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教学融入生命教育的途径

2022-05-30 10:48薛汀
文理导航 2022年25期
关键词:生命教育审美美术教学

薛汀

【摘  要】生命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重视健康的体魄、心理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美术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并在体验各种美术活动的过程中,发现生活的美好、人性的美丽和生命的美妙。因此,美术教学与生命教育可以相互融合,相辅相成。

【关键词】美术教学;生命教育;审美;融合

在新冠疫情背景下,灾难与人类命运紧密关联,学校和社会均对高中生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但如果只是让学生走马观花地了解生命知识,那么效果肯定不尽如人意。笔者发现美术课程独有的人文魅力在生命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亟待我们深入研究。

一、高中美术教学渗入生命教育的意义

高中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阶段,不仅面临生活、考试的压力,还面临着青春叛逆期心理不稳定、情绪容易暴躁等问题。不少学生生命意识淡薄,对自己和他人容易出现偏激情绪,偶尔还会发生人间悲剧。泰戈尔曾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传递生命的气息”,从中我们可以理解为教育要关注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本质,当一个学生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康的身体、心理时,这才是成功的生命教育。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人文底蕴是高中生必备的核心素养。教师不仅要把精力放在美育培养上,还要努力去实现基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人文关怀。所谓人文关怀,是指教师尊重与信任学生,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激发学生终身学习、持续发展、主动创造的潜在能力。由此看来,在美术教学中渗入生命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美术教学丰富了生命教育的形式

立德树人是高中美术课程的根本任务,不仅在美术鉴赏课中让学生沉浸在美好的作品和思想中,还在体验各种美术活动的过程中,发现生活的美好、人性的美丽和生命的美妙。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会深刻感受到当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因为来之不易所以要珍惜,因为珍惜生活所以珍爱生命,从而达到沉浸式的生命关怀效果。同时,美术教学也丰富了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外延,生命教育不再是机械地对学生进行宣传,而是以美的教育触动学生的心灵,帮助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美术教学为生命教育提供了多彩的土壤。

(二)美术教学提升了生命教育的价值

从生命思想的角度来看,美术教学的核心意义就在于它能满足生命自身的需要,促进生命意义的实现,这也是生命教育的价值所在。现代美学、心理学已充分证明,高中生对艺术的需求,源于内心深处的本能。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或是通过视听系统感受身临其境的生动与精彩,或是通过模仿画家艺术创作的思维与过程,或是在美术作品中寻找精神寄托……这一切都是生命自身的需要,它的价值和意义就在其本身。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做出的判断是:美术满足了受教育者生命的内在需要——审美需要,以获得完整的生命体验,并在这一基础上促进生命发展。我们要做的是根据审美规律和生命教育的需要,利用美术活动唤醒、引导和满足学生的生命需求,只有在各种艺术的生命体验过程中,高中生才能获得审美的满足,才能提升生命教育的价值。

二、把美术教学融入生命教育的全过程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将美术课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等三个课程内容。笔者从这三个课程内容中的模块教学入手,探讨它们融入生命教育的途径。

(一)在“美术鉴赏”模块教学中,让学生认识生命之美

“美术鉴赏”模块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鉴别能力,学生在肯定真善美、鄙弃假恶丑的鉴赏过程中,不断将他们的艺术素养推向更高层次。学生不仅能读懂作品内容,还能从作品中体会作者蕴含的精神寄托,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就像在《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这一课中,学生能够通过鉴赏不同种类的民间美术作品,主动探索民间美术的创作意图,同时让学生搜集当地的民间美术作品,引起他们关于如何保护民间艺术的思考。民间美术为民间活动充实了场景人物,而民俗活动与民间信仰密不可分,如甘肃庆阳的剪纸作品抓髻娃娃,整个娃娃造型质朴率真,姿态夸张喜庆,腹部下方像繁星一样的小点象征着子孙繁衍,生命绵延,代表华夏大地的审美理想和民族精神,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人生的发展就如同民间美术的历史一样,每个阶段都有低谷和高峰,每个阶段都有守护与传承,要珍惜每一天的时光,通过学习使学生增加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对生命的礼赞和爱护,对生活的乐观和坚持。

还要让学生学会从画家的创作思路去理解作品、理解他人,以提升自己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意识。譬如在欣赏后印象派作品的时候,教师可以重点引导学生鉴赏梵高的作品。梵高的一生十分凄苦,但他没有向命运低头,他努力用绘画来表达生命的张力。就拿作品《向日葵》来说,他用各种不同笔触的黄颜色创造了极为辉煌的画面,学生被画面颜色、笔触散发出来的生机勃勃的景象深深打动,画面中的向日葵不仅属于梵高自己,也属于我们每一个对生命有感激的人。通过对梵高作品的欣赏,学生领悟到了“真”(画家的真实情感)、发现了“善”(画家积极奋斗的狀态)、感受到了“美”(画面的笔触、色彩之美)。学生不仅提升了审美核心素养,还透彻地感悟到只有在生命中勇于拼搏奋斗,生命中才会有最耀眼的光芒,这不就是生命的意义所在吗?

(二)在“绘画”模块教学中,让学生感受生命之美

高中美术绘画模块教学要求学生能初步用色彩、装饰画等进行技能练习,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在美术表现的课堂中,学生不仅要善于临摹艺术家的作品,还要引导他们认识作品中关于生命的价值内涵,只有将他们的日常生活与情感体验融合在一起时,学生才能描绘出属于自己的个性作品。例如,在我校“绘聚战疫”专项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为抗疫英雄人物和事迹描绘新时代的画像,普及科学防疫知识,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首先,学生收集抗疫战场上的英雄人物和事迹,用草图的形式来确定人物的构图和颜色的搭配;其次,运用不同的绘画形式原理来确定自己的主题,深化学生对画面的理解;然后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多样的造型手段来描绘人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模式进行绘画活动,提高了他们对绘画的兴趣、激发了求知欲、增加了愉悦感,在活动中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深刻认识到只有团结合作才能赢得抗疫的胜利,同时也唤起学生对疫情中逝去生命的尊重情感,产生持之以恒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动力。

在校外,学生还积极投入到社区抗疫的宣传活动中去,在我校与迎龙社区组织的墙绘活动中,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绘画特长,有效地自发组成墙绘小组,利用各种技法一起宣传抗疫、表达感动、鼓舞士气。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学生以美术的语言“说话”,以美术的方式“行动”,真切体会到“艺术的平凡是融入伟大生命情感中的不平凡”所蕴含的哲理。

(三)在“创作”模块教学中,让学生创造生命之美

创作模块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更加贴近生活、体验生活,运用美术技法创作出美化生活环境的美术作品。学生自由大胆想象,将自身对生命的认知转化为外部作品的再现,喚醒他们对生活环境美化的主动意识,从而对校园生活中的美充满期待。例如在校本课程《人与自然装置设计》这个单元中,笔者首先要求学生去学校、公园收集树叶、碎花瓣、硬纸板等材料,然后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相互启发、大胆创新,赋予设计中最基本的点线面元素组合,利用不同材料拼接组合出各种生动的新物体、新形态。最后学生用颜料对装置作品进行色彩添加,经过加工后,这些装置作品在校园环境中格外引人注目,它时刻提醒我们要保护环境、爱惜自然。在装置设计教学中,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体会创意发现的美,同时通过设计创作活动,让学生领悟到这门课程不仅挑战了自我创意能力,也让他们树立积极探索,不断超越自己现有知识水平的价值观理念。

(四)在“现代媒体艺术”模块教学中,让学生表达生命之美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笔者发现学生普遍对动画艺术比较感兴趣,而“现代媒体艺术”教学模块的教学目标也是要让学生基本学会用多媒体技术表现综合性的艺术,因此,笔者结合我校动画社团的校本教材,帮助学生完成了以“防灾减灾”为主题的定格动画创作,以此树立保护自己、珍惜生命的良好意识。

1.确定内容、分工合作

既然是关于“防灾减灾”主题的动画片制作,那么关于各种灾难的预防就成了这次动画制作的主要内容。学生经过梳理后,发现在日常生活中要预防地震、台风、车祸、火灾等自然或非自然的灾害。于是,他们根据动画制作的步骤进行分组,明确了主题编绘组、模型制作组、动画拍摄组和后期统筹组等组别,并进行了成员任务分工。其中主题编绘组主要负责完成分镜头脚本的设计;模型制作组负责在脚本的基础上运用泥塑完成人偶模型制作;动画拍摄组需要在摄影棚内完成主要场景的转场和拍摄;最后一道工序是后期统筹组的配音和剪辑。在创作初期,学生会遇到各种问题,例如动画片拍摄的跳帧问题、人偶模型动态不自然问题、声音和动画不同步等问题……一开始学生互相埋怨,但笔者提醒他们小组合作最重要的就是交流沟通,于是学生通过磨合解决了各种问题,这次磨合也提升了他们交流反思的能力。

2.公开展示、评价交流

经过一个半月的辛苦努力,学生终于完成了定格动画的制作,学生不仅借鉴了传统动画横移镜头的拍摄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独创了将手绘场景与泥塑人偶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几组横移镜头展示了在各种灾难中应该学会的避险方法,更好地凸显了珍爱生命的主题。在学校的“怡美”展厅专门设立了定格动画展区,展区的投影屏幕上播放着防灾减灾的动画作品,展台上陈列着整个动画制作过程中的学习任务单、道具、手绘稿等资料。学生参观后纷纷表示,在看完动画片后深切感受到制作小组的匠心和艰辛,这种出自同龄人的教育动画让他们感到由衷的钦佩和自豪。

将动画制作与防灾减灾主题结合的美术课程,不但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品质,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在潜移默化中对他们进行了生命教育,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结束语

近年来,生命教育引起了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但是仅靠生命安全方面的课程和活动无法获得应有的效果,而将美术教学融入生命教育,不仅让生命教育的形式更加多样,学生也从多角度领悟到了生命教育的内涵,启发他们积极探索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印)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泰戈尔文集(4卷)[M].刘湛秋主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

[2]尹少淳.美术核心素养大家谈[M].湖南美术出版社,201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版)[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生命教育审美美术教学
有效滋养生命的德育探究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在美术教学中运用音乐 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
中国手风琴作品创作探源与审美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