资金实力也需适当增强,可通过适当提升小城镇规划建设维护税税率的方式,对小城镇规划建设用地的有偿使用制度加以完善,以此使小城镇政府将充裕的资金应用到规划建设项目当中。

值得注意的是,循环经济理念下,生态学规律是其中重要的基础条件,为了带动小城镇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环境容量、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科学利用,侧重小城镇环境治理工作的持续推进。例如:基于小城镇规划建设期间,针对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以“零排放”理念、環境资源循环作为基础条件,使环境治理方式得到及时转变,进而使小城镇规划建设污染程度大大降低。此外,还有必要在小城镇规划建设期间构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回馈式循环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改善规划建设生产作业环境,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桥梁作业下,带动小城镇规划建设事业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城镇规划建设工作的开展非常有必要,为了解决相关问题,有必要将循环经济理论作为小城镇规划建设发展的理论基础,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时,加强产业支撑力度,扩宽建设融资渠道,并加强小城镇环境治理等。相信做好以上工作,规划经济理念在小城镇规划建设中的价值作用将能够充分有效发挥出来,最终为小城镇规划建设工作的稳步、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云鹏.党建引领新型城镇化的“梧桐实践”[J].支部建设,2021(04):17-19.

[2]常娟,许明.循环经济视角下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理论初探[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27(10):15+124+164+178.

[3]胡力.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循环经济理念的应用策略[J].四川水泥,2019(05):227.

[4]许天星,薄启欣.京津冀地区城镇化与循环经济发展存在问题与政策建议研究[J].现代商业,2017(36):78-79.

[5]李蔺怡南.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城市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探究[J].时代金融,2017(32):41.

[6]许天星,薄启欣.京津冀地区城镇化与循环经济协同发展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21):465.

[7]崔继红,张照录,吴忠东,曹俊杰,丁东业.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物质代谢模式的变迁及环境响应[J].湖北农业科学,2016,55(17):4608-4611.

[8]王一帆,陈英姿.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循环经济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生态经济,2016,32(01):125-130.

(作者单位:江西省地质局地理信息工程大队)

猜你喜欢
规划建设小城镇优化策略
浅析变电站规划建设法律手续办理常见问题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
加快小城镇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低碳城市建设视角下城市新区规划
小城镇远
我国小城镇体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