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陶行知教育理念,优化幼儿音乐活动游戏化教学

2022-05-30 14:48张晓静
文理导航 2022年25期
关键词:音乐教育教学活动幼儿园

张晓静

【摘  要】在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科学合理地将陶行知教育思想融入游戏化教学方式中,使音乐与游戏相融合,创设愉快、有趣的学习氛围,这样的教学更能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例,从教育意识、教育内容、教育形式三方面探讨了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游戏化策略,以期能培养、发展和提升幼儿的音乐素养,为幼儿音乐学习打下基础,实现寓教于乐。

【关键词】音乐教育;幼儿园;教学活动;游戏化情境

音乐是幼儿了解和探索世界的一种方法和手段,游戏是最符合幼儿天性的活动,两者结合使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游戏化,是音乐教育中最易为儿童接受、喜爱、理解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是培养儿童乐感和美感的一条有效途径。我国著名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游戏化发展有着积极的深远意义,为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开辟了新的路线。基于此,本文以陶行知教育理论为启示和指导,就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游戏化提出些许自己的看法,遵循幼儿的发展特点,使幼儿园课程更接“地气”,真正构建游戏化音乐天堂,提升幼儿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

一、教育意识游戏化,发展幼儿音乐素养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念的提出意在告诉人们生存之道,生活是人类学习的源头,是人类的归宿,知识取自于生活,用于生活。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游戏化,体现的正是目所能及之处皆生活,培育幼儿积极的学习情感,这样的学习过程正是学以致用的实践过程,是幼儿音乐素养得以培养与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以音乐游戏,显学习趣味

幼儿的可塑性很强,在音乐教学中,整合幼儿感兴趣的、符合幼儿认知特点的游戏活动,使幼儿沉浸在欢乐之中,潜移默化地丰富儿童感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玩耍与学习,记住旋律和身体动作,自然而然地学会欣赏音乐、表现音乐,更好地满足幼儿对游戏需要的同时,加深对音乐游戏的体验。比如,小中班亲子音乐游戏《小猪睡觉》,可以先通过猜谜的形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昂扬的情绪、夸张的动作、形象的语言一下子给音乐披上了美妙的色彩。接下来,让幼儿边听音乐边模仿小猪的动作,练习音乐的敏感性,充分体验游戏的乐趣。伴随着节奏明快、活泼的音乐想象并编排相应的动作,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在不知不觉中幼儿都跟着歌曲哼唱起来,伴随着身体动作的表演,准确地拍打节奏,脸上的表情也逐渐丰富,这样的游戏活动帮助幼儿理解了音乐形象,也发展了肢体动作协调能力。

(二)以音乐游戏,育积极情感

音乐游戏变化性强,形式多样且极具趣味的音乐游戏能给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获得“游戏体验”学习,在游戏活动中塑造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全身心地融入到游戏中,培养幼儿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例如小班音乐《小矮人和大巨人》,教师可以从小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以与幼儿谈话导入活动,让幼儿随着音乐用脚步动作表演慢慢长高、长大,利用肢体语言、角色扮演等游戏形式表演小矮人、大巨人的状态,去体现歌曲中人物的表情和心情。游戏中,教师还可以借助双铃和打击大鼓来表演曲中人物出场情景,也可以用亲子活动来体现歌曲内容,使幼儿愉快地感受音乐,一切从兴趣出发,尽情发挥幼儿的创造能力,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三)以音乐游戲,促全面发展

音乐与游戏的融合,以游戏化的形式进行歌曲的学习,改变了音乐教材的创造性,赋予了活动环节更多的趣味性、生动性,可以更好地培养幼儿音乐兴趣,丰富情感世界,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自主性,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例如小班音乐活动《抱抱》,为了增强幼儿体验“抱抱”的愉悦之情,教师可以在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在游戏活动中增添道具,律动表演“爱我你就抱抱我”。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小猫的猫爪、大象的鼻子面具、大树的模型等演出道具,在幼儿角色表演的过程中加入音乐,引导幼儿根据音乐节奏表达出正确的情感,感受动物间浓浓的亲情的同时,懂得拥抱是表达爱的有效方式。

二、教育内容游戏化,培养幼儿音乐素养

陶行知先生在《新教育》中提到:“学生有了趣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借鉴陶行知学习兴趣培养的教育理念,在音乐节奏、韵律、曲式等教学内容中开展游戏化教学,能使音乐教学更符合幼儿实际,更符合幼儿园园本实际。

(一)借助游戏,感知节奏

节奏是学习音乐需要掌握的第一要素,是音乐的灵魂,对幼儿智力的发展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以幼儿喜欢的游戏方式给予其一种积极的音乐体验,产生愉快的心情,培养对声音的敏锐性,发展幼儿的音乐节奏感。比如在学习歌曲《大雨小雨落下来》时,我在课前为幼儿准备了一段小雨和一段大雨的声音录音,让幼儿听着不同的雨声做节奏练习。听着听着,幼儿发现,原来这两种声音是不同的,小雨的声音小而弱,大雨的声音则大而强,两者的音乐也不相同。引导幼儿根据雨声的强弱和音乐特色,通过拍手、拍腿、踏脚等动作来表现两种声音不同的节奏,培养幼儿对音乐节奏的表现力和感受力。

(二)借助游戏,认知韵律

韵律教学是幼儿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学习难度较大。借助游戏教学呈现原本枯燥的韵律内容,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韵律教学与游戏活动融为一体,成为发展幼儿综合能力的良好手段。例如在教学《我的小绵羊》时,我先用手势引导作为歌曲的韵律线,带领幼儿感受音乐韵律的不同走向。然后再运用画图游戏帮助幼儿直观感知音乐,根据音符的时值长短画出不同大小的花朵,利用花朵的高低位置,让幼儿感受音高位置的不同走向;再在花朵的中央写上音的唱名,比如 1代表 do,2代表 re,3代表 mi……利用画图游戏开展韵律教学,让幼儿边画边学,边玩边学,有效感受音乐旋律的起伏流动感,教学效果较好。

(三)借助游戏,学习曲式

所谓曲式,即音乐中的横向组织结构,较为抽象,由于幼儿年纪尚小,很难准确把握和理解。为此,在曲式教学中可借助游戏活动提高幼儿对音色、曲式结构的敏感性。比如歌曲《找朋友》《小蜻蜓》《粉刷匠》等为一段式的曲式结构,《拉拉勾》则是二段式的曲式结构,而《闪闪的红星》《小燕子》等歌曲则是三段体的曲式结构。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根据每段音乐之间不同的音乐性质,开展探究性学习,创编不同的表演动作,运用多种歌唱形式演唱,将曲式学习目标层层分解,实现层层递进,通过游戏活动初步感知歌曲的曲式结构,帮助幼儿逐步积累对音乐的欣赏经验。

三、教育形式游戏化,在创造中提升幼儿的音乐素养

陶行知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每一位幼儿教师都应认识并积极开发幼儿与生俱来的创造力和探索意识,通过多媒体技术、配乐舞蹈、创编游戏等策略挖掘幼儿潜能,增添活动的游戏性。

(一)多媒体加盟,身心同步发展

开展游戏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作为课程游戏化的实施者,应与时俱进创新教育手段,尤其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以“多媒体+游戏”活化教育形式,更易激发幼儿的兴趣,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创设出趣味盎然的情境,提升教学效果。以学习歌曲《鲁冰花》为例,借助多媒体播放幼儿平常与妈妈相处的照片、视频等,吸引幼儿的注意,使幼儿在特定的情境中感受到来自妈妈无微不至的关爱与呵护,从思想上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在接下来的游戏环节,鼓励幼儿对歌曲中的情节进行模仿,面对抽象化的教学内容,幼儿却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致,这样的课堂氛围是活泼生动、和谐向上的,也大大提升了幼儿的幸福感,实现幼儿身心的同步发展。

(二)配乐舞蹈,满足游戏需求

幼儿生性活泼好动,配乐舞蹈的巧妙结合,优化了教学情境,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也能增强幼儿的音乐感染力,用自己的肢体表达对音乐的了解和感受。在音乐教学中,借助音乐传递舞蹈情绪,使幼儿能够随着音乐的响起而积极主动地翩翩起舞,有声艺术与无声艺术的融合能够达到边唱边跳的教学效果,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幼儿惟妙惟肖地表演,这正是幼儿感知与表达音乐的重要手段。

除了配乐舞蹈,也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兴趣扮演卡通人物,或借助物体一起表现身体动作,如彩带、丝巾、呼啦圈等,创设主动学习的教育情境,让幼儿尽情伸展四肢,满足其游戏需求。优化的情境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让他们幸福地扮演角色,大胆地进行创造,快乐地与同伴互动,这都是真实情感的流露,使音乐活动变得更加精彩纷呈。

(三)创编游戏,发展音乐素养

幼儿是游戏的主体,实施游戏化教学,教师既要考虑幼儿音乐教学的特征,也不能忽视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了解,处理好幼儿音乐与游戏之间的关系,创编适合幼儿发展的音乐学习内容。如在“小猪盖房子”中,首先激活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合理运用道具进行搬木头、钉钉子、和泥沙、刷油漆等表演,启发幼儿自由表现盖房子的动作。接着,引导幼儿思考盖房子的动作顺序,并以“上刷刷,下刷刷,还有哪儿也要刷”的提示语,引导幼儿创编动作的方位变化。在此过程中,幼儿经历了从动作探索到动作创编的过程,这样的教学不仅能使幼儿进一步理解和感知盖房子的动作语言,也能借助有规律的动作转换与流动的音乐帮助幼儿体验歌曲中的情感,培养幼儿审美情趣,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

总之,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游戏化有着重要启示。教师应充分利用好幼儿的心理需求,鼓励幼儿积极的探索意识,积极将游戏化教学法融入到音乐教学中,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吸收、彰显陶行知教育思想光辉,让音乐在游戏中呈现价值,还音乐以本真,以有效的音乐和游戏活动有效培养幼儿的智力与情感,为幼儿的综合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莎.浅论“游戏”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J].黄河之声,2015(3):23.

[2]刘丹丹.在音乐游戏中发展大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探析[J].文理导航,2018(24):66+68.

[3]洪培琼.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的思考[J].幼儿发展研究,2016(3):64-67.

[4]陈莹.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教学游戏化之策略谈[J].佳木斯職业学院学报,2016(10):261+263.

[5]王倩.幼儿音乐教育活动游戏化的策略综述[J].学周刊,2021(28):171-172.

[6]陈海燕,苏霞,王前秀.陶行知教育理论对现代幼教的启示与建议[J].中华少年,2018(26):74.

[7]彭荣,王思怡.奥尔夫教学法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应用与启示——以大班音乐活动“快乐的小蜗牛”为例[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1(10):84-89.

猜你喜欢
音乐教育教学活动幼儿园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新时期高职音乐教育的思路初探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