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粱产业的优质发展路径

2022-05-30 10:48郭佳玮吴世景闫薇刘畅姜亚琦
中国集体经济 2022年26期
关键词:发展路径

郭佳玮 吴世景 闫薇 刘畅 姜亚琦

摘要:杂粮产业的发展对于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食物种类的持续增加及农民收益的稳步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高粱作物作为杂粮产业的研究对象,运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对河北省高粱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明确了当前高粱发展面临的挑战,并就此对河北省高粱产业未来的优质发展路径提出综合性建议。建议加大对高粱育种科研投入、科学引导产业规模化发展与高粱多用途开发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河北省杂粮产业的优质发展,同时助力我国乡村振兴。

关键词:高粱产业;优质发展;发展路径

高粱作为全球的第五大禾谷类作物,被广泛种植。在中国,高粱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对于旱坡地单产与粮食总产量的提高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直至今日,高粱对粮食产量的稳定仍有重要意义。河北省高粱产业的发展不可忽视,20世纪80~90年代,河北省高粱种植面积与总产量均位于全国前5名,而当下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与农民经济意识的增强,种植高产作物已是大势所趋,与水稻、玉米等作物相比,高粱等小农作物单产的提高并不显著且收益较低。同时,由于进口高粱带来的强大竞争力,种植高粱对于许多农民来说并非最优选择,导致近些年高粱种植面积萎缩。

高粱产业涉及高粱生产、运输、销售等全产业链。国外关于高粱产业的文献报道较少,国内也同样对其缺少分析,但当下国内高粱生产研究正在不断走向深入,各省的高粱研究人员已经针对其省内高粱生产的现状对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研究。河北省高粱生产的研究也有所增加,而对高粱产业现状与前景分析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将从河北省高粱种植面积和产量、不同地级市高粱发展模式及高粱产业发展潜能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明确当前河北省高粱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河北省高粱产业优质发展的路径。

一、河北省高粱产业发展现状

(一)整体种植面积及产量情况

河北省高粱的主要品种较为丰富,红缨子、兴湘粱2号及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培育出的新型高粱品种:冀酿1号、冀酿2号与红茅粱6号。冀酿1号和冀酿2号都为抗蚜粳高粱杂交种,红茅粱6号为糯高粱常规种,均可运用于白酒酿造。但不可忽视的一点,虽然河北省的品种研发在持续进行,但同山西等杂粮大省相比,河北省研发成效仍待提高。

2014~2018年河北省高粱种植面积在0.20万~1.28万hm2,总产量在0.71万~4.32万t,其种植面积与产量都在2016年达到最低值,而后有所回升,2018年的0.98万hm2相比于2016年增长了近5倍(如图1),这与河北省各市县的新品种高粱推广及南方部分酒厂需求增加密切相关,且国内的白酒与食醋产业正在不断转型升级,市场对于能够进行优质酿造的原粮需求不断增加,因此,高粱种植优势在不断凸显,河北省高粱种植面积与产量有望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实现稳中有升。

(二)不同地级市高粱发展

高粱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模式,对当地农户的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沧州和衡水的种植模式在河北省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根据统计数据分析,沧州高粱种植面积在2014~2016年变化明显,由于沧州黄骅靠近天津港口,受美国进口高粱影响较大,导致沧州高粱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同时总产量减少。而近年来,沧州市以沧县建丰农机为首的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杂粮种植,其中高粱以其抗旱耐涝、易于管理且售价较高的特性被广泛种植,2019年合作社种植高粱达80hm2。“冀酿2号”是合作社的主要种植品种,所产高粱不需经过晾晒,可直接销往贵州等地酒厂,因其产出高、质量优,且价格适中,深受市场欢迎,为广大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除上述合作社生产模式外,“科研+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也得到大力支持与推广,衡水的高粱产业得以迅速发展。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积极扶持河北阜城阜星科技现代农业园区发展高粱产业,通过“科研+企业+基地+农户”模式,2019年阜城的高粱从零散种植发展到5000hm2以上。以崔庙镇为中心,按照“六位一体,八统一分”的经营模式,带动当地抗蚜糯高粱绿色生产基地发展,2019年高粱的产值达到14000元/hm2,纯收入在9500元以上,带动农户增收,为乡村振兴作出突出贡献。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河北省部分地区已经实现了当地高粱产业化发展。但仍需注意,此类产业化发展模式并不广泛,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来完善并加以推广。

(三)高粱产业发展潜能

河北省的高粱产业在政策指引下,市场与用途等多方面都有较大的潜能,具有充分的发展空间。

在政策方面,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在本阶段,我国农业将深入推进供给侧結构性改革与保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作为主要目标任务,持续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强调实现农民收入增加与有效供给保障,使脱贫攻坚成果得到持续巩固。然而,当前中国面临着大宗种植作物在现有生产规模与生产方式下经济效益普遍较低的困境,包括高粱在内的杂粮产业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此种缺陷,尤其在遇到恶劣的天气或环境时,高粱比小麦、玉米等作物产量更为稳定,为粮食供应提供新的选择途径。

河北省高粱现主要以原粮加工为主,然后将其供应到南方酒厂,随着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高粱的消费由以酿造为主要用途向青贮饲料与籽粒饲料用途、能源用途、食用、帚用及造纸业等多用途渐渐发展。

首先,由于乡村振兴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人们对畜禽产品的需求增加。我国天然草地面积虽大,但优质草地比例不高,牲畜承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此时,饲用高粱的出现和推广可以缓解这一巨大压力。河北省作为畜牧养殖的大省且适合高粱种植的地区广泛,若大力种植饲用高粱,将为河北省畜牧业提供更优质的饲料,对整个社会和生态环境起到积极作用。

此外,河北省对于甜高粱品种的种植将为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在相同的播种面积下,河北省甜高粱的生物质产量远高于玉米,是玉米的 2~3倍,若大力开发甜高粱种植产业,将会节约大量耕地来为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从而破解河北省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瓶颈。在这方面,有些省和地区已经做出了优秀示范。甘肃、辽宁、山东等地区创建了大规模的甜高粱种植基地,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甘肃省武威地区为例,其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加强了技术支持、推广了订单农业,全市于2013年便促进了3580hm2的甜高粱种植。当年,全市累计种植面积超过6667hm2,平均生物产量超过90t/hm2,且种植甜高粱的农民每公顷纯收入可达玉米的两倍。由此可见,种植和推广甜高粱,不仅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能够为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提供机遇。

二、高粱发展面临的挑战

高品质高粱育种的科研与生产水平落后、缺乏产业发展方面的积极引导及高粱用途单一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制约了高粱产业优质发展,限制了高粱生产者经济收入的进一步增加。

(一)高品质高粱育种的科研与生产水平滞后

河北省高粱育种的研究相对落后,育种事业规模一般较小,品种培育不足限制了产业发展。河北省高粱在遗传转化、基因编辑育种等基础研究方面与其他省市地区有较大差异,原始创新动力不足,限制了突破性品种的培育。尤其当下,河北省高粱面临着品质与适口性、抗倒伏、抗盐碱与抗危害性品种的难题。

就甜高粱培育发展而言,国家高粱改良中心河北分中心近些年选育出了能饲1号、能饲2号与冀甜3号高粱新品种3个,编写的《盐碱地能源高粱生产技术规程》得到了地方认可。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在盐碱土地的高粱品种与生产技术的培育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相对山西省的晋杂甜高粱等品种,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河北省培育出的新品种高粱综合糖量低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因此,要发展高粱的育种业,必须在科学研究和生产的基础上进行。

(二)缺乏产业发展方面的积极引导

高粱属于杂粮作物,对于地区的经济影响较小,因此,政府对于高粱种植任务的考核并不十分重视。但近些年,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调整,人们对于杂粮农作物的需求不断增加,且现在酿造业依旧处于转型发展时期,市场对于高粱等杂粮的需求也在加大。政府部门虽对高粱等杂粮的种植与生产更重视,但由于经济政策相对滞后,各地对杂粮等农作物的投入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缺乏精细化管理,并未达到预期效果。现今,农户自行种植的地区未实现集约化、机械化及科学化的系统种植方式,造成了高粱种植的组织程度较低、产量低与效益差等问题。

(三)高粱用途单一

当前,河北省对于高粱的用途主要限于酿造业方面,而在其他如能源、饲料与食品加工等方面的产业较为稀少,且由于相应技术能力较弱,也仅能够进行部分粗加工。如针对食品加工,加工后期的产品往往会因资金原因造成宣传力度不足,最终使其产品在市场的占有率低,这往往会直接影响农民对高粱的种植积极性,这也是当前高粱种植面积不广的原因之一。同时,高粱种植户因为销路单一,越来越多的高粱种植户选择放弃高粱种植,而投向其他产能较高、效益较好的大宗作物种植中,更有部分农民选择离开农村进入城市打工,导致土地被荒废,这也造成了高粱产量大量缩减。因此,高粱的多用途开发问题亟待解决。

三、河北省高粱产业优质发展路径分析

根据河北省杂粮现有的资源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当前河北省农业推出的系列相关政策,提出加大对高粱育种的科研投入、科学引导产业规模化发展与高粱多用途开发的对策建议,进行可行性路径分析,逐步实现河北省高粱的优质可持续发展。

(一)加大对育种的科研投入

在育种方面,要建立现代育种体系,实行多样化育种。可以借鉴大宗作物育种经验,探索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在选择品种时,可参考全国不同高粱栽培示范区的气候、水、肥、热条件,加强区域间的横向联合和技术引进,在高粱育种的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点突破,如重离子辐照诱变技术。同时,注重跨区域人才交流,实现“走出去”与“请进来”的有效结合,加快关键技术突破进度。

河北省高粱发酵、提取和利用技术基础也相对薄弱,因此不能作为科研机构或个体企业的独立开发项目。要实现统一规划,多部门联动发展,提前制定相关行业和产品的技术标准和市场准入标准,促进科研成果尽快转化,形成以经济利益驱动的健康有序发展模式。

(二)科学引导产业规模化发展

对于产业规模化,建议通过集约开发、管理、经营的模式,将土地集中起来,进行科学规划、种植与管理,建设当地的高粱规模化种植基地。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做好沟通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尤其针对有龙头企业的地区,更要做好相关规划,通过经济效益与政策扶持的配合来调动企业与农户的积极性。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加快土地流转速度、集约经营管理,通过订单生产与合同收购等方式将高粱的种植收获、加工与后续销售有效衔接,降低整体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在发展过程中,将技术人员进行合理分配,实现专人负责专区,同时,加强在水、肥、收获前等处理环节中对农村基层站的教育、培训与技术支持,将生产技术知识传授给当地农民。此外,要与科学研究院所做好相应对接,积极开展不同品种高粱的机械化播种与收割。同时,与生产企业对接能够确保农户的高粱收购,达到双赢的效果。

(三)高粱的多用途开发

针对高粱的多用途开发,首先,积极提升两个传统的高粱产业——陈醋酿造业和白酒酿造业;其次,加快培育并建设三个新型产业的步伐——能源业、饲料业与保健食品业;最后,迎合现代发展趋势进行再创新,如充分利用高粱观赏性强、高粱文化与白酒文化悠久的特点,打造秋季高粱观赏节,做强文化旅游推动高粱产业,实现三产融合发展。可以学习内蒙古巴林左旗当地的做法,大力发展高粱休闲体验特色产业。同时,进一步加强食用高粱产后加工业,开发多样化特色高粱食品。此外,山西汾阳与四川泸州建立白酒文化博物馆的特色模式也值得借鉴,通过此种模式能够为当地高粱产业的发展创造机会。

参考文献:

[1]陈悦,石玉学,曹嘉颖,王艳秋.中国高粱生产回顾、现状及展望[J].国外农学-杂粮作物,1998(01):24-29.

[2]刘猛,刘斐,赵宇,夏雪岩,李顺国.河北省杂粮生产现状及生产布局展望[J].农学学报,2021,11(03):93-100.

[3]杨丰力.高寒地区燃料乙醇原料甜高粱高产高糖栽培技术研究[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0(01):110-112.

[4]张富强,李凡.河北省发展甜高粱种养加工产业的资源潜力与发展策略[J].时代经贸,2019(20):78-79.

[5]郝丰园.小作物酿出大产业——高粱岗位体系专家张福耀访谈录[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0(17):28-31.

[6]王伟仁.山西省高粱生产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太原:山西农业大学,2017.

[7]焦少杰.中国酿造高粱遗传改良与加工利用黑龙江省年高粱育种工作回顾与未来研究方向[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基金项目:2020年河北省河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杂粮消费行为及影响因素——基于河北省的调查”(编号:s20211008608);河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产业发展研究“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18GL050);河北省二期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杂粮杂豆产业经济研究(HBCT2018070301)。

(作者單位:郭佳玮、吴世景、闫薇、刘畅,河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姜亚琦,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发展路径
基于公司治理的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探讨
河北省沿海地区休闲体育产业发展路径选择
“互联网+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探讨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路径研究
财经类大学智库的定位及发展路径探析
新媒体环境下影视制作与传播的发展路径
保定市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