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制造企业库存管理优化

2022-05-30 07:14丁小晏
中国集体经济 2022年26期
关键词:优化途径制造企业

丁小晏

摘要:在世界经济发展带动下,我国制造业的飞速发展使得我国成为制造业大国,我国制造企业在很多领域已经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客户的需求不断增加,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厉害,产品在市场的生命周期也越来越短,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传统制造企业在当前市场中越来越难以发展,这就要求制造企业更新管理模式,注重降本增效,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使用效益。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提升库存管理。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制造业企业库存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库存管理建议。

关键词:制造企业;庫存管理;优化途径

一、库存管理的概念

库存即企业处于存储状态的物资,也是一个企业资源的总和。主要包括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等。库存是维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最重要的资源。库存虽然一直处于储存的状态,但是企业未来对其需要量是无法预测的,这也是库存存在的必要性。如何使用最低的库存成本保障企业供需平衡,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是当今企业库存管理最重要的目标。过多的库存会占用企业过多的资金,导致企业无法将资金用于其他投资项目,不仅导致企业收益减少,还严重影响企业长期发展;过少的库存,会导致企业物资缺乏,无法满足生产需求,产成品的减少可能会导致企业流失客户,减少市场占有率。因此,库存管理实际上也是一种库存控制的手段,保障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既能够满足生产所需,也能够避免库存过量,既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也能够避免产成品积压,产生不必要的库存费用。

二、库存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我国制造业企业存货比例较高,而且周转速度也远低于发达国家,这也是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控制好库存比例是制造企业库存管理的重点。而且,存货比例较高,也会产生库存费用,无形中增加了产品成本,使得企业产品无法在价格上取得竞争优势。因此,提升库存管理水平,提升资源使用效益从而获取最大经济效益对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今,我国制造企业库存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库存管理意识弱,导致库存不断积压

制造业企业管理层普遍比较重视产量和销售量,他们认为只有产量高销量高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而且库存常常以实物形式存在,只要保证库存没有毁损,没有变质就可以。上层领导的不重视,必然会导致生产部门只关注生产,不注重产量是否合理。如果市场销售跟不上,生产过多的产品必然会导致产成品存储费用的增加,同时企业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以及财力对库存进行管理,保证生产出来的产品完好无损。一方面大量生产产成品还存在产品积压的风险。市场千变万化,客户的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库存产品太多,必然会导致产品跟不上市场变化,产生滞销风险。另一方面,大量库存会长期不能变现会占用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使得企业丧失长远发展机会,从而在竞争中失去优势。这些问题都是制造业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会制约企业未来长远发展,但是这些问题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都是传统库存管理的弊端。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信息交流速度的加快,库存理念也应该及时进行更新。

(二)忽视库存资金占用问题,导致占用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

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提报需求计划部门和审核部门缺乏资金占用意识,导致他们在提报需求计划时,忽略库存占用资金问题,使得需求计划提报具有随意性,从而导致提报部门和审核部门对库库管理缺乏积极性和能动性。事实证明,库存资金占用意识应从提报需求部门和审核部门抓起,提报部门和审核部门库存管理意识淡薄是制造企业库存原材料居高不下,不断积压的主要责任之一。例如,很多制造业企业采用备件定额库存管理模式,在该种模式下,备件库存达到一定数额,将不允许进行采购,但是众所周知制造企业生产线更新换代较快,对备件的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如果采购部门前期针对某个生产设备采购了大量的备件,后期如果该种生产设备因为技术原因不再使用,那么前期针对该种设备采购的备件就无法消化使用,还占用备件库存,影响其他备件的采购。一方面,企业还需要花费一定人力对无使用价值的零部件进行维护,增加企业成本。另一方面,从会计角度来讲,该批备件已经没有使用价值,只能按照会计准则要去计提减值直至该批备件报废。从经济效益来讲,这批备件没有给企业带来任何价值,反而因为该批备件的报废影响企业的会计利润。

(三)信息技术应用不到位,供应链管理不健全

供应链分为内部供应链和外部供应链。内部供应链主要是指企业内部生产部门、仓储部门、采购部门和销售部门之间的链接。如果企业内部信息无法共享,那么部门之间的协作也无法进行。而且对于大部分制造企业来说,保管部门人员一般素质低,年龄大,无法适应现代化企业对库存管理的要求,他们采用的一般是传统的库房管理,不会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共享信息,其他部门也无法得到有效的库存信息,导致企业内各部门协作也就无法完成。外部供应链主要指的是企业与供应商,企业与客户之间的链接。企业对于供应商管理不到位,会增加采购的不确定性从而导致采购成本增加,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企业对客户管理不善,不仅会影响企业销售量,销售的不确定性还会影响企业自身产成品生产计划,增加企业运输成本和仓储成本的同时还会导致市场占有率的降低。

(四)库存管理制度不完善

很多制造业企业中采购部门被普遍认为是最有“油水”的部门,这主要是因为原材料采购制度不完善,导致采购人员拿回扣高价购进原材料,从而导致企业成本上升严重甚至导致不合格原材料流入企业,进而导致生产的产品不合格,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会严重影响企业声誉;另一方面,材料出入库流程不规范,记录不完整,导致企业成本核算不准确;产成品出入库流程不规范,导致企业账实不符,从而产生存货损失风险;仓库缺乏安全管理制度,导致企业存货产生毁损风险;仓库人员岗位设置不合理,保管人员和监督人员岗位不分离,导致企业存货监督盘点流于形式,根本无法实现对企业存货进行真正的库存管理。

(五)库存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大部分制造企业目前库存管理信息化手段都比较低,对库存管理产生很大影响。一方面存货的出入库不能进行实时监控,不能按时确认收入结转成本,导致存货数据滞后,影响财务数据准确性;另一方面,无法及时准确提供存货数量和库龄,影响企业生产计划,容易导致存货积压,影响企业长远发展。

三、库存管理优化途径

(一)转变库存管理理念,实行全面库存管理模式

库存管理优化首先是库存管理观念的转变。首先企业管理层必须充分认识到库存管理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带头学习相关库存管理知识,转变思想,参与到企业库存管理中,为企业实行全面库存管理提供最坚实的后盾。其次,引进先进的库存管理理念,推动库存管理的转变。库存管理转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由原来的占用型向控制型转变。也就是说,企业不一定必须将库存存放在仓库中。企业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充分掌控供应商库存信息以及客户需求,保障企业有需求,供应商能提供足够原材料的模式;客户需要产品,企业能够及时提供产品。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库存的积压,另一方面也减少不必要的维护成本,从而整体降低产成品成本。

二是实行原材料寄售管理模式。在该种模式下就需要企业与供应商建立长久稳定的合作关系,由供应商为客户提供库存管理。供应商根据企业需求进行补货计划。企业与供应商建立充分的信息共享机制,供应商充分了解企业的销售、生产以及库存信息,根据企业需求安排生产,为企业提供原材料。该种库存管理模式,供应商通过采购订单对采购方也就是制造企业库存负责,根据企业的消耗持续不断供货,企业不囤货低库存生产模式。

(二)正确划分资金占用责任,建立合理奖惩制度

大部分制造企业库存管理中,一般都是采购部门承担着库存管理责任,需求部门只负责保证生产正常运转即可,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部门不仅不会考虑降低库存的问题,反而可能会为了保证生产正常运转,扩大采购计划,增加采购量。由于市场需求是不断变化的,产品工艺性能等也会随着市场变化不断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需求部门原来囤积的正常生产需求之外的原材料已经不适应企业生产,最终导致资源浪费。因此,企业可以考虑让计划需求提报部门和审核部门同时承担资金占用责任,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需求提报部门会正确估计企业正常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审核部门也会在充分了解生产情况后,正确评估需求部门提报采购计划的合理性进行审批,采购部门按照审批后的采购计划进行采购,这样才能从源头上解决盲目采购导致资金流失问题。

(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供应链管理

内部供应链优化主要是加强内部部门沟通机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生产部门、采购部门、需求提报部门以及库存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水平,建立科学消耗定额,采购部门可以通过生产计划,能合理估计原材料消耗量,从而进行合理的采购;库存管理部门可以通过邮箱等形式将材料库存情况充分反馈给采购部门生产部门以及需求提报部门,让其对企业的存货有了充分了解,从而防止采购过量存货积压,库存不足影响生产。

外部供应链优化,主要是指企业与供应商,企业与客户之间优化。首先,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供应商评价机制,通过科学准确的评价机制为企业选择最优的供应商。比如企业可以对设备零部件,备品备件等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跟踪所使用的零部件或者备件使用情况、更换频率等情况,从而更好地评价供应商供货质量,可以选择质优价廉的供应商;其次建立供应商“黑名单”,通过供应商评价机制,对于发现供应商提供产品质量较差或者发现供应商对采购人员有行贿行为的,将长期列入企业“黑名单”,后期将长期不进行合作;第三,对于优质供应商,应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缩短供货周期,灵活供货,企业提高订单准确性,供应商提高原材料质量,进而提高供货质量,降低库存成本,增加企业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优化主要指的是加强与客户沟通交流,建立动态交流模式,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及时更新产品以适应市场变化。加强与客户之间的互动,销售部门充分发挥枢纽带的作用。销售部门不仅仅是负责产品销售,还应该定期进行市场调研了解企业竞争对手产品,及时反馈市场需求, 企业在了解市场的情况下,可以重新制定定价策略、产品定位,从而减少企业库存,优化管理,降低成本。

(四)完善库存管理制度

一是完善岗位设置。企业管理部門应该在充分了解库存情况下,梳理相关制度。对于不相容岗位应该分离,明确责任,比如保管岗位、验收岗位、盘点岗位等应该设置不同人员,杜绝库存管理漏洞。

二是完善库存内控制度。存货的出入库必须有完整的记录,及时登录出入库资料,验收人员核对数量,检验质量,杜绝没有订单的材料,没有生产计划的产成品入库;出库的时候,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避免材料长时间堆积导致变质。定期对存货进行核查,随时掌握库存情况。定期盘点,对于盘点过程中发现的由于产品升级,工艺变化等原因造成的不再使用的原材料、不再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以及因管理原因造成的存货的毁损变质,应及时上报相关业务部门,分析原因,明确责任,减少库存堆积。同时企业应该建立相关制度,将存货管理要求制度化,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从而提高企业存货管理意识。

(五)加强库存管理信息化程度

库存信息化建设,不仅仅包括单据和ERP中账务处理的信息化,还应在生产车间、存储仓库以及运输环节加强信息化建设。比如对产成品在运输过程中全程监控,在运输车辆上加装GPS定位装置,实时掌握产成品动态;在仓库中加装监控装备,对存货出入库进行全面监控,保证企业财产安全;仓库进出设置门禁,只有有权限的人员才可以进入仓库,没有权限人员进入会有报警机制。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应该更加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注重信息化人才的招聘和使用,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引进企业,并在企业中进行推广,保证企业在未来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六)提升库存管理人员素质

企业人力部门在进行人员招聘时,应该为企业把好用人关,选择素质高、责任心强的人员从事库存管理工作,上岗前可以先进行上岗前的岗位培训,使得从业人员对自己所要从事的岗位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还应该加强对现有库存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督促他们加强技能学习,提升业务水平。企业内部可以采用竞品上岗制度,对于那些积极学习技能,有上进意识的员工重点培养,并安排到重点岗位,企业重点培养。另一方面作为企业的管理层,应该营造学习氛围,带头学习,进而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并将其运用于企业实际管理中,提升企业竞争力。

(七)加快存货周转速度,合理控制库存量

如何合理确定库存量是每个企业的难点,这就需要企业全面统筹,考虑各种不确定因素,深入市场充分调研了解市场需求,根据市场情况制定生产计划。负责市场调研部门,一方面可以通过企业与客户之间建立的供应链了解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应该不定期地深入市场进行充分调研,以保证企业能随时跟进市场变化从而调整产品性能。控制原材料库存量还可以通过建立预警机制进行原材料控制。仓储部门可以根据仓库容量和生产需求情况,对原材料设置最低和最高的预警线,当原材料下降到最低预警线时,仓储部门通知计划提报部门,制定采购计划进行采购,当原材料上升至最高警戒线,则要通知采购计划提高部门,原材料储存量已达到最高储存量,不能再进行采购。这样就将原材料库存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既能保证生产顺利进行也减少资金量的占用,同时还能避免材料长期积压。

四、结语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制造企业只有不断转变库存管理理念,采取先进技术手段加强库存管理,做好基础工作,提升管理水平,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降低成本,在市场中取得价格优势,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参考文献:

[1]黄井新.电子制造企业库存现状和对策研究[J].经贸实践,2018(02):50-51.

[2]孙建中.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库存管理系统数据存储模型的思考[J].科技与创新,2017(18):80-83.

[3]侯霽繁.某食品加工设备制造企业库存管理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7.

[4]张兴旺.浅谈中小制造企业库存管理问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02):12-13.

[5]蒋振盈.采购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56-60.

[6]蒋长兵,白丽君,吴承健.仓储管理战略规划与运营[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2017:88-90.

[7]柳荣.采购与供应链管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77-80.

(作者单位: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卷烟厂)

猜你喜欢
优化途径制造企业
浅析网上书店的营销策略与模式
高校行政人员的绩效管理及其优化途径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优化途径分析
市场经济下的城乡规划资源配置优化途径
浅析制造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
基于营改增背景下的制造企业纳税筹划方法分析
浅析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优化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